九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九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de3cf348bd63186bdebbc1d

九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1.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四川汶川(30.6°N,103.3°E)发生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周边地质灾害。地震发生地区当天与下列几个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接近的是

A.1月28日 B.4月15日 C.8月3日 D.10月17日 ( )2.关于图2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D.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

( )3.下列国家中,其居民主要属于白色人种的是: ①

①日本 ②印度 ③沙特阿拉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 )4.下列大洲中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亚洲 D、非洲 (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世界的2/3的居民分布在亚洲的东部、中部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B、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北非,东亚和北美等地区 C、全世界有200多个民族

D、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南美洲的格陵兰岛 B、波罗的海是欧洲的边缘海

C、深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水道同大洋相通的海叫做内海 D、地中海将欧亚两洲分开

读图2-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7-8题。 ( )7.美国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美国本土全部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B.山脉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不大 C.河流湖泊众多,灌溉条件比较优越 D.西部山地高原不利于发展农业

( )8.图中的数字序号与农业带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棉花带 C.③——乳畜带

B.②——玉米带 D.④——小麦带

图2

图2 ④越南

D.③④

美国农业带分布图

( )9.右图表示哪个宗教的建筑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 )10.关于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

B.发达国家总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售原料,购进产品 C.欧洲联盟简称欧佩克 D.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 ( )11.有关欧洲西部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长 B.欧洲地中海沿岸是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

C.由于经济发达,欧洲西部是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D.欧洲西部对外贸易发达,外来人口多,种族复杂

( )12.一艘货轮在泰国的某港口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小麦 B、大米 C、石油 D、煤 ( )13.南极洲的“世界之最”错误的叙述是:

A、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一洲 B、气候最寒冷、最干燥的一洲 C、淡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洲 D、动物资源最多的一洲 ( )14.下列省(区)与简称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

A、江苏——苏——杭州 B、湖北——湘——武汉 C、福建——闽——厦门 D、贵州——黔——贵阳 读甲、乙两个省区轮廓图(图4),完成20题:

图4

①乙

( )15.关于甲、乙两省地理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省位于我国最西部,乙省位于我国最北部 B.两省能源均非常丰富

C.两省均离海较远,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 D.河流①是塔里木河,河流②是黑龙江

二、综合题。(15分)

1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5分)

⑴A点的位置是 , B点的位置是 ,A在B的 方向.

⑵图中A、B、①、②、③、④六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有阳光直射的是___地。 ⑶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____带,②地属于___带。 ⑷ 判断:③地在④地的____方向, ②地在④地的___方向。 (5)B和④两地中, 和北京的区时相同。

17.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读下图回答(3.5分)

(1).甲、乙、丙、丁四地 相同,气候类型不同,甲地是 气候,乙地是 气候,丙地是 气候,丁地是 气候。 (2).有关图中丙、丁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夏季丁地盛行西南季风,丙地盛行东南季风 B.丙地终年盛行东南风 C.冬季丁地盛行西北季风,丙地盛行东北季风 D.丁地夏季盛行西南风 (3).有关四地所在国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所在国家以黑色人种为主

B.乙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C.丙地所在国家的软件技术超过美国

D.丁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18.读“汶川某地震灾区等高线地区图”,回答问题。(每空0.5分,共2分)

(1)图中A处为山洪形成的堰塞湖,如果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10米,甲、乙、丙三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甲和丙村

(2)甲村与乙村的相对高度约是_________米,

甲村要向乙村转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震塌方导致D处公路受阻,要立即打通这段公路,施工人员测得B、C两处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实际距离为____________千米。

19.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4分)

铁 煤

南回归线 A B ○ ○ ○ ◎

⑴在图中标出塔斯马尼亚岛、珀斯、堪培垃、悉尼。

⑵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的 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⑶A、B两地是澳大利亚以养羊业为主的畜牧业区,是 牧羊带,这里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⑷澳大利亚矿产资源 ,被称为“ ”上的国家,煤矿主要分布在 ,铁矿分布在 。

九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答案

一、1-5 CCBDD 6-10 CCBBD 11-15 CBDDC 二、1.(1)90oE,60oN 60oE,23.5N 东北 (2)① B ④ ⑶北寒带 北温带 ⑷正北 西北 (5)④ 2.(1)纬度 热带沙漠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2)乞拉朋齐 印度 印度教 恒河 人口 旱涝 水稻和小麦 (3)C (4)B

3.除标注外每空均0.5分 ⑴湖泊 山脉 纬线(2)俄罗斯 加拿大 三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 (3)A C (4)南 北 (5)巴黎凯旋门 巴黎艾菲尔铁塔 西班牙 (6)A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4.(1)略 (2)东南沿海

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农牧业发达,欧洲殖民者在这里开发最

早,港口众多,交通便利。(答对其中2条即可) (3)粗放 澳大利亚中部、西部的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合牲畜过冬和繁殖。 (4) 丰富 矿车上的国家 东部沿海 西北 5、除标注外,每空1分。(1)E、F;D;B (2)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3)降水减少 灌溉用水量大 (4)黄河携带大量泥沙由中游进入下游平原,流速变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不断淤高,为防止洪水外溢,人们将两岸大堤不断加高,从而形成“地上河”。 (5)治沙 6.(1)北海道 九州 四国 本州 (2)日本 中国 (3)东京 横滨 神户 (4)太平 日本正好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5)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1分) 狭小 贫乏 加工贸易 减少国内资源的消耗和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本国工业环境污染 带来巨大的环境问题 (6)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