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肇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dbadc2ccaaedd3383c4d38e

态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发挥山区林业资源的优势,提高农林产品的深加工水平。建设规模农业基地。发展生态旅游,树立旅游品牌。(3)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生态型、科技型产业。加强西江堤围以及沿江港口建设,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建设。

(四)禁止开发区域

肇庆市域范围内的禁止开发区域包括依法设立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以及市域饮用水水源地,同时与《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禁止开发区域名录相衔接。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43个禁止开发区域(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19个,市域饮用水源地19个),点状分布于全市各地,面积约827.4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56%。

1、综合评价

该区域基本上是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集中分布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人文价值功能。区内集聚着华南特色动植物资源,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具有类型多样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区内生态环境优势突出,蕴藏着山岳景观、瀑布温泉、水景溪流,湿地、洞穴、人文景观等丰富资源,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价值。

2、功能定位

禁止开发区域是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域,有代表性的

— 33 —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所在地和文化遗址,是全市维护生态安全、保护自然资源、保全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区域,是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3、保障目标

到2020年,该区域内自然资源、景观资源、人文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旅游价值得到有效挖掘提升,风景名胜、地质遗迹和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自然和文化体系。区域内人口实现有序转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依托优质的旅游资源打造国际化休闲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资源整合,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4、分类管制

实行强制性保护和分类管制。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保护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不得破坏或随意改变原真性和完整性,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排放量的递减,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环境质量。按照严格的分类保护策略和管制要求,明确相关区域内允许存在的人为活动、工程建设以及相应的限制条件,除必须的旅游和管护设施外,严格禁止其他开发建设活动。

——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肇庆市内的自然保护区类型

— 34 —

多样,生态系统复杂,有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类型和自然遗址类型等。要以保护区内资源环境的自然性和拯救珍惜濒危生物资源为首要任务,根据不同类型资源保护区的特点,依法实行分类管制,逐步推行“一区一法”。所有保护区内严禁滥捕滥挖。自然保护区实行分类管制,划定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严禁任何生产建设活动;缓冲区,除必要的科学实验活动外,严禁其他任何生产建设活动;实验区,可开展适度的符合自然保护区规划的科研、教学实习、参观、旅游、农业生产、其他生态产业以及驯化、繁殖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但要严格控制区内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

——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肇庆市内的风景名胜区具有典型的岭南特色和景观多样性、奇特性的特点,喀斯特岩溶地貌特色鲜明,景观奇特。景区的产业发展要以生态旅游为主。景区内的服务设施和建设项目应与景观相协调,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在景区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周围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资源和地形地貌。严禁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开发房地产项目,禁止在核心景区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成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

——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肇庆市的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丰富。园区建设要以不破坏自然景观为准则,封山育林,提高

— 35 —

森林覆盖率和林地质量,确保植物培育和生物多样性,并形成有利于水源涵养的植被结构,禁止种植掠夺水土资源,破坏土壤结构的劣质树种。严禁擅自征、占用森林公园林地。适度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按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适当进行道路、防火通道、科普教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建设。做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国家地质公园。肇庆市的国家地质公园是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奇特地质地貌景观分布区。要严格保护地质地貌的完整性和稀缺性,遵循“不改变原状”、系统保护、特色保护、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保护并重的原则,保持遗迹的历史性、原真性和完整性。在保护的前提下,可适度进行旅游和科学研究活动,允许存在适量科学研究和旅游设施,发挥地质公园的科学教育功能。完善地质公园管理体制,明确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权属,加强对地质遗迹及相关的森林、文物等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禁止一切对地质公园产生破坏的开采活动。

——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肇庆市的湿地公园建设要根据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保护园区内典型湿地生态系统为重点,积极开展湿地公益宣传。

——市域饮用水水源地。肇庆市内的饮用水水源地是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要根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和供水规划,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严格保证饮用水安全,严厉打击污染饮用水水源、破坏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的行为。除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