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大事记之1960-1969: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作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60周年大事记之1960-1969: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作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daaa7b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07

经研制出来了。

大家听了甚为兴奋,国务院国防工办常务副主任赵尔陆说:好!那好!我们已经有了粮食,有了粮食,我们就可以做饭了。 这句话生动风趣地表达了这一成果的重要性。

核材料铀是原子弹的核心材料,原子弹是用铀原子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而爆炸的,没有铀,原子弹是无法制造出来的。

铀研制过程真是一件了不起的系统工程,从探矿、选矿、开采到最后的提取成功,有上百道工序,经过了许多家工厂。

从南方的矿山开挖、选矿,由粗加工到细加工,再到精加工,一步一步的筛选,一步一步的提取,将半成品送到北方某工厂,再由北方某工厂加工后送到西部多家工厂,最后提取。

整个工艺流程要经过大半个中国,缺少一道工序也不成。 每一道工序都有极严格的技术要求,工作量之大、工艺要求之细、技术要求之强,不是有真才实学的行家里手,是完不成的。

赵尔陆在得知铀核材料研制出来后不久,在核工业部部长刘杰的陪同下,第一次看到了宝贵的黑色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粮食就是这块黑金。

这块世界上极稀少、极珍贵、极秘密,既可以为人类造福又可以为人类带来灾难的黑色金子。

周恩来和中央专门委员会委员审看了原子弹怎样才会起爆的纪录像片中央人专门委员会是国家管理领导两弹事业的最高机构,由周恩

来、贺龙、李富春、聂荣臻、李先念、薄一波、陆定一、罗瑞卿、赵尔陆、张爱萍、刘杰等人组成,周恩来是主任。

随着原子弹研制工作的开展,中央专委委员和中央的许多领导人都特别关心进展情况。

在同步聚焦技术取得初步成果后,拍摄了一部绝密电影,从聚集组件开始介绍,对各种部件、器件的研制,到炸药浇注,再进行各部件组装,从内心到外层,一层一层的展示,最后组装一个大球,引出了密密麻麻的电线,这个大球除了核材料铀未装上,其它的几乎全部装上了,离原子弹的真正实体已近在咫尺。

最后的镜头是这个大球起爆,虽然不是原子弹,但是爆炸的威力和蘑菇云也非同小可。

年初,影片制成,没有配音(出于保密也不让配音),只同意在放映时,有人做口头介绍,并决定在一次中央专委开会前放映。 下午时,专门委员会准时开会,首先放映这部影片。

中央专委委员们和有关领导看了以后,兴奋得直点头,给我一个明显的感觉,他们都认为我们国家的原子弹有希望了。

原子弹能否爆炸成功,最后一道主要工序插雷管至关重要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采用铁塔上爆炸的方式,即先把原子弹在地面组装好,不能插雷管,而后吊升到塔顶,进行固定、检查、测试,等各项工作完成后,最后才能插雷管。

这个铁塔是北京金属结构厂生产的。

当年工厂只知道生产这个高度米的庞大铁塔是个重要任务,而并不知道做何用途。

铁塔竖立在大戈壁,因为当地多风多沙,早晚温差甚大,技术人员在铁塔上工作非常困难,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外,就是铁塔的自然摆动。

在如此困难的工作条件下,必须把数量甚多、危险甚大的雷管插好,巨大的困难和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当年的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今天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着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特别强调这一点,原子弹能否爆炸成功,就看最后插雷管的了。

这是因为雷管是否能按规定要求插到正确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原子弹是否能同步起爆,否则原子弹爆炸试验就失败了。

当年曾爬到塔顶上插雷管的一位技术人员,后来在电视上讲了当年在铁塔上插雷管的感受。

他以他的忠心和无畏精神,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将雷管插的完全到位,同步起爆获得了完全的成功。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听到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报告后,都同样问道是不是真的核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现场总指挥是张爱萍(当时任副总参谋长),副总指挥是刘西尧(当时任核工业部副部长),他们根据中央的决定和命令,在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宣布原子弹试验的倒计时,零点定为年月日北京时间下午时。

年月日北京时间下午时分秒,历史性的时刻到了,主控制站技术人员按下决定历史的电钮,秒钟后,自动控制系统进入自动控制状态,这时倒计时从到零点顺序跳动。

这秒是扣动人们心弦的秒,因为在秒内原子弹从雷管点火,炸药起爆开始,能量向内心聚焦,高温高压压缩铀材料,核材料达到超临界值,中子轰击原子核,原子核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 只见零点一到,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

成功了,我们向全世界说成功了。

张爱萍拿起现场直通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的专线电话,极为兴奋地向周恩来报告核爆炸成功了。

周恩来第一句话就问是不是真的核爆炸?张爱萍继续报告,我们已看到火球,蘑菇云正在上升,铁塔已经消失……周恩来当即代表中央向原子弹研制和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随即赶到人民大会堂报告毛泽东。

当毛泽东听到这一报告后,更为严谨地提出是不是真的核爆炸?要继续查清楚。

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了《新闻公报》,《人民日报》印发了号外。

美联社和路透社也相继进行了报道。 国内、国际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中国人勒紧裤腰带研制出原子弹,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我国的原子弹正式起步研制是年下半年,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定量供应,副食品短缺。

核武器研究院的广大科技人员,同样度过了每天挨饿、身体浮肿的艰苦时期。

但是,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却出现了奇迹,科研人员热火朝天,没有灰心丧气,没有消极沉闷,整个核武器研究院的人员,像蒸汽机车一样,加上点煤、水,就用尽全力向前奔驰。 有了他们艰苦奋斗的闪光精神,才有我们今天的强大中国。 这难道不是奇迹吗?原子弹爆炸后,第一时间看到的能量是闪光,科学家把它叫做光辐射,有极强的亮度,但是它比起从事我国原子弹事业的科技人员的内心的闪光,也只是第二位的。 (摘自澳门《新华澳报》张开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