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经典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经典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d360ff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f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

复习资料

重点词语

1.人物外貌:眉清目秀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骨瘦如柴

2.人物神态:愁眉苦脸 目瞪口呆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挤眉弄眼 垂头丧气 3人物行动: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4.人物说话情态: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5.人物心理:心旷神怡 迫不及待 心急如焚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惊胆战

6.高尚品质:拾金不昧 见义勇为 光明磊落 舍生取义 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7.表现机智勇敢的:神机妙算 足智多谋 奋不顾生 奋勇当先 8.含有人体器官名称: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口是心非 手疾眼快

9.含动物的:指鹿为马 虎头蛇尾 狐朋狗友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鹤立鸡群

10.互为反义的:

a.表里如一:黑白不分 黑白分明 是非曲直

b.先礼后兵:大惊小怪 有气无力 南腔北调 明争暗斗 11.互为近义的:

a.争分夺秒 瞻前顾后 同甘共苦 交头接耳 精打细算 同舟共济 b.千方百计 里应外合 聚精会神 通宵达旦 胡思乱想

12.反映历史故事的:三顾茅庐 精忠报国 围魏救赵 指鹿为马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13.反映口才差的:语无伦次 张口结舌 漏洞百出 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是个幽默天真、单纯、爱探究、善于想象的人。 《杨氏之子》:杨氏之子个聪明、机智、幽默的人。 《晏子使楚》:晏子是个机智过人、临危不惧、爱国、能言善辩的人。 《金色的鱼钩》:赞扬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桥》:赞扬了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梦想的力量》: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将相和》:蔺相如个机智勇敢、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对友人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人。廉颇是个知错就改、豪爽直率的人。 《草船借箭》:

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宽厚待人(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人。 周瑜是个智谋过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鲁肃是个忠厚守信的人。 曹操是个谨慎多疑的人。 《景阳冈》:武松是个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人。

《猴王出世》:孙悟空是个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顽皮可爱的人。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小嘎子是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人。 胖墩儿是个豪爽、随和的人。 《临死前的严监生》:严监生是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王熙凤是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人。 《刷子李》:刷子李是个技艺高超、自信、心细如发的人。 《金钱的魔力》:反映了老板等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尚的丑态。

综合性学习

(一)什么是信息

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与亲友、朋友们通信,看电影、电视,也是在接受信息。信息包含了人们以往不知道或者不能确定的东西。因此,消息、新闻、报道、资料、情报都是一种信息。知识也是一种信息,是经过人们提炼、加工、系统化了的信息

(二)信息的特点

1、信息是活的,是在不断扩充的。

2、信息是可以压缩与还原的。比如,很多复杂的现象,可以归纳成一条简明的定律;一大堆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来表达。这就是说,人们能够对信息进行集中、综合和概括。同时,也能将压缩了的信息展开。

3、 信息是可以存贮的。远古时代人们只能用大脑来保存信息,后来有了文字,就用文字来记存各种信息。今天,人们还可以用电子计算机及其他自动装置保存信息。

4、信息也是需要加工的。例如,4×6-7=17,就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加工。等号左侧是原始信息,右侧是加了工的信息。将英语译成汉语,也是信息加工。英语是原料,汉语是成品;后者对中国人更有用。此外,像经营决策、情报检索、资料分析、自动控制,甚至下棋、打扑克都是一种信息加工。 (三)收集信息的方法: 搜集资料的方法 优点 不足 适用范围 自己观察、记录 第一手资料,真实 费时多 可以直接观察的对象 调查、访问 比较真实可信 工作量大 小范围调查 从书籍报刊上摘录 材料集中,信息较多 寻找费时 需要较多资料时 利用网络搜索 速度快,信息量大 需要设备 需要大量资料时 (四)信息的传递: 1、古代人们已经重视信息的传递,但古人用烽火、漂流瓶等传递的信息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2、靠驿差长途跋涉

3、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现代 4、电报【1844年,莫尔发明了电报】、 5、电话【贝尔和沃特林发明了电话】

6、1902年,史特波菲德又发明了无线电广播

7、1993年,美国人阿尔·贝尔又提议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把工厂、矿山、铁路、学校、商店、银行、图书馆、旅游景点、文艺单位、研究部门、政府部门以及

家庭的计算机联网,让人们可以随时接受到任何地方传播出的文字、声音和图像。

8、当代:计算机网络。与前几种信息传输方式相比,计算机网络无论在传递的信息量、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传递的速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9、多媒体电脑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

10、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整个营救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改进,造福于人类,但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辨别信息的良莠,正确利用信息,是现代社会一个人良好的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取健康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草原:老舍 1、主要内容:《草原》记叙了作者[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所闻、所感【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

2、中心思想: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写作特点: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l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美之情。

4、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句意——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词语——“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词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句意——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词语——“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句意——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

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比喻句:将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句意: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词语: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 其他:词语理解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一)关于作家

l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 代表作:《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 2 白杨

一、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二、重点句理解

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

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写法:借物喻人——树【白杨】正是人【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l 这是一个设问句。

l表白,解释说明。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神态描写,来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