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著名寺庙 5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湖南著名寺庙 5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d0f95d6c1c708a1284a446e

顺治二年(1645),来武冈,行脚各地,后择地双峰山,“蓐草而基,乞钵面席”,以募化所得拟建寺。康熙二年(1663),得武冈知州吴从谦相助,于翌年缔构洪觉寺。康熙七年(1668),武冈知州吴从谦为洪觉寺规范基地范围,使禅和清修,免乡民骚扰。吴从谦曾撰《双峰山禅院记》,以颂渠山威德。相传,吴从谦后来弃官出尘,出家双峰

山洪觉寺。 渠山生前尝著《采薇歌》、《牧牛颂》等,“语多沉痛迷离,细按之,皆南明旧事也”。寂于康熙三年(1664)甲寅六月。付法元甫香祀禅师,继席双峰山洪觉寺。 元甫禅师(1621—1678),名香祀。俗姓刘,父名君泰,母杨氏。武冈小东发广竹村人。七岁甘素,十岁依双峰山亲应大师为徒,后为渠山禅师侍者,拜卯玄师为徒,力事参究。后得渠山印可,继席双峰山洪觉寺。康熙十七年戊午五月,建立“淨鑑寶華

輪”。寂后付席倾尘禅师。

倾尘禅师,本府南路西岭唐氏子。行年廿,看破世间空境。一日同乡邻人往武攸,有异人花于路,向子曰:“盍不出尘乎?”答曰:“出何尘?”对曰:“唯心自在。”行至此地,一见大师,削发为徒,名曰:“倾尘”。侍师八载,未尝一日息安。遵师诲训,正守清规。行其威德,并无半句离耳。送师

入塔,满足孝思。 壬辰年,四方檀越居士暨法眷人等启请,复至双峰法席。那时间颓纲坏目、废产失业,特地重新,乃僧之志。煮粥熬汤,受尽多少苦楚。归赎本山,并转法器什物等项。培植树株,堂禁山河,修补寺院,复兴常住。但托坪团简家冲,有脚庵,名曰:“广福庵”,蒙刘、席二宪亲点祖为住持之僧。复后,募叩众善人等,将钟鼓、佛像、庵院,一概重兴补葺。僧之为人,出於本性,一生勤俭力为,而治家大道,克合半佐。并且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积道德以仁义,鼎邪正、去妄情,乃治心之实。劝善规过,平怨息讼,施茶解渴,修路架桥,无论大小功,因随缘

布施。

壬戌年间,合诸山缁俗人等,请入方丈,开期说戒,上堂将常住法堂源流,因地山河

什物等,付与众等。 倾尘之后,次第相承,先后有新元、明修、素梅、翠林等相继住持双峰山洪觉禅寺。到了民国,则先后有常悟、端效等老和尚主席。在端效老和尚主席期间,开期传戒,影响周边地区,与云山胜力寺并称武冈二大丛

林、二大戒堂。 共产党执政以后,双峰山洪觉禅寺僧散寺空,1954年2月被沦为武冈麻疯病院。

武冈双峰山洪觉禅寺历代住持 渠山妙随——元甫香祀——倾尘——新元——明修——素梅——翠林···端

附录:

都梁双

峰山第三代传临济正宗第三十六世

上倾下尘和尚墓志铭碑记 本府南路西岭唐氏子也。行年廿,看破世间空境。一日同乡邻人往武攸,有异人花于路,向子曰:“盍不出尘乎?”答曰:“出何尘?”对曰:“唯心自在。”行至此地,一见大师,削发为徒,名曰:“倾尘”。侍师八载,未尝一日息安。遵师诲训,正守清规。行其威德,并无半句离耳。送师入塔,满足孝思。付法偈曰:“灯灯相续,祖祖流

传。” 师在日,命往写油团住圆觉庵数年。自於壬辰年,四方檀越居士暨法眷人等启请,复至双峰法席。那时间颓纲坏目、废产失业,特地重新,乃僧之志。煮粥熬汤,受尽多少苦楚。归赎本山,并转法器什物等项。培植树株,堂禁山河,修补寺院,复兴常住。但托坪团简家冲,有脚庵,名曰:“广福庵”,蒙刘、席二宪亲点祖为住持之僧。复后,募叩众善人等,将钟鼓、佛像、庵院,一概重兴补葺。但三处常住,诚较前而更辉煌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