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型材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2010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铝型材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2010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c964cc76137ee06eff9189f

另外在轨道交通业方面,根据国家的最新批复和规划,目前国内已有28个特大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获批。2010年我国将建成地铁480公里,2020年总里程将达6,100公里。按每公里配备10节车厢计算,每节车厢平均需要3吨铝型材,仅此一项就将新增15万吨以上铝型材需求量。

此外,由于铝合金轻质的特点,其是航空航天领域采用最多的原材料。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和大飞机、支线飞机的研发生产,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用铝量也将不断增长。

(2)耐用消费品业

耐用消费品领域的铝制品需求主要集中于家电行业,近年来家电用铝量逐渐增加已成为趋势。2006-2009 年国内家电业的铝需求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

目前,我国家电业的发展已进入新一轮提升时期。首先,城市化率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使得我国已进入家电产品的大规模更新换代时期;再者,“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极大促进了我国农村家电市场的开发,2008 年10 月13 日,财政部、商务部印发《〈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财建[2008]680 号),通知规定在现有3 个试点省份之外增加10 个省市对家电下乡给予财政补贴。有关专家预测,家电下乡将能够带动相关家电销售额超过5,000 亿元。

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1、建筑铝型材消费量仍将长期需求旺盛

受益城市化进程加快、旧有建筑改造更新,建筑铝型材消费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国内二三线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市场将逐渐成为铝型材消费的主要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建筑铝型材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

2、工业铝型材消费量将快速增长,中高端产品成为主流

中国作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未来二三十年,正是步入中等发达国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而铝型材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空间巨大,在我国现有的124个产业部门中,有113个部门使用铝制品,占比为91%。

针对工业铝型材在整个铝型材产品中比重过低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对铝型材消费结构提出了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委《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铝工业结构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增加高附加值加工材比重,使工业型材与建筑型材比例达到7:3。

同时,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轻量化、电子电力业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铝型材在我国工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中、高强度的工业铝型材、管棒材的需求正快速增长。未来几年我国工业铝型材的消费量在铝型材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将逐年上

升,在铝型材产品中的比例将由目前的约30%上升到2015年的45-50%左右,逐渐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3、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最大推动力

根据国家《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家将重点支持有色金属技术改造、研发,加强高性能专用铝材生产工艺的研发;支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加大对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企业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对技术改造的企业在发行股票、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铝加工行业粗放型、附加值低的现状逐步改变,跨越以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初级发展阶段,开始进入了以提高产品内在质量、丰富产品种类、依靠综合实力参与市场竞争的新阶段。随着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未来行业内部整合力度将不断加大,一些产品定位中低档市场且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落后的企业将面临市场、资金、成本、能耗、技术等多方面的压力,逐渐被市场淘汰。一部分生产工艺技术领先、质量过硬、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能力强、管理先进的企业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随着行业内部整合,铝型材企业重组兼并将加快,企业将向着集团化、大型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产品的技术开发、质量、管理能力、销售服务等综合实力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

4、产品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

(1) 建筑节能领域

据国家住建部估算,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 25%,被门窗、幕墙等围护结构传热能耗则占了建筑能耗的20%~50%。因此,具有优良节能效果的隔热铝合金产品应用空间广泛。2010年-2015年,以隔热铝合金型材产品为代表的节能铝型材产品将保持3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2) 交通、家电、电子及机械设备等领域

由于铝产品具有质轻、价格低、可回收性的特点,在国家强调节能环保的前提下,铝型材在交通、家电、电子及机械设备等领域的未来市场十分巨大。

以汽车为例,据测算,汽车自重若减轻10%,可相对减少6-8%的燃油消耗,而铝制品无疑是汽车减重的最佳材料。据美国铝业的研究数据,以50万辆公共汽车计算,如果用铝代钢,使每辆汽车重量减轻1吨的话,就可以节约24亿升的燃料。同时还能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全球汽车平均用铝量已由1980年初的50 公斤/辆上升到107 公斤/辆,增长1.14 倍。据欧洲铝业协会预测,到2015年欧洲地区汽车用铝量将有望达到200 公斤/辆。

(3)铝型材在新能源环保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环保产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太阳能和LED等产业,而铝型材由于具有导热好、自重轻等优点,在这些行业逐渐得到大量应用。

5、全行业的产业重组升级成为趋势

(1)行业准入门槛提高

近年来国家针对铝合金型材加工行业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重复建设的情况,陆续出台了多项产业调整政策。2007年10月颁布的《铝工业准入条件》明确了新建铝加工项目的准入条件,并规定相关能耗、金属消耗指标,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将控制铝合金型材加工行业投资规模,规范行业的无序竞争,为注重产品品质、节能降耗的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条件。

(2)产业重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成为大趋势

目前,中国铝合挤压材行业已经跨越了以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初级发展阶段,进入了依靠技术创新和综合实力参与市场竞争的新阶段。国内铝合金型材生产厂家数已从顶峰时期的1,200 多家减少至680 余家,一大批产品技术水平低、质量差、档次低的小型铝型材加工厂已逐渐被淘汰,未来行业的重组整合将成为大的趋势。

现阶段在技术研发、品牌、管理、渠道和资金等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将成为行业重组的主导企业,以规模、技术、品牌、管理和服务为主的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日渐重要。

高铁及轨交用铝型材面临过剩

2010年08月10日 17:44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李晓辉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我国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的通道,高铁和轨交用途的工业铝型材技术高端,为铝型材企业创造了一个细分新兴市场。然而,目前高铁及轨交用铝型材产能规模已经超过了国内的实际需求量,产品处于小幅过剩状态。

据上海有色网(SMM)最新统计,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2009年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车厢生产总数为1192节,预计2012年将增至2400节。而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2009地铁车厢生产总数为2628节,其中铝制车厢1799节;预计在2012年车厢生产总数为2800节,其中铝制车厢2000节。

据上述数据,预计在2012年高铁车辆用铝型材需求总量约2.5万吨,城市轨交用铝型材需求总量约2万吨,共4.5万吨。

目前,我国在高铁及轨交用铝型材方面已基本摆脱对进口的依赖,国内多家铝加工企业具备生产能力。例如,山东丛林铝业、吉林麦达斯铝业、辽宁忠旺集团及山东南山铝业等,仅这四家企业在高铁及轨交铝型材方面年生产能力已接近5万吨。从目前高铁及轨交用铝型材市场来看,产能规模已经超过了国内的实际需求量,产品处于小幅过剩状态。

7月21日,中国铝业宣布,与世界三大铝制造公司之一的瑞典萨帕集团组建一家各持股50%的铝型材合资公司,瞄准的就是中国未来高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及高铁市场。预计届时出口将是产品销售的必经之路,然而各国目前对于中国铝型材的反倾销有愈演愈烈之趋势,因此未来的市场竞争将相当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