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提问技能训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第五章 提问技能训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c66359c561252d381eb6e83

一定程度反映了课堂提问的基本过程,即设计过程、引入过程、陈述过程、倾听过程、评价过程等。因此,有学者从课堂提问的过程角度,将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概括为以下6点:①设计与构思;②表达;③发问;④引导与评价;⑤完善与拓展;⑥质疑答疑。

我们还可以结合教学目的要求,从设计提问本身特点出发,将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概括为若干“度”。

一、提问的广度和难度

提问的广度是相对于提问本身的层次性而言的。概念等记忆性的知识属于低层次的,其答案在课本上基本可以找到,而综合、理解、分析、应用等问题则属于高层次的问题,学生必须通过思考才能回答。只有各种层次的问题都有,才有可能使各水平层次的学生都有正确回答提问的机会。因此,设计课堂提问既要有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记忆性的低层次问题,也要有运用知识进行综合、理解、分析、评价等高层次的问题。

提问的难度强调的是问题设计要深浅有度。好的课堂提问是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经过分析、判断和推理才能回答的问题。那些既需要经过深思熟虑,而又力所能及的提问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过于简单的问题无法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求;问题过于深奥,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减少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提问,尽量少问。

二、提问的角度和巧度

提问要有一定的目的,要从重点、难点和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设疑,即所谓“设在重难点,问于无疑处”。在关键点处设疑置问,把力量用在“刀刃”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有些看似没有什么疑问的重要知识点处,通过设计新异突起的刺激信息,可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起到深化题意,开拓思路,激励学习情绪的作用。

提问的角度有三层含义,一是对于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多角度提问,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二是对于可以多角度提问的问题,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角度提出问题;三是,从同一角度连续提出几个相似的问题,学生通过同一思维方式的思考,有助于实现迁移。

三、提问的梯度和跨度

提问的梯度指提问的问题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提问的跨度是指问题之间应有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对于太大或太难的问题,应该设计一些小步子的铺垫性问题,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帮助学生“起跳”,化难为易。为了促进学生思维,必要时要对设计好的若干简单的问题进行合并、“浓缩”,以增大问题的跨度。

四、提问的时度和密度

课堂提问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进行,以及提问的多少、间隔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一节课的提问布局要张弛得体,疏密有致,节奏起伏合理。国外心理学研究表面,在课堂上提问要有两个停顿:一是问题提出后,要有3~5秒的停顿;二是学生回答后要等3~5秒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映,或提出另一一个问题。

5

心理学实验发现,稍长的等待时间有如下好处:①学生回答的时间增加,学生说“不知道”的人数减少了;②学生答问题的时间和语句数量增加了;③学生提出问题的人数增加了。因此,教师设置问题应该疏密有间,在紧张的高潮之后,要有小的停顿,如果一堂课问题过多,会造成学生的“消化不良”。

五、提问的亮度与精度

所谓提问的亮度指提问要结合提供的思维材料和设置的教学情境,在问题的设计形式等方面“出新”,给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因此,应屏弃陈旧的提问样式,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境界。

提问的精度是指设计的问题语言要准确、明确,如果问题含糊不清,或提问过于冗长,或不合逻辑,就会给学生思维造成不必要的障碍,因此,提问要问得科学,又要问得艺术。

六、提问的覆盖度

由于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存在差异,在提问中教师应依据知识的层次、学生的层次来分层提问。容易的问题提问程度较低的学生;对于程度高的学生,较难点儿的问题更易激发其探究的欲望,因此,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以调动起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节 提问技能的类型

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广泛,类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归纳。了解各种教学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提问的作用。

一、提问的分类方法

根据不同标准,提问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一)根据认知水平分类,可将提问技能划分为6种类型:①回忆提问;②理解提问;③分析提问;④运用提问;⑤综合提问;⑥评价提问。

(二)根据教学阶段,可将提问分为3种类型:①课前提问;②课堂提问;③课后提问。 (三)根据提问技巧可将提问分为4种类型:①诱导提问;②疏导提问;③台阶提问;④迂回提问。

(四)根据提问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可将提问分为8种类型:①课前检查复习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提问;②导入新课时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提问;③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的提问;④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提问;⑤调节课堂气氛的提问;⑥联系实际的问题;⑦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提问;⑧检查学生听课效果的提问。

(五)根据提问问题的内部结构分为3种类型:①总分式问题、②递进式问题、③追问式问题等。

(六)根据提问的方式有多种分类结果,如:①突破式提问;②揭疑式提问;③比较式提问;④诱导式提问;⑤追踪式提问;⑥迂回式提问。

尽管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划分的提问的类型多少不等、名称各异,但从对课堂效果的影响

6

来看,其中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层次出发和从提问的功效进行分类更具有指导意义。

二、根据认知水平分类

依据学生学习知识的层次性和学生的思维方式,课堂提问大致可分为6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回忆型、理解型、运用型、分析型、综合型、评价型。此种分类是借鉴了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提出的,与学生认知能力提高是同步的。

(一)回忆水平的提问

回忆提问主要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回忆旧知识,达到对具体的知识再现和再认,一般在课的开始,通常是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是为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或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准备而设计的提问。这种提问一般不需要进行深刻思考,如解释概念、术语,回忆已学过的事实、原理,背诵课文等。

(二)理解水平的提问

理解提问主要是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提问。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必须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因而较回忆水平提问的层次高。当然,根据理解的程度还可细分为一般理解的提问(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等进行描述,如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深入理解的提问(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述,以便了解学生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如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中心思想等)和对比理解提问(如要求学生用事件或事实对比区别其本质不同,以达到更深的理解)等三种情况。

这类提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掌握知识本质特征的能力,而且还能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必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或重新组合,通过积极思考、归纳总结以便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三)运用水平的提问

运用水平的提问是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如让学生运用有关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等来分析文章的有关段落、语句,或是运用构词的知识来解释新的词语等等。这是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类提问,它是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过去所学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四)分析水平的提问

这类提问是为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而设计的提问,要求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要回答这一类型的提问,仅靠阅读课文或是记住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是无法回答的。这就要求学生能组织自己的思想,寻找根据,进行解释或鉴别,进行较高级的思维活动。此类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开放型的,答案是不唯一的。例如,我们如何来保护我国现有的珍贵野生动物呢?

对于分析水平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经常是简短不完整的,因此不能对他们的期望值太高。教师要在学生回答以后,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使学生获得完整而正确的答案。

(五)综合水平的提问

这类提问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学生要回答这一类型的提问,需要迅速检索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推理、想象、联想思维等综合分析活动,最后综合得出新的结论。这类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培养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设计的提问。

综合型提问根据对学生回答的不同要求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预测。二是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能敏捷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六)评价水平的提问

7

评价型提问是鼓励学生对不同的论点进行辨别,并对自己的判断提出理由或提出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评价提问的回答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活动,教师在进行这种提问之前,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或是提出判断评价的原则,以作为评价的依据。因此,对这类提问的回答,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学生回答这一类型的提问,要融进自己的感受,要综合运用新学的内容以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

在评价型提问中,学生开始的回答可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促使他们从多方面去认识和分析问题,这样能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总之,提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单向的师问生答,也可以是多向的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的相互问答。运用什么类型、方法,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根据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分类

(一)课前检查复习知识掌握情况的提问

课前检查复习知识掌握情况的提问多用于新课前5-10分钟,这种提问的主要作用有三个:①复习巩固重要的基础知识等;②检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③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提问 这种提问又叫铺垫式提问,主要是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使学生沿着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学习下面的内容。这种提问既能强化已知,又能加速新教学内容与已学内容的联系,降低后续学习的难度。与检查提问不同的是,这种提问可以在一节课开始时使用,也可在转入下一个内容学习时运用,不一定都要求学生回答,兼具有使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教师所讲内容上,使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保持高度一致的目的。其突出特点是提问紧扣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三)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的提问 提问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即一步步逼近所要提示的道理,逼近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逐步认识所讲事物的“庐山真面目”。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的提问目的在于诊断学生学习上的疑点和难点,找出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使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教师提问技能的高低就是要表现在通过提问把复杂的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整为零,使学生随着问题深入讨论、逐个解决,然后再“化零为整”,自然而然地学懂了全部概念,掌握了新知识。

(四)调节课堂气氛的提问 提问能促进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交流的活动,而提问是有效解决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课堂活动中,更多和更复杂的活动是在思维领域内进行的。提问恰恰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当讲授比较枯燥的基本概念、原理时,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此时可通过提问有趣的问题,调整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师、学生双向信息交流对话中,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联系实际的提问 对一些复杂的认知过程,一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有效的讲解,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巧妙地设计一连串问题来诱导学生思考、解答。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设计问题,以此为诱发的引子,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层揭示事物的本质。

(六)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提问

应用教学控制论和呈现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小中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