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B卷(word版,有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历史】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B卷(word版,有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c2aa5df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c

20.面对右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应直接采取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 B.治理污水排放 C.停止工业生产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上述材料,比较两个人物的思想有何异同点?(3分)

(2)思想影响着社会发展。请你再列举一例,来证明此观点。(2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工业自19世纪60年代出现以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到1895年,中国民族工业数量大数在170家左右,资本总额不足500万元。然而,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8年间新创办的企业就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始终保持发展,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症……(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表终的胜利,却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1)请你根据材料一在下面的年代尺上标出象征着民族工业“出现”和“短暂的春天”对应的时间,并指出在1895-1898年我国出现兴办实业浪潮的思想因素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症”?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如何“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认为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哪些前提?(2分)

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国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正如学者们所说,中国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农民)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1978年开始,农业发展实现了“变”与“不变”……中国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形势持续稳中向好,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6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灌溉面积达10.08亿亩,一半以上的农田旱涝保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400万人,各类新型主体达330万家,农药使用量连续负增长,从传统到现代,农业生产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指出农民生活的变化。并回答促使这种变化出现的政策原因是什么?(3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农业发展实现了‘变’与‘不变””?(2分)

(3)综合材料一、二,面对“农业生产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你对农业发展有何建议?(2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640~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9年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1765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776年 《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 1783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9年 《人权宣言》发表 1861年 1861年农奴制改革

材料二 欧洲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倒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已经难以重现“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了。事实上,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就已经意识到“英国是个多么小的国家”,他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材料三 1963年1月22日,法德双方在巴黎的爱丽舍宫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就外交政策进行磋商和协调;在防务政策以及教育和青年问题方面加强合作;为切实贯彻条约,两国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和部长级会议。2003年,法德内阁联席会议开始举行,每年召开两次,是两国重要的协商机制,由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共同主持,两国各部部长出席。讨论两国在有关社会平等、外交、能源、航空航天、司法、安全、欧洲建设和国际热点等众多领域的双边合作和政策协调等问题。

(1)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两大不可阻挡的推动力。两大革命互相依赖,互相作用。请用材料一中的事例来论证这一观点。(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具体指的是什么?丘吉尔的“意识”意味着世界格局开始了怎样的变化?(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法德关系的发展体现了欧洲发展的什么趋势?指出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