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五论胡总书记7.23讲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人民日报五论胡总书记7.23讲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b9f8388cc22bcd126ff0c79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党和国家工作总要求

—— 一论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统一思想,明确方向,这是我们党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胡锦涛同志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正是一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对8200多万名党员来说,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意识,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胡锦涛同志精辟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系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伟大实践,科学阐述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连日来,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在学习领会中一致认为,讲话立意高远、总揽全局,内涵丰富、富于创新,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

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关键在于领会实质、把握主题。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立足发展新要求与人民新期待,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总要求,也是贯穿讲话的鲜明主题。这个总要求,鲜明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奔向什么样的目标这些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关键就是把握好这个总要求,落实好这个总要求。

旗帜引领方向。把握好、落实好总要求,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当今世界剧烈变动,当代中国深刻变革,社会思想复杂多变,用什么样的旗帜引领社会进步,以什么样的思想凝聚社会共识,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这面旗帜引领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在90多年奋斗中实现了“三大成就”,在30多年改革开放中创造了“中国奇迹”,在10年科学发展中书写了“中国故事”;也只有始终高举这面旗帜,我们党才能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道路推动发展。把握好、落实好总要求,必须始终坚定对发展道路的自觉自信,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到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从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到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答卷”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在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光辉历程中,彰显了巨大的真理力量,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群众基础。只有毫不动摇地沿着这一伟大道路奋勇前行,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目标凝聚力量。把握好、落实好总要求,必须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既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也是13亿人民同心同德的共同意志。认真学习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才能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状态决定作为。把握好、落实好总要求,必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们面对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取决于我们的思想

认识,取决于工作力度,取决于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让解放思想始终成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让改革开放始终成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身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前行在民族复兴的现代化征程中,只要我们深刻把握胡锦涛同志“7·23”重要讲话精神实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就一定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不断创造党和人民事业新辉煌。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二论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精辟概括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进步的根本原因,科学阐明了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必须遵循的理论指南。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紧密联系我们党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从新的思想高度提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理论贡献、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它的实践价值。这些年来我们走过的道路很不平坦,我们经受的磨砺很不平凡,既面临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又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既面临非典疫情、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灾害和风险的严峻考验,又面对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大事和喜事的能力检验。我们党带领13亿人民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大幅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显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有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新风貌和新形象,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恢宏答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丰硕的实践成果、生动的发展事实,充分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真理力量,充分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必须深入领会它的理论贡献。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科学理论,就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就在于它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指明前进方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必须全面贯彻它的实践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