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思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思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db0bb20b1c59eef9c7b4cd

的信任和赞赏中看到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让他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

4.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关爱。师爱是师生间情感维系的纽带,是学生情感力量的无穷源泉。不论学生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顽皮的还是听话的,教师都要一视同仁、一样对待。教师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无声的微笑、一道柔和的目光、一个轻轻的抚慰??无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奏出和谐的心灵奏鸣曲。师爱,可以唤起学生心底的爱,可以有效地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可以在情感方面给孩子以更多的温暖,使他们体验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二)形成群体的教育合力是渗透生命教育的关键

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班主任忽视与学科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那么他的班主任工作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在班主任面前一般表现的乖巧和老实,如果班主任仅从自己的视角去了解学生,就往往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对自身的角色有新的认识,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

要从班级活动的组织者转变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促进者,班主任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生命教育有机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把学生作为生命教育的绝对主体,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和情感,引领学生确立生存与发展的正确方向,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要从班级活动的指导者转变为班级活动的设计者,班主任要在了解全班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要善于有创意地设计活动,最重要的是能够让班级的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要从教育孤立者转变为教育合作者,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征求学科教师和家长对班级工作和教育活动的意见,主动、坦诚地与学科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学科教师和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形成教师之间、家校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发挥群体的教育合力的作用。

(三)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是渗透生命教育的起点

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行为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有着重大影响。实践证明,激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生命的生成性告诉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进步的可能,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但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不断激励的力量。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精神生命的创造者,就必须要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以生命去影响生命,以生命去激励生命。

1.学会期待:教育要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急功近利,生命的成长需要时间。期待,不是消极、无为地等待,而是给学生以积极的期望,耐心地引导着学生逐步走向成熟。

2.学会赏识: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大多依赖于教师的评价,因而教师要带着放大镜去寻找、发现学生的每一位成长足迹和成功的可能,毫不吝啬地加以表扬,加以鼓励,赞美可以赞美的一切。

3.学会宽容:我们要尊重学生生命的初始状态,不成熟的生命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容易出现各种错误,而大部分错误都可以随着成长的脚步而改正。既要宽容学生,又要宽容自己,这样可以从容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4.学会选择:激励不是灵丹妙药,不是万能的,有的激励手段和方法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我们要选择适合学生成长的激励方法,发挥它的最大的效能。

5.学会合作:教育教学是一种合作性的集体行为,与同事合作可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进步,与学生合作可以增强师生间的友好关系,并且由合作所产生的“马太效应”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6.学会创新:时代在前进,理念在更新,学生在变化,具体的教学情景是不可复制的,要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学习和探索,不断地改进教育方法,或者进行新的尝试。

总之,教育作为传承文明、启迪良知、陶冶情操、引人向善、催人奋发的工具,在社会历史的进步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教育作为培育生命的事业,

真正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必须触动人的灵魂深处。让我们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来滋润学生,用生命的感动和人生的温情来打动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生命的可贵和生活的美好,让班级真正成为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温馨场所,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 [3]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4]刘济良,《生命的沉思》[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5]吴增强,生命教育的历史追寻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5.9 [6]冯建军,简论学校教育中的生命关怀[J],教育评论,2003.2 [7]李家成,走向“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J],人民教育,2004.21 [8]李家成,论教育生活的生命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 [9]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肖川博士访谈录[J],班主任之友,2002.9

[10]柯政,生命教育与人格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4.(9)

[11]王学风,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D],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12]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