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八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提升训练23 中国区域差异及联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八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提升训练23 中国区域差异及联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5735cb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3

2019年

材料二 201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材料三 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陆未年水旱林草园城地 滩利 份 田 地 地 地 地 镇 水涂 用 域 1948.14.18.0.0.9.67.0.0.91 08 47 72 34 21 5 96 35 22 2041.9.817.0.0.23.6.0.0.08 87 9 27 04 03 91 35 63 01

(1)说明地形因素对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有利影响。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3)根据材料三,描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其对该地区水循环的影响。

答案(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技术难度小;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有利于城市人口集聚;地形开阔,便于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平原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农副产品。

(2)地处我国南北海运和长江水运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有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海洋资源(或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丰富;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发达,产业基础好。

(3)变化:土地利用以水田为主;但城镇、滩涂比重上升,水田、旱地等其他用地比重在减少。影响:城镇用地大幅增加,地表径流增大,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要求,从地形因素方面说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地形主要通过影响自然环境、农业基础、交通基础设施等影响城市化进程。第(2)题,区位优势主要从位置、资源、交通、政策、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第(3)题,结合材料三数据,对比分析作答。

14.新型城镇化要通过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来实现城乡一体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皖南地区毗邻长江三角洲,有利于吸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资金、产业转移,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中心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

材料二 下图为皖南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2019年

(1)皖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其工业类型主要属于 型工业,请说明皖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因。 (2)皖南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3)为推动皖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新迁入该地区的企业设置相应的门槛。请你对门槛的设置提出一些建议。 答案(1)劳动密集 地价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政策支持。

(2)有利:城市化发展促进了皖南农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效益的提高。不利:加剧了农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3)要求迁入的企业环境污染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入;要求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且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

解析第(1)题,皖南地区经济较落后,承接产业转移时,应该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原因:皖南地区经济较落后,地价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政府政策的支持。第(2)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皖南农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效益的提高;不利方面的影响:加剧了农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第(3)题,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转入地要注重对本地的环境保护,应该要求迁入的企业环境污染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入;要求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且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