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古代文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a385dc14b73f242326c5f2b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讲义

第一讲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研究对象

以我国历代(先秦至近代)各种理论批评文本(包括著作、诗文、评点)为基础,探索、归纳中国古代文学、美学与文化的基本特质与普遍规律。 (二)学科性质

按勒内·韦勒克(Ren? Wellek)奥斯汀·沃伦(Austin Warren)《文学理论》(Theory of Literature)中文艺学的三大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或称中国文学批评史)属于文学理论史与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其源远,其流长,极富民族特色 二、学科发展史

1.1914年,黄侃在北京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程,后整理出版为《文心雕龙札记》,是古代文论研究的开端;

2.1923年,范文澜在南开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程,其书稿成为影响至今的《文心雕龙注》的前身;

3.1925年,日本学者铃木虎雄出版《支那诗论史》(后译为《中国诗论史》或《中国文艺批评史》),比国内学者早两年;

4.1927年,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出版,标志现代学术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诞生。

5.30年代后,郭绍虞、罗根泽、方孝岳、朱维之、傅庚生、朱东润等先后出版《中国文学批评史》相关著述,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与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6.新中国成立至新时期以前,由于时代环境与社会政治因素,中国文论研究处于沉寂期,但郭绍虞、刘大杰、黄海章等依然取得一定成就。其中郭绍虞编写的《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与三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具有代表性。 7.新时期以来,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繁荣期 蔡锺翔《中国文学理论史》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王运煕与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 罗宗强《中国文学思想通史》(八卷本) 分体文学史

蔡镇楚《中国诗话史》 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

蒋寅《清代诗学史》

方智范等《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 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 谭帆《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与基本特点 (一)历史分期 1.先秦——奠基期 2.两汉——发展期 3.汉魏六朝——成熟期 4.唐宋元明清——繁荣期 5.近代——中西结合期 (二)基本特点

1.农业社会与宗法制社会的性质,决定中国古代文论尚天人合一,重伦理教化;

2.受直觉感悟思维方式影响,中国文论重体验,其范畴或概念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形成独特的文学批评体系;

3.重表现,倡抒情言志,形成意境说与教化说;与西方文论重再现,形成典型说有别;

4.在文论发展史上,注意因革通变的结合,而与西方文论提倡突破创新有别。 四、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系统与表现形态 (一)话语系统

1.儒家话语系统(功利主义) 2.道佛话语系统(审美主义) 3.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系统 (二)表现形态 1.散见于经书子集 2.诗话、词话、文话、赋话 3.书信、序跋 4.评点 5.专著 6.选本 7.诗文 8.注疏

1.中国文论按朝代分期的利与弊。

2.中国古代文论对当今中国文化(文艺)有何现实意义? 3.民族文化与中国文论之间的关系。 4.如何学习中国古代文论?

第二讲 先秦文论

一、先秦文论的基本特点

(一)寄生性(萌芽性):文史哲不分、诗乐舞一体、文学观念不明确; (二)奠基性:零散不成系统,但影响深远。散见于经、史、子、集且无一定之体系,但中国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却已见雏形。 (三)以诗为主。

二、先秦文学观念与文学批评萌芽 (一)?文?与?文学? ?文?字义变迁史:

物相杂,故曰文。(《周易·系辞》) 文,错画也。(《说文解字》) 青与赤谓之文。(《周礼·考工记》) 服,心之文也。(《国语·鲁语》) 言,身之文也。(《国语·晋语》)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 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左传》) 文理→纹身→文绘→文字→文章→文学 (二)?文学?语义变迁

文学:子游、子夏。(《论语》) 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墨子》) 这里的文学,主要是文化与学术,与文章、文学没有必然联系,但随着人们对诗认识的加深,逐渐认识到其文学特点: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免也。(《荀子·乐论》) (三)诗乐舞三位一体与?诗言志?的提出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掺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长,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吕氏春秋·古乐》) 诵诗三百,弦诗三百,舞诗三百。(《墨子·公孟》) 诗乐舞不分是原始艺术的重要表现形态,故乐论、舞论与诗论也有密切联系,先秦乐论常可当诗论解。

在诗乐舞一体的艺术背景下,《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说,?诗言志?是中国古典诗学与文学批评的奠基之石,被朱自清称之为?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尧典》) ?诗言志?的涵义、诗教、诗乐舞艺术状态 三、儒家文论

(一)孔子的文论思想 1.孔子及《论语》

孔子(约551-前479)是儒家思想的创始者,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其思想主要留存于《论语》一书,《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其中所记载的论《诗》、乐的见解,对中国古代文论(尤其是儒家文论)有深远影响。 2.《论语》中的文论思想

(1)诗乐在培养人的品德修养和立言修辞方面的作用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