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内部审计》资料(第一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6《内部审计》资料(第一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9ec28fb915f804d2a16c107

2016年4月考试《内部审计学》讲义

考试题型及分布

1、 单选=15*1分=15分 2、 判断=5*2分=10分 3、 名词解释=5*3分=15分 4、 简答=4*5分=20分 5、 论述=2*10分=20分 6、 案例=2*10分=20分

总计:33题,计100分

各章要点分析:

第一章内部审计概述(3节) 学习内部审计理论,掌握内部审计技能,理解内部审计实践,必须关注内部审计发展历史,研究内部审计涵义。考试时重点把握123(1个论述如何理解内部定义和特点;2个名词即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外包;3个简答即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外包形式和功能,我国内部审计职业规范体系构成内容)。 第一节内部审计历史 一、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简述

(一)古代内部审计

拥有“现代内部审计之父”美誉的国际内部审计大师劳伦斯.索耶(以下简称索耶)在其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一书中将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和近代四个阶段。

古代内部审计起步于5500年前,主要业务范围是验证经济业务的证据; 中世纪,随着复式簿记系统的诞生,会计审计在意大利诞生;

工业革命时期,以审查会计事项为主的内部审计活动逐渐被业内外人士所认同;

近代内部审计起步于1941年,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成立,才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TheInstitute0IInternalAuditors,以下简称IIA),IIA认为,内部审计因受托责任而产生,逐渐走向半职业化——职业化,而今已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选】

(二)近代内部审计

1941年,在内部审计发展史上,发生了两件对内部审计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有人称为“两座里程碑”,一是内部审计师协会在纽约成立,它标示着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诞生了;二是全球第一本内部审计专著《内部审计——性质、职能和程序方法》出版,它标示着内部审计作为独立的学科从会计学科中分立出来,内部审计理论体系得到了确认。

近代内部审计从传统的管理审计走向了以控制为中心、风险为导向的现代管理审计。 三个主要阶段:

(1)财务会计审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2)经营审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90年代初期), (3)管理审计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现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管理审计过程又可分为以管理职能审计为主的传统管理审计阶段和以控制为中心,风险为导向的现代管理审计阶段。【判】 二、中国内部审计发展简述 1983年,我国内部审计起步; 1987年,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成立;

2002年,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2006年,我国颁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其第二十九条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

1

导和监督。

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第十五条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选】

第二节内部审计定义

IIA在2001年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4年更名为《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实务框架》,PPF)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答,名】其特点有:坚定了“独立必和客观性”;功能从“确认”扩展到“咨询”;强调“组织管理”;突出“增加价值”和“帮助组织达到目标”;有系统并统一规定的步骤;预期组织作业环境的变迁并保持动态;专业并致力于追求卓越。【论】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以下简称IPPF)突出了内部审计的咨询与确认功能和帮助组织增加价值的目标取向,彰显了该定义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前瞻性。【判】

从该定义的描述来看,下列要素在形成内部审计概念中不可或缺:(1)内部审计主体,(2)内部审计客体,(3)内部审计服务范围,(4)内部审计目标,(5)内部审计特征。

一、关于审计主体

IIA在l993年发布的《内部审计标准》内部审计被定义为“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本章定义中不再强调“组织内部”,原因是,随着内部审计业务的不断延伸和内部审计标准的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已经成为一种很重要的组织方式。

内部审计外包是指企业或部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由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边界已经拓展到组织之外,内部审计主体既包括组织内部独立的机构和人员,也包括组织聘请的外部机构(主要是咨询机构)和外部专家。【名】

内部审计外包形式有部分业务外包和整体业务外包。其功能是补充和管理咨询。【答】 二、关于内部审计客体 内部审计客体,其实质是指内部审计对象和内部审计业务范围。从内部审计产生与发展的行进路线来看,其业务范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财务会计审计,第二阶段是经营活动审计,第三阶段是管理审计。【判】本章定义中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纳入内部审计业务范畴,彰显了现代管理审计思想和理念,突出了内部审计重点和发展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内部审计客体的发展与演变,不是摒弃与替代,而是不断深化和拓展,是审计重点的转移。对于以企业为主的营利性组织来说,所有的审计业务都依托经营活动展开,从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逐步延伸到内部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履行情况和风险管理、组织治理的有效性方面。

审计署于2003年4月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本定义将内部审计业务范围锁定在组织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方面。与IIA定义比较,突出了财务审计为重点的客体导向,强调以财政财务收支为主,延伸到相关的经济活动。

三、关于内部审计服务范围

在内部审计定义中,IIA赋予内部审计以确认和咨询服务功能。确认强调的是事后的监督与评价,咨询强调的是事中和事前的顾问、建议与推动。确认的目的是评价被审计活动做的对不对、好不好,体现的是传统的查错纠弊需求;咨询的目的帮助组织少犯错误、不犯错误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执行过程的规范性和执行结果的有效性。某公司高管层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列席本单位的重大事项决策会议、列席工程建设及采购等作业招标投标的评标会议。审计人员列席上述会议时,可以发表意见。但其意见不一定被采纳,如被采纳,审计人员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判】

四、关于内部审计特征

独立性与客观性是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之间的重要区别。【判】IPPF第1100条对独立性与客观性的描述是:内部审计部门必须保持其独立性,内部审计师必须客观地开展工作。独立性指内部审计部门公正地履行职责时免受任何威胁其履职能力的情况影响,要达到有效履行内部审计部门职责所必须的独立程度。

2

客观性指不偏不倚的工作态度,使得内部审计师在开展业务时相信其工作成果并且不会做出质量方面的妥协。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主要是指内部审计人员精神上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应具有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审计师马上就要提升负责某个分部,但仍继续对该部门实施审计,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有可能伤害客观性,从而违反独立性原则。【判】

五、关于内部审计目标

新定义第一次提出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组织增加价值,改善组织运营。IIA定义中的增加价值具有更宽泛的内涵,它与咨询功能息息相关,除了强调直接价值外,更加关注由于内部审计职能的存在帮助组织预防错弊、减少失误、优化制度等带来的间接价值或隐性价值。【判】

第三节内部审计准则

内部审计准则可以被定义为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所遵循的标准原则,是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行为所依据的原则,也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一、国际内部审计准则

迄今为止,IIA先后颁布了6个内部审计职责说明书,先后3次修订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对内部审计定义进行了7次修改。【选】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框架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中国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二)制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主要目标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制定现行内部审计准则时,确定的目标是:(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使内部审计工作做到依法审计、适法而为;(2)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执业行为和执业过程,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提高内部审计效率;(3)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发挥内部审计在加强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和完善公司治理方面的功能;(4)建立与国际内部审计惯例相衔接、与民间审计和政府审计准则相协调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职业化。

(三)内部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L.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活动范围、作业原则和基本流程、审计管理等相关内容和基本要求。

2.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规范。

3.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实务指南浑然一体,体现了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系统性和适用性,是对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深化、拓展和传承。当然,随着内部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准则体系也会不断修订与完善并逐渐丰富,走向科学与前瞻。

4.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共包括11条内容,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品质、专业胜任能力等各方面提出了要求。具体内容将在第三章“内部审计机构与内部审计人员”作进一步阐述。

第一章内部审计概述必做题

一、单选题

1.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是指()

A.组织上的独立性B.经济上的独立性C.精神上的独立性D.人员上的独立性

2.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经历了多次修改演变,现在所使用的内部审计定义是()’‘

3

A.第四次定义B.第五次定义C.第六次定义D.第七次定义 3.内部审计功能主要由组织内部的审计师承担,将特定部分的内部审计职能赋予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称职的第三方来协助完成,这样的外包功能主要是() A.确认B.评价C.补充D.管理咨询 4.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指()

A.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没有行政管理关系B.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经费上的依附关系 C.审计机构负责人向组织内部能够确保其部门履行职责的层级报告D.审计机构与被审计部门同级 5.在中国内部审计职业规范体系中,非强制性的规范是()

A.基本准则B.内部审计实务指南C.具体准则D.职业道德规范 6.关于内部审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B.内部审计是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的一部分,不属于我国审计监督体系C.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就是审计委员会D.内部审计机构没有检查单位内部计算机系统及其电子数据和资料的权限 二、判断题

1.IIA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是以帮助组织增加价值为目标,以紧密关注组织风险为主线,把内部审计业务扩展到组织的风险管理、组织治理两大领域。()

2.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经历了以财务审计为主到以业务审计为主,再到以管理审计为主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其服务对象从管理部门扩展到整个组织的成员,在本组织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3.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提供咨询建议,决策者决定是否采纳,一旦内部审计人员的咨。询性建议被采纳,审计人员将承担经营责任。()

4.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是指组织上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层级越高,独立性越强。() 5.内部审计机构可根据需要,利用外部专家服务。外部专家由内部审计机构可以从组织外部聘请。() 6.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体现在既能为组织创造直接价值,也能为组织增加隐性价值。() 7.效率性与客观性是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监督形式的主要特征。()

8.本组织的内部审计职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 三、名词解释 1.内部审计外包 2.内部审计 四、简答题

1.简述IIA在2001年颁布的《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的内部审计定义。 2.简述内部审计外包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功能。 3.简述中国内部审计职业规范体系的构成部分。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IIA在2009年颁布的《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的内部审计定义的特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