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复习题(及答案)50(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部编版中考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复习题(及答案)50(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9a4263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9

部编版中考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复习题(及答案)50(1)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

A.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谜底)陶渊明 (谜面)________。——(谜底)陆游

(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答案】 (1)C

(2)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解析】【分析】(1)ABD都表达思乡之情,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王维的《竹里馆》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此题要求编写谜面,可从所积累的陆游的诗句中概括答题,注意要和例句字数相符。如: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给新闻拟写标题,可从导语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组合成标题即可。这个消息的导语是第一句话,关键句是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是:我班、古诗词朗读比赛。据此拟写新闻标题。 故答案为:⑴ C

⑵ 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⑶ 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⑵本题考查制作谜面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对陆游诗歌的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模仿例句制作谜面即可。⑶本题考查提炼新闻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的提炼主要方法是:第一,只保留事实核心部分,省略其他部分;第二,只保留事情发展结果,省略不必要的过程与细节;第三,省略消息来源;第四,省略不必要的议论;第五,省略不必要的事实成分,如时间、地点、具体名称等。

2.九年级(2)班打算举行以“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与。

(1)下面是对某校学生2018年5月生活开支情况的调查,请阅读表格,得出结论。(至少写两条)

生活总开支 买资料 订刊 零食 娱乐 送礼 30元以下 65% 25% 5% 5% / 30~60元 50% 15% 20% 10% 5% 60~100元 35% 10% 25% 15% 15% 100元以上 20% 5% 30% 25% 20% (2)其实金钱也不是万能的,它能买到很多东西,但很多东西也绝对不是可以用金钱买到的。请结合上表并联系生活实际,对出现上述情况的同学提一些建议,让他们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利用金钱。

【答案】 (1)①生活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资料和订刊的开支所占比例越小。②生活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零食、娱乐和送礼的开支所占比例越大。

(2)同学们,金钱可以买到钟表,但买不到时间;金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买不到智慧。我们应该合理利用金钱,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可以节省零食和娱乐方面的开支,来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学,或为班集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解析】【分析】(1)此题就抓住生活总开支中买资料、订刊、零食、娱乐、送礼各项的数据比较看出,生活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资料和订刊的开支所占比例越小;而用于购买零食、娱乐和送礼的开支所占比例越大。

(2)针对某种情况提出建议,所提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要有针对性,这个针对性既指要确定需解决的问题,也指提出建议的对象。同学们:金钱在我们生活起了极大的作用,我们都需要它。它可以买很多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能解决一些事情。我们可以在订刊和学习资料上多投入一些,还可以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或为班集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快乐别人,高兴自己。

故答案为:⑴ ①生活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资料和订刊的开支所占比例越小。②生活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零食、娱乐和送礼的开支所占比例越大。

⑵ 同学们,金钱可以买到钟表,但买不到时间;金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买不到智慧。我们应该合理利用金钱,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可以节省零食和娱乐方面的开支,来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学,或为班集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图表信息的概括能力,考生要读懂材料,对图表要进行纵比、横比,从数据中概括出结论。

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的内容或主题思想,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注意表达要有内容,不空洞,要有条理性,层次清楚。

3.2018年11月18日,意大利奢侈品D&G在网上发布了一则名为“起筷吃饭”的宣传片。这段视频侮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筷子,被网友质疑存在歧视中国传统文化嫌疑,引起了大家的愤怒。筷子有多伟大,D&G就有多无知!请你写出筷子任意3个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

特性(内涵),告诉D&G: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筷子!

【答案】 ①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②方的在上,圆的在下,直接接触食物,代表“民以食为天”;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③一双筷子(两根)代表中国人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有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④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⑤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旧时人们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么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带筷子,随手掰根树枝或芦苇,折断了,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当筷子用。⑥筷子一双:成双成对的和配之美。

【解析】【分析】本题以“筷子”为中心,分别从筷子的名称演变、种类造型、礼仪文化等几个方面对筷子进行说明。我们了解到了筷子的形状也是有一定意义的,拿法有一定的讲究,并“渗透着中国人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筷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还代表着中国的礼仪文化;介绍中国的用餐工具不同的原因,可见“筷子”是因中国的饮食文化顺应而生的;让将这些要点提取出来,合理表述即可。

故答案为: ①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②方的在上,圆的在下,直接接触食物,代表“民以食为天”;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③一双筷子(两根)代表中国人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有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④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⑤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旧时人们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么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带筷子,随手掰根树枝或芦苇,折断了,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当筷子用。⑥筷子一双:成双成对的和配之美。

【点评】此题为开放题,表述的内容涉及材料和图片两个部分,要点齐全,语句表述连贯即可,答题时注意一下要点:“筷子”有着悠久的历史;“筷子”中承载着中国人的礼仪和文化;选择“筷子”作为餐具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筷子”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思想;“筷子”中蕴含着中国人浓厚的亲情和文化传承思想。

4.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初中三年,时光匆匆过。九年级某班将在毕业之前举行一次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解决以下问题:

(1)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补写完整,每空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字。 横批:①________年树人

上联:一支粉笔,②________袖清风,启迪③________秋智慧; 下联:④________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

(2)同学们将在毕业纪念册上给各学科老师写下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留言,请你参考下面两则留言,给语文老师也写上一句。

致数学老师:无论我们怎样加减乘除,都算不完您的无私奉献。 致历史老师:感谢您以渊博的学识带领我们纵览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画卷。 致语文老师:________。

(3)请将下面语句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横线上。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答案】 (1)百;两;千;三

(2)诗词歌赋,写不尽我们对您的敬爱。 (3)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对联是赞美老师的,要求补写的是表示数量的字。横批根据老师职业的特点,可想到“百年树人”;上联表现老师的清贫,可想到“两袖清风”;下联表现老师的职业特点,可想到“三尺讲台”。据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个性留言的拟写。阅读所给的示例,可以看出所谓的“个性留言”,就是要能突出老师的学科特点,做到与众不同。所以写给语文老师,要用语文学科里的知识点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3)此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做到正确、工整、美观即可。注意书写时将字写在田字格中间,大小要合适。注意“竟、负”这两个字的结构,不能在方格中把这两个字写得太长,要做到字体方正。

故答案为:(1)百;两;千;三;(2)诗词歌赋,写不尽我们对您的敬爱;(3)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点评】(1)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2)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续写。补充句子要遵循原则:话题要一致,上下文衔接得体; 结构、句式要一致; 注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 (3)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书写时要注意和题干保持一致,正确无误;尽量使用楷书字体书写,确保书写美观。标点符号也要正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