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试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试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977ff2aaf1ffc4ffe47ac94

三、选择题(76题)

1 A 11 D 21 B 31 A 41 D 51 B 61 A 71 C 2 A 12 C 22 A 32 B 42 C 52 A 62 D 72 A 3 B 13 D 23 B 33 D 43 A 53 B 63 B 73 C 4 C 14 A 24 B 34 D 44 B 54 C 64 A 74 C 5 A 15 C 25 C 35 A 45 C 55 D 65 D 75 A 6 B 16 A 26 A 36 B 46 A 56 D 66 B 76 B 7 B 17 C 27 B 37 C 47 D 57 B 67 B 8 D 18 D 28 C 38 B 48 B 58 D 68 B 9 D 19 B 29 D 39 A 49 A 59 B 69 D 10 B 20 A 30 D 40 C 50 C 60 C 70 A 四、判断题(153题)

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2 × 12 √ 22 √ 32 × 42 × 52 √ 62 √ 72 √ 82 √ 92 √ 3 × 13 √ 23 √ 33 × 43 √ 53 √ 63 × 73 √ 83 √ 4 √ 14 √ 24 √ 34 √ 44 √ 54 × 64 √ 74 √ 84 √ 5 × 15 √ 25 √ 35 × 45 √ 55 √ 65 × 75 × 85 √ 6 × 16 × 26 √ 36 √ 46 √ 56 × 66 √ 76 × 86 √ 7 √ 17 √ 27 √ 37 × 47 × 57 × 67 √ 77 × 87 × 8 √ 18 √ 28 √ 38 √ 48 √ 58 √ 68 × 78 √ 88 √ 9 √ 19 × 29 √ 39 √ 49 √ 59 √ 69 √ 79 × 89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93—153(未提供答案)

33

五、简答题(169题)

1.简述体质与健康的相互关系?

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层面关注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现代医学对健康的评估模式也证明了人类健康将是多种因素联合干预的结果。健康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体质作为人类具有的基本特性,其内涵与“现代健康观”有许多相似的成分,体质学的创立也是建立在生物学、医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理论之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两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密切联系。

医学界认为,体质是生命活动和身体运动之间的对立统一,自然也是健康和体力(或体能)之间的对立统一。体质“一分为二”,就是健康和体力,体力和健康不能互相替代,各自相对独立;只有把体力和健康有机的结合,才能完整的反映出体质水平。但是,体育界对体质和健康的认识还未见明确的论述,基本上是将部分医学常规检查(如月经初潮、遗精、龋齿等)归入到健康范畴中,而将身体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水平纳入到体质范畴中。此外,由于文化和研究内容上的差异,目前还很难将“体质”与“Constitution”、“Physical Fitness”、“Fitness”完全对应。不过,医学界普遍使用“Constitution”,体育界则使用“Physical Fitness”或“Fitness”。

总之,体质和健康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类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层面上的基本特征。体质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是体质的外在表现,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其共同特点是在多元化的前提下,对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给予评价,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极大的改善其所有属性。不过,体质和健康的研究主体和对象不同,由概念所引发的研究手段也不同。

2.简述当前我国国民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现状?

人类的综合素质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国民体质状况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国民体质的改善和增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一直是我国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体质”是中国体育界关注和研究健康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从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已经成为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标志。在过去的20世纪中,中国为了增强人民体质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1979年,首次进行“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研究”;以后,在1985年、1991年、1995年和2000年分别进行了四次全国范围的学生体质和健康调研。此外,“1994年全国职工体质调研”和“1997年成年人体质监测”使我国体质研究领域扩展到了成年群体。1999年,由科技部资助的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课题-《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的完成,标志我国体质研究从事走上了系统化和科学化相结合发展的道路。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汇同11个部委局在全国31个省市区首次完成了全年龄段(3~69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21世纪初,由科技部资助和启动的“十五”重点攻关课题-“中国国民运动健身指导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更是预示着中国将建立完善的国民体质诊断、评价和运动处方系统。 3.简述体质评价的基本形式?

34

根据评价目的和内容的不同,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对体质动态发展过程的评价

分为初始状态的评价、过程状态的评价和目标状态的评价。 (2)对体质要素的评价

分为单项指标评价和多项指标综合评价。 (3)对评价指标的性质

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4.请选择一组常用的体质测量指标设计一次体质测量方案,并说明每项指标测量的意义?

依据实情进行回答,如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中老年人群(40岁以上)测验方案(2000)

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实验(不含60岁以上人群)、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腿站立。 5.简述体质评价指标的特点?

(1)指标要符合评价目的,要能有效地反映出所要测量的属性-有效性(或效度); (2)指标检测方法受技术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小,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较高

-可靠性(或信度);

(3)指标的测量程序和方法要规范化,测量结果要能准确定量-客观性; (4)测量结果要能有效的反映个体或群体间的差异,不同时期或阶段的测量结果

也要准确反映出体质的动态变化-即指标的鉴别能力;

(5)指标的测试方法和获取测量结果的手段,要尽量同国际接轨,实现测试方案

的标准化;

(6)评价指标的选用要尽量少,既要全面反映体质状况,又要避免重复使用同类

指标进行检测(经济性);同时,还要适合受测对象的能力,便于进行个体或群体间的比较(可行性)。

总之,评价指标的筛选是制订评价标准的基础工作,在研究中要加以注意。 6.运动处方的科学基础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全面了解锻炼者的健康状态; (2)锻炼者的生活方式特点及健身现状 (3)锻炼者的危险分层; (4)制定运动处方前的健身测试。 7.运动处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运动处方的主要特点是系统性和个体化。一个运动处方应该包含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注意事项及能量消耗目标等六项内容是运动处方系统性的表现;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的运动处方体现出个体化特征。

8.李××,男性,55岁,平时从事办公室工作,安静心率为75次/分钟。近期欲参加健身活动,请按照心率储备法计算出适合此人的靶心率。

心率储备法计算靶心率的公式如下:

靶心率= (最大心率– 安静心率 )×强度+ 安静心率

35

初步设定此人的运动强度为40%~50%的储备心率,其靶心率是 靶心率1= (220-55)– 75 )×0.4+ 75=107 靶心率2= (220-55)– 75 )×0.5+ 75=115 此人的靶心率为107~115次/分钟。 9.简述适当运动对血管机能的调节作用

对血管机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可以增加毛细血管数量、改善末梢循环、降低安静时高血压,以及改善冠状动脉循环。 10.简述适当运动对动脉血压的良好影响

对血压的良好调节表现在能够降低高正常血压或高血压人群安静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减少运动中血压升高的幅度以及减少运动中的血压波动;

11.男性,47岁,身高176厘米,体重87公斤,计算他的体重指数(BMI),并进行评价。

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此人BMI=87÷1.762=28.09

此人BMI超过28,被中国肥胖工作组界定为肥胖。 12.简述适当运动对心肺耐力的良好影响

适当运动对心肺耐力的良好影响主要表现在可以降低安静时和同等负荷下运动时心率、提高心搏出量及肺活量。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脏突发事件的危险性,如果发生心脏突发事件可降低其严重性并增加其生存机会。 13.简述运动的禁忌症

(1)体温升高的急性疾病; (2)各种内脏疾病的急性阶段; (3)有出血倾向的疾病; (4)恶性肿瘤的转移阶段

14.对于患有慢性疾病者,防范运动干预中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有哪些?

(1)患病个体的身体机能状态,如心肺功能;

(2)对疾病的总体情况及患病者严重程度全面了解,如危险分层; (3)运动可能诱发的问题; (4)运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5)终止运动的标准; (6)预防措施及急救预案. 15.社会体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健身性与娱乐性。 (2)全民性与普遍性。 (3)余暇性与主动性。 (4)多样性与灵活性。 (5)时代性与永恒性。 (6)民族性与世界性。

16.我国社会体育在个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