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938981152d380eb62946d53

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 (结合引言和知识链接 ) 1.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 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 3.思想文化:理学空谈义理,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开拓视野。 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1.“异端”思想家李贽

(1)主张:①挑战正统教条,否认孔孟学说的万世之论——反传统 ②揭露道学家的虚伪,主张个性发展——追求个性发展 ③“万物皆生于两”,否定天理的存在——反权威 (2)评价:鲜明的反封建色彩 相关材料:※李贽在他的《焚书·答耿中丞》中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给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禀赋之自然”

李贽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还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物皆生于两(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 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政治:

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不仅如此,君主还残害民,“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因而成为“天下之大害”。 对策一:

1.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这主要表达了作者要求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 2.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其进步性主要在于 A.吸收西方民主思想 B.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C.动摇封建正统思想 D.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色彩 对策二:

天下不能一人之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使宰相不罢,其主变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公其是非于学校,天子遂也不敢自以非是。是帮养士为学校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机构(学校)。

1

Q: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却反对君主专制,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呢?

两者都是进步思想,当时的时代特征相适应。前者适应了诸侯割据的形势,后者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经济:“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 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皆本也。”(《明夷待访录》 →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3)思想: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顾炎武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这一呼唤体现了顾炎武的哪一思想主张?

背景:针对明代读书人沉缅于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 。 体现:经世致用。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 经世致用义:

?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 ? “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 思考:“经世致用”思想继承了儒家思想的什么特点?

积极入世,关注现实

材料一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既无不是理也。天下惟气而已矣,无其气则无其道。 材料二 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 。 结合上述材料,理解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 (1)世界本原:“气”

“理在气中”。理:客观规律;气,物质实体。 (2)认识论:“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形,感觉器官;神,思维活动;物,外界客观事物。三者相结合才能产生知觉和认识。 (3)修养观:“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充分肯定人的欲望和私利。

→王夫之系统批评宋明理学,建立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四大批判思想家分别是如何批判“理学”的?

李贽从“万物皆生于两”的角度,从根本上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黄宗羲从批判君主专制的角度,批判理学的“天理”; 顾炎武从倡导经世致用的角度,批判理学的空谈;

王夫之从论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批判理学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三.评价: 积极:(1)继承传统民本思想,批判君主专制,对儒家思想批判继承,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具有民主色彩,对后世有思想启蒙作用。决不能把它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2)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学风,对后世学术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消极:未能根本上动摇儒学的地位,未能推动社会转型。 ? 原因: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

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2

合作探究:概述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演变的历程及特点

合作探究:概述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演变的历程及特点 春秋战国 形成 魏晋南北朝 秦朝 遭到打击 唐宋 三教合一 明清之际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宋明 新发展—理学 儒学危机 批判与继承,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特点:

儒学不断继承发展创新,且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 使其地位有所变化。

1、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评价是( )

A、都是片面的 B、都是进步思想

C、其局限性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能对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的作用

D、由于他们都属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2、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 ) A 抗清斗争的高涨 B 对文字狱的抗争

C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1、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B、否定宋明理学 C、批判三纲五常 D、否定君主专制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主张,不包括( ) A、个性自由 B、经世致用 C、农工皆本 D、民主共和

1、明清时期,思想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 理学发展为心学 B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 C 西学东渐 D 拜金逐利思想盛行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的突出反映是 ( ) A 一些传统学科的总结性的著作问世

3

B 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有重大发展 C 出现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 D小说与戏剧的创作出现繁荣局面

4、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 )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

C “理”并不是世界的本原 D “工商皆本”

7、明清进步思想家在批判君主专制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主要是 ( )

①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以“众治”取代“独治”,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④实行君主立宪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关于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不正确的( ) A 有利于思想解放

B 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 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D 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社会的实践

明朝后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回答3~4题:

3、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4、《明夷待访录》中记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体现出( )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5、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 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 ) ①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②反封建专制

③反传统反教条 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神宗一次就赐给他的儿子福王田二百万亩;在太湖流域,十分之九的农民失去土地。封建政府的赋役剥削也越来越重。借口与后金作战、镇压农民起义,先后加派“辽饷”、 “剿饷”和“练饷”,三饷加派的总额超过明朝正赋的一倍以上。农民常常是倾家荡产,也交不完这些“皇粮国税”。

苏州“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