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川藏线自驾游攻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2川藏线自驾游攻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8e3c8bac77da26925c5b02f

石渠境内仅有一条省道与外界相通,往西可通往青海玉树,往南与317国道相接于德格县境内的马尼干戈。除了与康定之间有班车外,石渠内没有别的班车。从康定到石渠要经过道孚、炉霍、甘孜、德格,共697公里,需要两天时间,较适合徒步或自驾车旅游。

公共交通:甘孜到石渠每天有两趟班车,票价约60元/人,一趟在卡萨饭店发车,一趟在甘孜汽车站发车。也可以上午9点左右在马尼干戈等甘孜来的过路班车。

住宿:石渠的宾馆和招待所一般都没有热水洗澡。住宿也可以选择住藏民的帐篷,这里的人都很好客。一天一人的吃住花费为20元。在石渠住宿饮食都不贵,但水果蔬菜和日用品却相对贵些。

美食特产:石渠有相当多的特色物品可以购买。有各式各样漂亮的藏族服饰与工艺品,野生药材也非常丰富,雪莲花和人参果在这里售价比较合理。另外,石渠的草原上出产一种个头较小的白色蘑菇,非常美味,7-8月出蘑菇时可以吃到。

景点:巴格玛尼墙、松格石经城等。

提示:石渠是四川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位置最边远的县,平均海拔4250米,比拉萨还要高600多米。石渠位于风雪高原地带,冬季非常寒冷,不适于旅游。一年中最好的旅行季节在6至10月。

石渠县有农业银行,在县城范围内手机一般都有信号,街上不太容易找到长途电话,电信局可以打长途电话。这里可以上网,如果需要打听什么事情,可以问开餐馆的汉族老板,他们一般是当地的万事通。

35、德格县(更庆)

德格是川藏公路四川段最后一个城镇。

公共交通:这里有去江达的班车,早上发车,35元/人。另外在每天下午4点后在车站附近等车,可以搭乘长安之星,拼车50元/人,包车400元。

住宿:德格宾馆25元/人;雀儿山宾馆180元/标间,电话0836—8222167,两家都是一个老板。绒麦额扎宾馆,三人间20元/人,还算干净,公共卫生间。黄金周最好提前预订。

美食特产:以藏菜和川菜居多。酥油茶、坨坨肉、牦牛肉干、藏巧克力奶渣、藏式酸奶等都是不可不试的藏族美食。

景点:德格是藏区文化中心之一,阿须草原是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乡。德格印经院是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另两处是布达拉宫、拉卜楞寺),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印经院。它仍然用古法印经书,并有着许多佛像雕塑,值得参观。为了更好地了解印经院的历史和背景,强烈推荐请解说员讲解。

这里的民居也非常漂亮,漆成暗红色的木头房子,窗眉则用五彩的颜色装饰,与寺庙的感觉非常接近。

提示:德格向南是白玉县,需4小时抵达县城,推荐参观白玉寺气势雄伟的建筑群,壮观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向北面石渠方向行进1—2小时,可欣赏到壮美的高山草原。

在德格不能用塑料口袋,被发现要罚款50元。 新路海

新路海坐落于德格县海拔4500米的雀儿山东麓,是一座为群山、森林所环抱的神湖。门票20元,在宿营地搭帐篷开价200元。

交通:从四川康定乘到德格、白玉的班车在马尼干戈下,或搭康定往甘孜的班车先到甘孜,然后找车去马尼干戈。甘孜到马尼干戈客车为18元/人,包车去大约150元左右。

36、江达县

江达是川藏北线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地处昌都地区东北部,位于金沙江的上游。 自驾路况:从德格出来26公里处是金沙江桥,此后进入四川和西藏的交界处,为顺水柏油下坡路。在金沙江边有一岔路口,左转去白玉县,直走从金沙江大桥过江进入西藏,道路变成碎石面,路窄但路基好。中途需翻越海拔4245米的矮拉山,都是泥土路,但路况还凑合。

公共交通:江达有去昌都的班车,早上发车,72元/人。除此之外,还可以拼车去昌都,需时6个小时,长安之星100元/人。

住宿:这一天会很疲惫,而且江达的住宿条件也不好,县政府招待所25元/人,热水短缺;交通饭店,4人间20元/人,有电视,公共卫生间。

美食特产:在邮局对面有一个罐罐鸡小店,可尝尝他家的罐罐鸡和火锅粉,味道不错。特产有马鹿、雪鸡等。

景点:岗托镇 (距县城85公里),生钦朗扎神山(距县城约 100公里),瓦拉寺 (距县城30公里),波罗吉荣大峡谷 (距县城20公里),波罗古泽木刻之乡(距县城约50公里),果布白宗神山(距县城约5公里),宇嘎草原(距县城约60公里),青泥洞温泉(距县城85公里)。

37、昌都县

昌都是康巴地区首府、藏东北中心城市,地处西藏东部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虽然藏在藏东康巴地区的高山峡谷里,但繁华程度不亚于拉萨,网吧也很多。

自驾路况:江达—昌都段这是川藏公路上可能发生高原反应的路段。车行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脊,要经过4个山口,路很险,一些报废的卡车停在路边,只剩铁架子了。虽说全是新修柏油路,但这一天会非常疲惫。

公共交通:昌都到波密的班车逢周一、周四发车,202元/人;到察隅逢周三、周六发车,在然乌下车是142元;昌都到八宿,10点出发,82元/人。昌都客车站售票处问询电话为0895-4822793。

住宿:昌都可住县粮食招待所或邮政招待所,30—40元/人。县粮食局招待所是川藏线司机扎堆的地方,客房20元/人,还可以找到淋浴的地方,5元/人。三星的有昌都宾馆,电话0895—4825998;另有昌都康盛宾馆(50元/人)、邮电宾馆等。

美食特产:有膀香、虫草、贝母、知母、雪莲、核桃、藏刀花鱼等,特别是醉梨,食之不觉酒味,食后宛然如醉,非常有趣。

景点:帮达草原、强巴林寺、卡若遗址,还能看到澜沧江横穿昌都市区的景象。强巴林寺在城里最高的山头上,坐出租车10元,也可以走上去。建议第二天一早去强巴林寺,可看到辩经的场面,下午2点左右为诵经时间。卡若遗址在昌都镇12公里的澜沧江西岸,海拔3100米,是西藏自治区第一处原始部落遗址。

卡若遗址

卡若遗址是西藏首次发掘出来的规模较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被考古界和古人类学研究者公认为是西藏的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门票25元。

交通:去卡若遗址,坐前往水泥厂的公交车就可以到,票价3元,出租车25元。 38、类乌齐县(桑多)

类乌齐位于昌都西北部105公里,藏语为“大山”之意,地处高山峡谷之中,平均海拔4500米。县城桑多镇海拔3810米,被森林和群山环抱着,金河在县城穿插而过,带来几分灵气。由此沿色曲河往上30余公里可抵该县老县城类乌齐镇。

住宿:大山宾馆、类乌齐县政府招待所。旅馆通常有卫生间但是没热水洗澡,要洗澡就得去街上公共浴室。阳光大酒店有热水,可洗澡。

美食特产:白唇鹿值得观赏,不过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马鹿自然保护区里能见到。

景点:查杰玛大殿、德庆颇章神山、伊日温泉、卡玛多塔林等景观。类乌齐镇地处一大片草原之中,康区著名的葛举派寺庙类乌齐寺及其恢弘的查杰玛大殿即位于此镇内。

39、丁青县

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古称“穷布”,丁青县城被高山峡谷包围着,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气象万千。

自驾路况:昌都—类乌齐—丁青段昌都到那曲虽然属于317国道,但与318国道平行,进藏物资基本不通过本段进藏,所以这一大段养护情况大都很差。从昌都出发,翻越朱角山(4688米),即抵达类乌齐。从类乌齐到丁青的路多碎石,高原丘陵漫坡,沙土路面,下雨路面泥泞,容易陷车,需小心驾驶。

公共交通:昌都与丁青之间有班车,早上发车。

住宿:招待所的卫生间都在外面,一两百米的距离,晚上去比较考验人的胆识。如此简陋的原因是因为这里大多时间都冷,卫生间的水管到了冬天都会冻住。豪华的有丁青政府迎宾楼,有套间,可惜还是没热水。

美食特产:吹肺、吹肝、人参果饭等藏餐美食在这里都能吃到。丁青是虫草大县,盛产麝香、鹿茸、大黄、知母等土产。

景点:乃查莫玛尼堆、孜珠寺、布托湖等景点值得一看。丁青孜珠山是苯教的核心传播区之一,境内有较多的苯教寺院,特别是孜珠寺,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

提示:丁青、巴青、索县一带深处藏地,能说汉语的不多。 40、巴青县(拉西)

巴青藏语意为“大牛毛帐篷”,已经是处在羌塘大湖盆区,平均海拔为4500米,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尤其是冬季,风雪特别多。

自驾路况:丁青开到巴青要6个多小时,多为砂石路面和自然路面,天气不好时车会陷入泥坑,路不太好。

住宿:推荐住在巴青县招待所(20元/人)。交通宾馆是巴青最高档的,标准间要140元/间。

美食特产:四味生肉酱是这里的西藏传统菜肴。

景点:巴青县的麦莫溶洞,被称为“仙女秘室”,再强的手电筒亮光在洞中都形如萤火,传说洞长有100多公里,是探秘的好去处。梅木溶洞也是幽深莫测,洞中据说可呈现500多种幻象,里面的“神泉”传说为龙王的药水,能治百病。

41、索县(亚拉)

索县距离巴青只有30公里,这里平均海拔3500多米,是典型的“一条街”式的县城。 公共交通:每周五有一趟班车,65元。

住宿:推荐县政府的招待所住宿,但比较昂贵,180元/间,还没有热水。可住县交通招待所或邮电招待所,没有厕所和浴室,25元/人。县城内有公共浴室,5元/人。 景点:赞丹寺。西藏那曲地区索县的“布达拉宫”即赞丹寺,寺庙依山而建,由白宫和红宫组成,被称为“小布达拉宫”。这里距索县1公里左右,路边就能看见。

42、那曲县

那曲在藏语中意为“黑河”,地处西藏自治区北部,也称羌塘草原,平均海拔为4500米以上,最高海拔为6500米。这里东去昌都、西通阿里、北上西宁、南下拉萨,是藏北的行政、经济、交通的中心。

自驾路况:巴青—索县—那曲段,沿巴青河西行30公里至索县,路面好坏参半,大多是搓板路。索县至那曲路段为317国道的最后一段,土路狭窄多坑,稀泥既松且软,231公里的路能走上八九个小时。这一路段曾频繁发生滑坡和泥石流,会有临时将317国道改道的情况,以至于GPS会提醒偏离道路,因而自驾要多问路,最好有本地司机或向导跟车。土路比较伤车,最好挑天气较好的日子上路。此外,这一大段为藏北无人区,人烟稀少,加上在4300米以上的高海拔烂路上行驶,对车和人都是一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