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元土:水产动物的营养需要鱼饲料配制技术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叶元土:水产动物的营养需要鱼饲料配制技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88c8f2eb4daa58da0114ab4

(3)适宜添加剂的选择

在饲料中必须保障一定量的油脂以满足养殖鱼类快速生长的需要,适量油脂的使用可以节约鱼体对饲料蛋白质、氨基酸作为能量物质的消耗;而鱼类又会在肌肉、内脏器官等组织积累脂肪,在积累脂肪的同时也积累脂溶性的有毒副作用的物质,从而对鱼体器官造成器质性伤害和功能性破坏,如何才能既充分利用饲料油脂的营养作用,又有效防治其不利影响?适宜的添加剂选择尤为重要。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添加剂呢?根据我们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实际应用情况,建议选择能够强化对饲料油脂利用、有效减少体内脂肪储存、尤其是减少肝胰脏脂肪储存的添加剂最为适宜。这类添加剂如鱼虾4号、肉碱等可以快速降解脂肪及脂溶性物质,并产生足够的能量满足鱼体对能量的需求,从而减少鱼体利用蛋白质、氨基酸作为能量物质的消耗,实现养殖鱼体快速生长;同时,可以有效减少脂肪及其他脂溶性物质在肝胰脏、肌肉等器官组织的储存和积累,可以有效保护或减缓肝胰脏及其他器官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免受油脂氧化酸败产物对鱼体的毒副作用;在鱼虾4号中还含有可以增强免疫力的物质,可以同时增加鱼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和养殖效果,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验证具有很好的促进生长、保护肝胰脏和提高鱼体免疫防御能力的作用。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和实际应用情况,如果在肝胰脏等内脏器官中没有大量的脂肪积累,肝胰脏能够保持正常的紫红色状态,鱼体的抗应急能力、耐运输能力会很强,一般不会出现不耐运输的情况。 (4)鱼类利用淀粉类物质转化为脂肪的能力

鱼体与陆生动物显著不同的特点是利用饲料淀粉类转化为体内脂肪的能力非常差至于是什么原因目前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只是发现鱼类胰岛素的分泌量非常有限,鱼体具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即饲料中淀粉超过一定量后即可出现糖尿病现象,鱼体生长速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13

但是,最近在生产中发现,玉米、小麦等淀粉含量很高的能量饲料在经过膨化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鱼体对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同时也显著提高对玉米、小麦淀粉的利用率。如果这样,就可以在饲料中增加对膨化玉米、膨化小麦的使用比例。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发展方向。 2、配合饲料中油脂的用量

不同鱼种类对配合饲料中油脂的需求量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是冷水性鱼类对油脂的需要量高于温水性鱼类;低水温季节、尤其是在14℃以下时对油脂的需要量较水温高时要大。鱼类本来是依赖于氨基酸氧化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的,但是,有资料表明鱼类在水温低于13-14℃以下时,鱼体氨基酸氧化分解酶的活性显著下降,此时鱼类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则主要依赖于油脂的氧化产能了。

根据目前的资料总体分析,虹鳟、鲑鱼等冷水性鱼类对油脂的需要量可以达到10%以上,最高的可以达到18-20%,当然,饲料的加工也只能以膨化饲料了。对于一般的温水性鱼类如鲤鱼、草鱼、鲫鱼、武昌鱼等,对于鱼种(小于250克/尾)配合饲料中油脂总量应该保持在5%以上,而对于育成鱼配合饲料中油脂用量应该保持在4%以上。一般情况下,要满足油脂总量,需要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2%的油脂原料,在这种油脂营养水平下鱼体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3、对油脂原料的选择和利用

油脂原料在配合饲料中的营养作用非常明显,毒副作用也非常显著,同时,油脂原料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这三个方面的因素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饲料中油脂的使用和油脂原料的选择,更要求我们进行系列的研究和试验,解决饲料油脂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主要的油脂原料及特点

14

在水产配合饲料中使用的油脂原料主要有鱼油、鱼肝油、猪油、菜籽油、棉籽油、豆油、磷脂等。油脂的质量决定于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本来鱼油、豆油以及玉米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非常高的,应该是鱼类优质的油脂原料。但是,在最近的许多试验结果表明,鱼油的养殖效果很不理想,有时还会出现氧化酸败油脂产生的毒副作用,玉米油基本不能作为饲料油脂进行添加使用,其主要原因是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酸败产生的毒副作用可能大于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作用。

在我们的试验和其他企业的养殖试验中,将鱼油、玉米油、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猪油对草鱼、鲤鱼养殖效果的比较中发现,养殖效果最好的还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的猪油,其次是菜籽油、豆油和棉籽油,效果最差的是玉米油和鱼油。这一结果与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反比例关系。究其原因可能是油脂原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氧化酸败的几率和氧化程度也高,其中所含有的有毒成分的量也高,这些有毒物质产生的毒副作用的结果掩盖其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作用结果,可能还大于其营养作用的结果。

(2)油菜籽、大豆作为水产饲料油脂原料的试验研究

在最近的一系列试验中,我们进行了饲料油脂原料研究,认为在饲料中使用膨化大豆、膨化或直接使用油菜籽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大豆含有抗营养因子等物资,但膨化大豆则是一个非常好的油脂原料和蛋白质原料。膨化大豆含油16-18%的油脂、34%左右的粗蛋白质,更重要的是膨化大豆中的油脂较大豆油更为稳定,使用效果更好。

对于油菜籽,我们在草鱼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11.5%、6.0%的菜籽,同时比较鱼虾Ⅳ号对鱼体的保护作用,以4.0%的菜籽油作为对照,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经过52天的正式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草鱼饲料中直接使用11.5%的菜籽,在

15

添加和不添加200mg/kg鱼虾Ⅳ号的情况下,使草鱼生长的速度分别下降20.4%、17.1%,使饲料系数增加27.3%、30.4%,并使饲料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沉积率下降;而添加6.0%菜籽时,在添加和不添加鱼虾Ⅳ号的情况下,使草鱼生长速度分别增加18.7%、14.4%,饲料系数下降21.1%、17.0%,并使饲料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沉积率显著提高,显示出很好的生长效果和饲料利用效果。在饲料中直接添加菜籽对草鱼肝胰脏造成一定的损伤,使草鱼血清转氨酶活力显著增高,使草鱼的非特异免疫力下降。如果同时使用鱼虾Ⅳ号则可有效减缓菜籽的上述不利影响。在饲料中直接添加菜籽后使草鱼体重/体长比、肥满度降低,使内脏比增加,草鱼全鱼蛋白质、脂肪含量增加,使肝胰脏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增加。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鱼饲料中直接添加菜籽有一定的可行性,在限制菜籽用量、并使用相应添加剂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较添加菜籽油更好的养殖效果和饲料利用效果。

后来,我们又比较了油菜籽、猪油与豆油等量混合、豆油与菜子油等量混合的养殖效果,结果仍然是以油菜籽的生长速度最快、饲料系数最低,其次是猪油与豆油混合油,最后为豆油与菜籽油的混合油。目前我们还在比较膨化大豆与豆油、生菜籽与膨化菜籽的养殖效果。

(3)原料膨化是水产饲料工业发展的发现之一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我们认为在水产饲料中使用膨化大豆、菜籽作为新的油脂原料是非常有前途和希望的,具有比使用豆油、鱼油、菜籽油更好的养殖效果,且可以使配合饲料成本显著下降,一般情况下可以使饲料成本下降25-40元/吨。当然,也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研究。油菜籽经过膨化处理的养殖效果和安全性优于生菜籽直接使用的效果,使用膨化菜籽更好。

再结合膨化玉米和膨化小麦的使用情况,在水产饲料企业我们建议增加原料膨化设备,直接膨化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籽等原料,可以取得更好的养殖效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