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怀化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怀化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87e6d1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a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小明想测石块的密度,进行下面的操作: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0:

(2)在烧杯中装适量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3)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m2: (4)计算石块的密度ρ.

若在操作(3)中倒出部分水后,水面还高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 A.偏大

B.无偏差

C.偏小

D.无法确定

2.一名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在调节天平时,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后,忘记了移动游码,当时游码处在0.2g的位置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放入50g、10g、5g的砝码各一个,指针正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 A.65g

B.65.2g

C.64.8g

D.无法确定

3.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4.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

B.

C. D.

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句子,如“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月明”,这两句诗描述的分别是光的( )

A.反射、反射 B.反射、折射 C.折射、反射 D.折射、折射

6.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光滑的墙壁能将射到墙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再这样刺眼的环境中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表面做成凹凸不平,其作用之一可以使射到墙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减少污染,这一实例利用的原理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镜面反射 C.光的漫反射 D.光的折射 7.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将—10℃的冰块放入0℃的水中,冰会熔化 C.物体放热,温度不变 D.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水温不会升高 8.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时响度小些 B.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闻其声识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因为超声波的速度较大 9.下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A.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B.公共场合禁止大声喧哗 C.禁止放鞭炮

D.住宅周边公路的两侧种植树木

10.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A.55℃ B.75℃ C.50℃ D.80℃ 二、填空题

11.一杯水质量200g,水的密度1000kg/m,则这杯水的体积是_____cm,当这杯水完全结冰后体积将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12.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5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13.夏日,当一束阳光垂直射到地面时,入射角为________度,我们在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光斑的形状与________(选填“树叶缝隙”或“太阳”)的形状相同。

14.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填物态变化)

15.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小美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_____辨别出是小玲的。

16.一个人的身高是1.76×109_________(填合适的单位)。 三、计算题

17.一个质量是300g的瓶子,装满水后总质量是1300g。求: (1)水的质量是多少g? (2)水的体积是多少cm?

(3)若用它来装植物油,最多可装多少g?(ρ植物油=0.9g/cm3

18.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路程为296km,一辆小车以74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又以100km/h的速度行驶完后一半路程。求:

(1)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所需的时间是多少h?

(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四、实验题

19.在“测量蜡块的密度”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稳定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3

3

3

(2)把蜡块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向另一个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此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蜡块的质量是______g。

(3)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岀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将蜡块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丙所示,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从而求出该蜡块的密度??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2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m,这种测量蜡块密度的方法

V2?V1

(1)让一束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如图甲所示,此透镜的焦距_________cm。

(2)当蜡焰放在凸透镜左侧28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_________。

(3)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当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 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_______(填“C”或 “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21.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竖直纸板A和竖直纸板B均可绕竖直线ON前后转动,O点为平面镜与纸板A右侧边缘的交点,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

(1)纸板A和纸板B在同上平面内,当入射光线EO出现在纸板A上时,反射光线OF出现在纸板B上;将纸板B向后转过30°角,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要在这个位置的纸板B上观察到反射光线,你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跟入射角的关系,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_。 2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红同学提出如下问题,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 温度 6 95 7 96 8 97 9 98 10 98 11 98 12 95 13 98 14 98 15 98 16 98 (1)以上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min的记录。 (2)分析数据可知,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

(3)在做实验时,该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的操作,但是从开始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______。

23.为了验证“声音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小明和小刚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小明轻敲桌面,小刚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上,他_____(填“能”或“不能”)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

(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小刚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有何变化?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 (3)放学后,小明和小刚走到车站附近时看到一根钢轨架在路边,这次,由小刚在钢轨的一头用石块敲一下,小明把耳朵贴在钢轨的另一头。结果他听到了两次声响,这是因为_____和_____都能传声,第一次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过来,这是因为______。 24.(1)在图甲中,圆筒的直径d为_____cm. (2)体温计的示数如图乙,其示数为_____°C.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C C C B A D B 二、填空题 11.变大

12.缩小 照相机 不会 13.直线传播 太阳 14.升华,凝华,熔化

15.音调 响度 音色 音色 16.nm 三、计算题

17.(1)1000g(2)1000cm(3)900g

18.(1)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所需的时间是3.48h; (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平均速度是85.06km/h. 四、实验题

19.右 12.4 错误

20.缩小 照相机 将蜡烛上调,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 虚 C

21.把纸板A向前转动30度角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3

入射角/° 反射角/° 22.(1)12;(2)98;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3)水的质量太多. 23.能 声音 变小 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的好 固体(钢轨) 气体(空气) 钢轨 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