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1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讲义1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78c4be490c69ec3d4bb7516

例15、如图,南北向MN为我国的领海线,即MN以西为我国领海,以东为公海.上午9时50分,我国反走私艇A发现正东方有一走私艇C以每小时13海里的速度偷偷向我领海开来,便立即通知正在线上巡逻的我国反走私艇B密切注意.反走私艇A通知反走私艇B:A和C两艇的距离是13海里,A、B两艇的距离是5海里.反走私艇B测得距离C艇是12海里,若走私艇C的速度不变,最早会在什么时间进入我国领海?

例16、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的三边AB、BC、CD和BD都是5cm,动点P从点A出发(A→B→D)到点D,速度为2cm/s,动点Q从点D出发(D→C→B→A)到点A,速度为2.8cm/s,5秒后,点P、Q相距3cm,求AD的长。

课后作业 1、已知a、b、c是三角形ABC的三边长,且满足关系c?a?b?a?b?0,则三角形ABC的形状为 。

2、在?ABC中,BC=a,AC=b,AB=c,设c为最长边,当a+b=c时,△ABC是直角三角形;

222222

当a+b≠c时,利用代数式a+b和c的大小关系,探究△ABC的形状(按角分类).

(1)当△ABC三边分别为6、8、9时,△ABC为______三角形;当△ABC三边分别为6、8、11时,△ABC为______三角形.

222222

(2)猜想,当a+b______c时,△ABC为锐角三角形;当a+b______c时,△ABC为钝角三角形.

(3)判断当a=2,b=4时,△ABC的形状,并求出对应的c的取值范围.

2

2

2

222 - 9 -

3.如图,一架梯子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顶端离地面15米,要使梯子顶端离地24米,则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上应滑动( )

A. 11米 B. 12米 C. 13米 D. 14米

4.如图,AD⊥AB,BD⊥BC,AB=3,AD=4,CD=13, 求BC的大小?

5.如图18-2-5,以Rt△ABC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4,S2=8,则AB的长为_________.

6.如图18-2-6,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AB中点,F为AD上的一点,且AF=

1AD,试判断△EFC的形状. 4

图18-2-5 图18-2-6

7.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8-2-7,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与∠BD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BD=5,DC=12 , BC=13,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8.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k2-1,2k,k2+1(k>1),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 10 -

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综合

本讲例题及随堂练习 例1、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中,∠C=90°,∠B=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垂足为E,BD=4cm,则CD的长为 。

1题 2题

例2、如图所示,在一棵树的10米高B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米处的池塘的A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后直接跃到A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则这棵树高 米。

例3、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按图所示折叠,使两个锐角的顶点A、B重合,若∠B=30°,AC=3,则DC的长为 。

例4、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三角形EFC的面积。

例5、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中,∠B=45°,∠C=30°,AB=2,求S?ABC的面积。 - 11 -

5题 6题 7题

例6、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中,AB=8,BC=4,将长方形沿AC折叠,点D落在D?处,则重叠部分三角形AFC的面积是 。

例7、如图所示,把长方形ABCD中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点D处,点C落在C?处,折痕EF与BD交于点O,已知AB=16,AD=12,则折痕EF的长为 。

例8、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中,∠ACB=90°,AC=BC,P是三角形ABC内一点,且PB=1,PC=2,PA=3,将三角形PBC绕点C旋转后,与?AP?C重合,连接PP?,则PP?= ,∠BPC的度数为 。

例9、如图所示,公路MN和公路PQ在点P处交汇,且∠QPN=30°,点A处有一所中学,AP=160m。假设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m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会受到噪声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影响,已知拖拉机的速度为18km/h,那么学校受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

例10、如图所示,在一笔直的公路MN的同一旁有两个新开发区A、B,已知AB=10千米,直线AB与公路MN的夹角∠AOM=30°,新开发区B到公路MN的距离BC=3千米。 (1)求新开发区A到公路MN发距离。

(2)现要在MN上某点P处向新开发区A、B修两条公路PA、PB,使点P到新开发区A、B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