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上半年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08上半年地方课程教学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6c2ca0ce87101f69e319596

2008上半年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2008.3

为了切实推进小学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文件精神,建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的xuex 学校课程体系,促进我校地方课程健康发展,提高课程建设及实施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主动地发展,按照省课改办提出的课改要积极稳妥地逐步深化、逐年推进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做出本校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地方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它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努力构建具有我校课程体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继承和发扬当地优良传统和优势,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对校本课程的设置具有指导意义。地方课程充实和丰富了校本课程,使学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地方课程也可以从校本课程的设置中吸取精华,进行调整与充实。 二、课程目标

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着眼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标是:

1、加强课程与地方社会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自

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地方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 2、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发展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4、推动课程研究、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

地方课程教材统一使用山东地方课程学习指导丛书——《探索活动》,一个学年使用一册,每周1课时,共计36学时。

地方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等 四、课程开发

在以往的使用过程中地方课程开发应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反映地方文化,满足本地学生发展需要,坚持“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和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在地方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地方课程的教育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体现时代特征,及时反映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文化趋向,使学生初步了解该领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较好地把握其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关心时代发展、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地域性和本土性原则。地方课程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和著名人物等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乐观向上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感情。

3、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地方课程的开设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充

分考虑适应当地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既要在整体上有统一要求,又要充分注意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要加强社会实践和职业技术等内容的课程建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选择性和灵活性原则。地方课程教学内容要有可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地方课程的内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5、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地方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宽泛,在课程内容组织或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精选内容,合理编排,、综合渗透;内容呈现形式应该活泼多样,通俗易学。 五、教学建议 (一)教学要求

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提倡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

1、开设地方课程,要倡导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克服由于各学科彼此独立对个体施加影响所造成的知识割裂,让学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观、真实。

2、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提供有效的与学生生活情景有关的素材,让学生有一个感受和体验的过程,更加密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素材可以来自于教师的搜集,也可以是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搜集。

3、增强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情境的开放性。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文字材料、模型、书籍、多媒体等,让学生进入情境,并通过情境让学生的活动处于问题情境的模型化过程。当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环境和生活经验发生矛盾时,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

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4、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重视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反对教师照本宣科,多采用调查分析、阅读研究、生活实践、实验操作、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把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5、加强对地方课程教学的管理。学校要将地方课程纳入课程目录和说明,并及时向学生公布,引导学生选择学习。学校应按省教育厅规定,保证相应的学时,不得移作它用,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所需学分。

6、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学校除按学时平均安排、进行班级授课外,还可以用讲座、观看电影、观看录像、考察、组织调查研究或其他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实施教学,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 (二)教学评价

建立地方课程的专门评价机制,加强对地方课程开发、实施的监控和评估。

1、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地方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评价功能,突出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要强调学生参与评价,不断提高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课程发展的效益。 2、要重视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要注重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等素养的评价。地方课程的考试可采用实践、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切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防止单纯以纸笔考试成绩为依据评价学生和教师。

3、要重视地方课程实施的过程评价。学校应有地方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学年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的详细记录,建立相应的教学档案。学生每学年必须修满18个学时,教导处要加强对地方课程实施的督导。

六、保障措施

学校与教师要树立社会大教育观,广泛深入地做好舆论宣传工作,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积极引导社会和家长参与并支持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把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社会环境。 (一)加强资源建设

1、要切实加强图书室、实验室、专用教室、活动基地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地方课程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课程资源。要建立校际资源、社区资源共享机制,积极争取政府、村级和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二)加强师资建设

1、学校要考虑具体实施地方课程教师的工作量,为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人力保障。

2、加强对教师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的培训。可通过多种途径,如专家引领、校本教研、样本学校示范、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的水平。 (三)考评

学校要投入一定的专项经费,保证地方课程的正常实施。各级部、任课教师要认真总结地方课程建设经验,对积极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教育要求较好的个人给予表彰。对一些优秀的地方课程要进行宣传,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从而推动全校地方课程的不断完善。

蛇窝泊镇中心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