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灵宝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在中国共产党灵宝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6512ff2fad6195f302ba693

站位新起点 担当新使命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灵宝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6年7月2日)

李宏伟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灵宝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使命。会议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牢牢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中央、省委、三门峡市委决策部署,回顾总结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目标任务,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站位新起点、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灵宝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省委、三门峡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

1

机后续影响、宏观经济下行、黄金价格下跌等带来的持续冲击,围绕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改善民生、全面从严治党等中心任务,攻坚克难、积极进取,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呈现出新的生机。

——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与“十一五”末相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332亿元增加到481.7亿元,年均增长9.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9亿元增加到18.3亿元,年均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312.5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3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5051元、6735元增加到24158元、12793元,分别是2010年的1.6倍和1.9倍,主要经济指标圆满完成“十二五”预期目标。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增量提质。围绕打造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高成长性接续产业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五年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23个,完成投资30.8亿元,其中汇源果汁杜仲饮料、金城黄金冶炼项目成为产业发展新的支撑,电解铜箔、压延铜箔、覆铜板、锂电池铜箔等铜产业链逐步完善,铜箔生产技术水平全国领先,工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灵宝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72位。特色农业持续壮大。果品、食用菌、烟叶等特色农业质、量、效齐升,“灵宝苹果”品牌价值达到171.08亿元,稳居全国苹果产业县级首位;“灵宝香菇”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

2

护认定,灵宝川塬古枣林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第三产业扩容提质。“旅游兴市”战略和“旅游经济倍增计划”取得积极成果,国家4A级景区发展到4家,函谷关文化产业园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灵宝被确定为河南省十大旅游重点县市;现代商贸、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4.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42倍。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9.0:71.8:19.2调整为10.9:65.4:23.7,呈现出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按照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的思路,突出建管并重,积极推进北区填平补齐、涧西区改造和道南工业区治理,启动实施6平方公里的城市东区建设,五年累计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181项,完成投资22.3亿元,形成了涧东区、涧西区、城市北区和东区“一城四区”基本构架,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1%。积极推进城市河道治理、环境卫生整治和精细化管理,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创建活动,城市宜居宜业程度明显提升,被确定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全国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市。引入江苏大运集团,完成了公交公司改制,城市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加快城市西区和豫灵、朱阳等省际边缘城镇、中心村镇、美丽乡村建设,城镇产业、人口承载功能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程度明显提升,被评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

3

——科学发展载体不断夯实,改革开放创新活力释放。“两区”建设集聚效应日益形成。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2013年以来累计获省奖补资金658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9.1亿元,入驻企业95家,其中建成运营企业84家,跨入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行列,2015年在全省快指数排名第22位、绝对量指数排名第25位。特色商业区服务业企业发展到128家,从业人员达到3000余人,载体作用逐步显现。“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取得初步成效。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奖励基金”和“金钥匙奖”,在郑州、西安、北京等地成立了灵宝经济文化促进会,持续实施“金城人才引领计划”,五年共引进各类人才3931名;引导骨干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累计建成科技创新平台38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发展到32个,高新技术产业年增加值占经济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提升。深化改革有序推进。黄金股份、金源控股、黄金投资三大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投融资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城投、农投、水投、产业集聚区等投融资平台作用开始显现,一批重点基础设施、产业升级项目获得国家PPP示范项目、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政保贷”“助保贷”“中小微企业风险救助金”在缓解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放合作取得重大成效。乘借《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获批东风,主动走出去开展友好交流,在主导区域合作方面走出了先手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入汇源集团、新华联集团、中航集团、北京金银岛、建业集团、阿里巴巴等一批龙头企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