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德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60287265901020207409cc3

剧;次生地质灾害频发,土地利用的环境安全形势严峻;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的需求迫切。到2010年,调整全市土地利用布局、完成灾毁土地复垦(到2012年)、修复土地生态功能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2.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规划期间,随着德阳市在成渝经济区和成德绵经济带中地位的提升,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土地的需求量加大;德阳市产业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对用地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用地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德阳市土地资源匮乏,可作为建设用地的空间与农业生产、生活空间重叠度高,土地供给压力将越来越大。

3.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德阳市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地震及次生灾害又造成全市损毁耕地23658公顷,规划期内随着西部大开发、西部经济高地建设和产业转移的各类建设项目的陆续开展,各项建设还将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而德阳市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且主要分布于西北生态脆弱的山地区,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较多,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4.规划理念的创新迫切需要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转变 本轮规划以耕地保护为前提,以建设用地安排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提出了以资源紧约束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

8

引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用地安排来引导空间布局,规划和建设美好家园的规划理念。规划理念的创新迫切需要转变土地粗放利用;重土地利用数量,轻土地利用布局;重规划编制,轻规划监督实施的现象,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也需随之改变。

规划期间,德阳市土地利用和管理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

1.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为改善德阳市土地利用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国务院批准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实施为德阳市“三年全面恢复、五年提升跨域、八年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保障。受损城乡用地、基础设施网络的恢复和重建,有利于加强全市城乡区域统筹,改善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灾毁土地整理复垦投入力度的加大,有利于改善耕地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德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更加优越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央将从体制创新、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产业布局、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支持。成渝经济区规划中德阳市将成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优越的区位环境,德阳市将借助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建设,加强产业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带动和促进德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9

3.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有利于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德阳市是四川省确定的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根据试点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建设新村镇、筹城乡产业发展,培育新产业等“六个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从而有利于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更加明显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规划城乡建设、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规划期内,随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律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并与《德阳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20)》、《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将有利于统筹德阳市各类、各业和各区域土地利用。

5.土地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供了保障

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土地监管机制不断强化,为加强土地管理、规范土地利用行为和效率提供了条件。全市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促进城乡土地利用的统筹协调,增加对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复垦特别是村庄整理的投入,有效地保护土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10

第二章 土地利用目标与战略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坚持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方针,大力提倡生态文明,统筹协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平原丘陵山区之间和近远期之间的各业用地需求,积极探索规划实施的制度创新,严格规范各类土地利用和建设行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优化配臵,保障德阳市灾后恢复重建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优先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用地

保障民生,优先安排灾后恢复重建过渡性安臵、城乡居民住房、公共服务设施、能源交通水利通讯基础设施等生活、生产必需用地。

2.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3.节约集约用地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合理控制建设规模,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努力转变用地方式,加快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