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跟踪训练:地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考地理复习跟踪训练:地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55c439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e

高考地理复习跟踪训练:地图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A.a图

B.b图

( )。

C.c图 D.d图

2.若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 A.a=b=c=d C.b>d>c>a

B.a>c>d>b D.c>b>a>d

解析 第1题,图中四幅图图幅相近,b图比例尺最小,则实际范围最大。第2题,等高距相同,比例尺大的表示实际距离短,则坡度陡。 答案 1.B 2.B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第3~5题。

3.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A.600米 C.1 000米

B.900米 D.1 200米

( )。

( )。

4.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A.③镇、乙村

B.Ⅰ山山顶、②镇 D.甲村、Ⅰ山山顶

C.④镇、Ⅱ山山顶

5.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A.M线

( )。

B.N线 C.P线 D.Q线

解析 第3题,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最高处在该区域的西南部,海拔在1 000~1 200米之间,乙村的海拔在200~400米之间,两地的高差在600~1 000米之间,B项正确。第4题,②镇、③镇、④镇、乙村受地形阻挡在①处无法看到。第5题,N线经过地区地形平坦,线路较短,设计最合理。 答案 3.B 4.D 5.B

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7.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解析 第6题,甲图比例尺为1∶15 000,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甲、乙两图均为地图;甲图比例尺为线段式,乙图比例尺为数字式;注记指的是地图上的文字或数字。第7题,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应先向东北后向东

南;火车站与学校和农业实验区相距应为几百米;依据指向标可判定方向;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 答案 6.A 7.C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8~9题。

8.图幅范围内的最大高差H可能为 A.1 000米

9.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经线至107°经线的地形剖面的是

( )

( )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 第8题,由图可知,图中北部的1 000米闭合等值线以内还有一条闭合等值线,结合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该等值线数值为1 500,故最高海拔小于2 000米,大于1 500米,结合图示可知最低海拔小于500米大于0米。因此D正确。第9题,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可知30°纬线上经度106.5处海拔低于500米,排除B、D两选项;106.5°经线至107°经线间距离相差约为0.5×111×cos30°≈48千米,排除A选项;根据沿此剖面线海拔的变化情况可知C选

项正确。 答案 8.D 9.C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11.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

( )。

( )。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解析 第10题,台风过后,学生在实习中不可能得到溪谷的蒸发量和台风的降雨量;但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求出溪谷的坡度,也可测量出堆积物粒径大小。第11题,甲、丙两点位于溪谷中。 答案 10.D 11.B

读下面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 m。据图中信息回答12~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