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环境检测 课后问答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华侨大学 环境检测 课后问答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514ceef960590c69ec3768e

少于25个。 每日监测次数不少于3次。

5 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适用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采样效率?

当大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使用直接采样法采集少量气体即可满足监测分析要求。

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一般都比较低(10﹣9~10﹣6数量级),直接采样法往往不能满足分析方法检出限的要求,故需使用富集采样法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这类采样方法有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经典沉降法、扩散(或渗透)法及自然积集法等。 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取决于吸收速率和气样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欲提高吸收效率,必须根据被吸收污染物的性质选择效能好的吸收液。增大被采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的有效措施是选用结构示意的吸收管(瓶)。

6 说明空气采样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作用。影响采样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空气采样器主要由收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 收集器:采集空气中欲测污染物。

流量计:测定气体流量,为计算采气体积提供参数。 采样动力:抽气装置,为采样时气体的流动提供动力。 影响采样效率的因素有:

①(根据污染物存在的状态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仪器

②(根据污染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吸收液、填充剂或各种滤料 ③(确定合适的)抽气速度

④(确定适当的)采气量和采样时间

7 简述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本案分光光度法与甲醛吸收-副玫瑰本案分光光度法测定SO2原理的异同之处,影响方法确定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

(1) ①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原理:空气中SO2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醛加成化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S0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7nm,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注意事项:在测定过程中,主要干扰物为氮氧化物、臭氧和某些重金属元素。

②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原理:空气中S02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甲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在577nm处测量吸光度。

(2)相同点:首先都要用吸收液吸收空气中的SO2。都有紫红色络合物生成,都在波长577nm处测定吸光度。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都很高。

不同点:前者样品采集后相对稳定,但操作条件要求较严格。后者吸收液(四氯汞钾吸收液)毒性较大。

8 简述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 Nox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怎样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测定NO2/NO和NOx

⑴原理:用无水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吸收液采样,空气中的NO2被吸收转

变成亚硝酸和硝酸。在无水乙酸存在的条件下,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反应,然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NO2浓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⑵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流程

9 怎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总烃和非甲烷烃?分别测定他们有何意义

5

总碳氢化合物常以两种方法表示,一种是包括甲烷在内的碳氢化合物,称为总烃(THC), 另一种是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称为非甲烷烃(NMHC)。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 甲烷,但当大气严重污染时,大量增加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甲烷不参与光化学反应, 因此,测定非甲烷烃对判断和评价大气污染具有实际意义。

其原理基于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别测定气样中的总烃和甲烷烃含量, 两者之差即为非甲烷烃含量。以氮气为载气测定总烃时,总烃峰包括氧峰,即大气中的氧产生正干扰,可采用两种方法消除,一种方法用除碳氢化合物后的空气测定空白值,从总烃中扣除;另一种方法用除碳氢化合物后的空气作载气, 在以氮气为稀释气的标准气中加一定体积纯氧气,使 配制的标准气样中氧含量与大气样品相近,则氧的干扰可相互抵消。

气相色谱仪中并联了两根色谱柱, 一根是不锈钢螺旋空柱,用于测定总烃;另一根是填充 GDX-502 担体的不锈钢柱,用于测定甲烷。

10 怎样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

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空气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及采样体积计算出PM10和TSP 浓度。

11 以荧光光谱法测定TSP中苯并[a]芘为例,说明测定多环芳烃的几个主要步骤及其原理

主要步骤:将采集在玻璃纤维滤膜上的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及有机溶剂可溶物质在索氏提取器

中用环乙烷提取,再经浓缩,点于乙酰化铝制上进行层析分离,所得苯并[a]芘斑点用丙酮洗脱,以荧光光谱法测定

原理:多环芳烃是具有π-π电子共轭体系的分子,当受适宜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时,便吸收紫外

线而被激发,瞬间又放出能量,发射比入射光波长稍长的荧光。

12 在废气监测中,对采样位置有何要求?根据什么原则确定采样点数目

采样位置应选在气流分布均匀稳定的平直管段上,避开弯头、变径管、三通管及阀门等易产生涡流 的阻力构件。一般原则是按照废气流向,将采样断面设在阻力构件下游方向大于 6 倍管道直径处或上游方 向大于 3 倍管道直径处。当条件难于满足时,采样断面与阻力构件的距离也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 1.5 倍。 断面气流流速在 5m/s 以下。

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主要根据烟道断面的形状、1和流速分布情况确定

(1) 圆形烟道:在选定的采样断面上设两个相互垂直的采样孔,沿中心线设四个采样点 (2) 矩形烟道:将羊刀断面分成一定数目的等面积矩形小块,各小块中心即为采样点的位置 13 测定烟尘的采样方法和测定气态或蒸汽态组分的采样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

测定烟尘时,由于气态和蒸汽态分子在烟道内部分布比较均匀,不需要多点采样,在靠近烟道中心的任何一点都可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气样,同时,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极小,可以不考虑惯性作用,故也不需要等速采样。

第六章

1 说明生物监测群落法监测水体污染的依据,常用哪些水生生物作为生物群落监测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

①未受污染的环境水体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水生生物,水体受污染后 ,水生生物群落和个体数量就会发生改变,原有生态平衡被破坏,最终敏感生物消亡,抗性生物旺盛生长,群落结构单一。

②(水污染指示生物是指能对水体中污染物长生各种定性、定量反应的生物,如)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生物、鱼类和微生物等,(它们对水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化学污染反应敏感或有较高的耐受性。)

2 说明贝克生物指数法、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法评价水质优劣的原理有何不同之处,各有何优缺点

原理上的不同:贝克生物指数是一个简易的计算生物指数的方法,并依据指数的大小来评价水体污染程度,选用数据是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分为的敏感种和耐污种的种数。而生物种类多样

6

性指数中Margalef多样性指数涉及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生物总个数和生物种类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则涉及到单位均面积样品中收集到的各类指示动物的总个数、单位面积样品中收集到的各种指示动物的个数和单位面积样品中的指示动物种类数。 贝克生物指数优点:监测操作较为容易。

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能较好地评价水域被有机物污染的状况,但由于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物的生理特性、水中营养盐的变化等,故将其与各种生物数量的相对均匀程度及化学指标相结合,才能获得更可靠的评价结果。

3 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通过观察那些指标(参数)表征水体污染程度?简述其原理和测定观察指标: Seq:群落达平衡时的种类数、G:微型生物群集速率常数、T90%:达到90%Seq所需时间

原理: 微型生物群落在水生态系统中客观存在,它们彼此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的圣经中构成特定的群落,其群落结构特征与高等生物群落相似,当时水环境受到污染后,群落的平衡被破坏,种类数减少,多样性指数下降,随之结构、功能参数发生变化。

步骤:①野外监测:PFU的挂放(漂浮式、沉式、分散式)、采样②毒性试验:稀释水、种源PFU、静态毒性试验、动态毒性试验、采样③原生动物镜检 4 简述鱼类毒性实验的步骤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步骤:①预试验(探索性试验):找出不发生死亡、全部死亡和部分死亡的浓度

②试验溶液弄读设计:常选7个浓度,浓度间隔取等对数间隔,另设一组对照,其在试

验期间鱼死亡率超过10%,整个试验结果不能采用

③试验:将鱼放入不同浓度的溶液和对照水中。前8h要连续观察和记录试验情况,如果

正常,继续观察,记录24h、48h和96h鱼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供判定读物或工业废水的毒性。

④毒性判定: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是评价毒物毒性的主要指标

之一

应用:鱼类毒性试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根据试验数据估算毒物的安全浓度,为制定有毒物质在

水中的最高允许浓度提供依据

5简述叶绿素a的测定的意义和原理

意义:通过测定叶绿素a,可掌握水体的初级生产力,了解河流、湖泊、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现存

量。当叶绿素a质量浓度升至10mg/m以上并有迅速增加的趋势时,就可以预测水体即将发生富营养化。因此,可将叶绿素a含量作为评价水体富营养化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指标之一。

原理:①分光光度法:叶绿素a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63nm,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其

浓度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可根据吸光度-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叶绿素a的浓度。 ②荧光光谱法:当丙酮提取液用436nm的紫外线照射时,叶绿素a可发射670nm的荧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发射荧光的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因此可定量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