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原理》重点及作业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材料成形原理》重点及作业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e9a24b804d2b160b4ec0d0

一、名词解释

1、 粘度-表面上平行于表面切线方向且各方向大小相等的张力。或作用于液体表面的应力τ大小与垂直于该平面方向上的速度梯度dvx/dvy的比例系数。

2、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即液态金属充填铸型的能力。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越强,其充型能力越好。

3、液态金属的流动性-是液态金属的工艺性能之一,与金属的成分、温度、杂质含量及其物理性质有关。稳定温度场通常是指温度不变的温度场。

4、均质形核和异质形核-均质形核(Homogeneous nucleation) :形核前液相金属或合金中无外来固相质点而从液相自身发生形核的过程,亦称“自发形核” 。非均质形核(Hetergeneous nucleation) :依靠外来质点或型壁界面提供的衬底进行生核过程,亦称“异质形核”。金属结晶过程中,过冷度越大,则形核率越高。实际液态金属(合金)凝固过程中的形核方式多为异质形核。

5、粗糙界面和光滑界面-从原子尺度上来看,固-液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只有50%左右被固相原子所占据,从而形成一个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界面层。粗糙界面在有些文献中也称为“非小晶面”。

光滑界面—从原子尺度上来看,固-液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几乎全部为固相原子占满,只留下少数空位或台阶,从而形成整体上平整光滑的界面结构。也称为“小晶面”或“小平面”。

6、 “成分过冷”与“热过冷”-液态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引起固-液界面前沿的溶质富集,导致界面前沿熔体液相线的改变而可能产生所谓的“成分过冷”。这种仅由熔体存在的负温度梯度所造成的过冷,习惯上称为“热过冷” 。

7、共生生长-是指在共晶合金结晶时,后析出的相依附于领先相表面而析出,进而形成相互交叠的双相晶核且具有共同的生长界面,依靠溶质原子在界面前沿两相间的横向扩散,互相不断地为相邻的另一相提供生长所需的组元,彼此偶合的共同向前生长。

8、离异生长-两相的析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彼此分离的,因而形成的组织没有共生共晶的特征。这种非共生生长的共

1

晶结晶方式称为离异生长,所形成的组织称离异共晶。

9、择优生长-那些主干取向与热流方向平行的枝晶,较之取向不利的相邻枝晶生长得更为迅速。它们优先向内伸展并抑制相邻枝晶的生长。在逐渐淘汰趋向不利的晶体过程中发展成柱状晶组织。这种互相竞争淘汰的晶体生长过程称为晶体的择优生长。

10、 快速凝固-是指采用急冷技术或深过冷技术获得很高的凝固前沿推进速率的凝固过程。

12、 溶质再分配-由于合金凝固过程中随温度的变化,固液界面前沿溶质富集并形成浓度梯度。所以,溶质必须在液、固两相重新分布,即所谓的“溶质再分配”。

13、定向凝固原则:定向凝固原则是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铸件结构上各部分按距离冒口的距离由远及近,朝冒口方向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14、偏析答:铸件凝固后,从微观晶粒内部到宏观上各部位,化学成分都是不均匀的,这种现象称为偏析。

15、粗糙界面-从原子尺度上来看,固-液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只有50%左右被固相原子所占据,从而形成一个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界面层。粗糙界面在有些文献中也称为“非小晶面”。

两个组元熔点相近、两条液相线基本对称、两相长大速度基本相同的非小晶面—非小晶面合金,容易形成对称型共生区。 1、液态金属或合金中一般存在 相(或结构) 起伏、 浓度 起伏和 能量 起伏,其中在一定过冷度下,临界核心由 相(或结构) 起伏提供,临界生核功由 能量 起伏提供。

2、液态金属的流动性主要由 成分 、 温度 和 杂质含量 等决定。

3、液态金属(合金)凝固的驱动力由 过冷度 提供,而凝固时的形核方式有 均质形核 和 异质形核或 非质形核 两种。

5、铸件凝固过程中采用 振动 、 搅拌 和 旋转铸型 等物理方法实现动态结晶,可以有效地细化晶粒组织。 6、孕育和变质处理是控制金属(合金)铸态组织的主要方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孕育主要影响 生核过程 ,而变质则主要改变 晶体的生长过程 。

2

7、铸造合金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一般要经历 液态收缩 、 凝固收缩 和 固态收缩 三个收缩阶段。 8、铸件中的成分偏析按范围大小可分为 微观偏析 和 宏观偏析 两大类。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x”,每小题0.5分,共10分)

3.在液态金属结晶中,均质生核与非均质生核所需的生核功不同,因此所生成的临界半径也不一样。 ( x )5.在非均质生核中,外来固相凹面衬底的生核能力比凸面衬底弱。 ( x ) ( x )

二、简答题

1 实际液态金属的结构:实际金属和合金的液体由大量时聚时散、此起彼伏游动着的原子团簇、空穴所组成,同时也含有各种固态、液态或气态杂质或化合物,而且还表现出能量、结构及浓度三种起伏特征,其结构相当复杂。

2、液态金属的形核:液态金属(合金)凝固时的形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液态金属(合金)内部自身的结构自发地形核,称为 均质形核;另一种是依靠外来夹杂所提供的异质界面非自发地形核,称为非均质形核或异质形核

3、铸件凝固方式的分类:根据固、液相区的宽度,可将凝固过程分为逐层凝固方式与体积凝固方式(或糊状凝固方式)。当固液相区很窄时称为逐层凝固方式,反之为体积凝固方式。固液相区宽度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间凝固方式”。

逐层凝固方式容易产生集中性缩孔,一般采用同时凝固原则可以消除;体积凝固方式易产生分散性缩松,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消除此缺陷。具有层状凝固方式的铸件,凝固过程中容易补缩,组织致密,性能好。

4、润湿角是衡量界面张力的标志,润湿角θ≤90°,表面液体能润湿固体。 5、润湿角:润湿角是衡量界面张力的标志,润湿角θ≤90°,表面液体能 润湿固体。

6、液态金属凝固时,其中的过热热量和结晶潜热热量一般以传导传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三种方式向铸型等外界释放。 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液体流动主要包括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

7. 在K0>1的合金中,由于逆偏析,使得合金铸件表层范围内溶质的浓度分布由外向内逐渐降低。

3

7、 简述Jackson因子与界面结构的关系:Jackson因子α可视为固—液界面结构的判据:凡α≤2的物质,晶体表面有一半空缺位置时自由能降低,此时的固—液界面形态被称为粗糙界面,大部分金属属于此类;凡属α>5的物质凝固时界面为光滑面,有机物及无机物属于此类;α=2~5的物质,常为多种方式的混合,Bi、Si、Sb等属于此类。

8、试写出“固相无扩散,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条件下“成分过冷”的判据,并分析哪些条件有助于形成“成分过冷”。 “固相无扩

GmLC0(1?K0)?RDLK0 散,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条件下“成分过冷”的判据:

下列条件有助于形成“成分过冷”:

(1)液相中温度梯度GL小,即温度场不陡。(2)晶体生长速度快(R大)。(3)液相线斜率mL大。

(4)原始成分浓度C0高。(5)液相中溶质扩散系数DL低。(6)K0<1时,K0小;K0>1时,K0大。

9、写出成分过冷判别式(在“固相无扩散,液相为有限扩散”条件下),讨论溶质原始含量C0、晶体生长速度R、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GL对成分过冷程度的影响,并以图示或文字描述它们对合金单相固溶体结晶形貌的影响。

GLmlC0(1?K0)?K0答:成分过冷判别式为:R;

(1) 随着C0增加,成分过冷程度增加; (2) 随着R增加,成分过冷程度增加; (3) 随着GL减小,成分过冷程度增加;

如图所示,当C0一定时,GL减小,或R增加,晶体形貌由平面晶依次发展为胞状树枝晶、柱状树枝晶、等轴树枝晶;而当GL、R一定时,随C0的增加晶体形貌也同样由平面晶依次发展为胞状树枝晶、柱状树枝晶、等轴树枝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