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考试考前辅导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年3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考试考前辅导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d8909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39

土木工程材料考前辅导材料 一、考试复习所用教材 书 名: ISBN: 出版社: 二、考试题型

土木工程材料 7-112-04784-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编著者: 学,东南大学 版本号: 2002年7月第一版 定 价: 33.4元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三.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四. 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三、考试相关

一、考试重点

*为重点,**为重点中的重点,()表示本章节中的重点,考试的知识点将会普及全书,每一个章节都是很重要的,大家要仔细看书,所出内容都来自书上,希望同学们关注我今后所发布的讨论题,需要重点指出的知识点我会在讨论题里面提出,提醒帮助大家学好本课程的学习!预祝大家考出优异的成绩。 * 第一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1、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 *2、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3、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4、材料的耐久性 * 第二章 建筑钢材

**1、金属的微观结构及钢材的化学组成 *2、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

*3、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及时效强化、热处理和焊接 4、刚才的防火和防腐蚀 5、建筑钢材的品种与选用 * * 第三章 无机胶凝材料

**1、气硬性胶凝材料 **2、硅酸盐水泥

**3、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4、其他水泥

* * 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及砂浆

**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2、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3、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4、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5、水泥混凝土技术进展 *6、砂浆

《土木工程材料》第 1 页 共 9 页

* 第五章 砌筑材料

1、砌墙砖 *2、砌块 3、砌筑用石材 * 第六章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1、沥青材料

*2、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性质 3、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第七章 建筑塑料与有机粘合剂

*1、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2、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第八章 木材

*1、木材的分类与构造 **2、木材的主要性能

**3、木材的干燥、防腐和防火 * 第九章 建筑功能材料

**1、防水材料 **2、灌浆材料 *3、绝热材料 **4、吸声隔声材料 * *第十章 装饰材料

**1、概述 **2、装饰石材 **3、建筑陶瓷装饰制品 **4、建筑装饰玻璃 *5、金属装饰材料 *6、建筑塑料装饰制品 7、建筑装饰木材 8、建筑装饰涂料 二、考试知识点

2.1材料的耐水性、吸水性、吸湿性、抗冻性、导热性、热容、抗渗性的含义是什么?

耐水性:材料抵抗水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耐水性,即材料经水浸泡后,不发生破坏,同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指标:软化系数。

吸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其毛细管会吸收水分的性质。指标:吸水率。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指标:平衡含水率。

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被破坏,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质。指标:抗冻等级,其划分取决于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受冻融而不被破坏的次数。

导热性:当材料两面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会从温度较高的一面传导到温度较低的一面的性质。指标:导热系数。

热容:某块材料在温度升降1K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指标:C(热容)=c(比热容)?m(材料质量)。

《土木工程材料》第 2 页 共 9 页

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或液体渗透的性质。指标:渗透系数 2.2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和纤维饱和点

当木材长时间处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中,则会达到相对稳定的含水率,亦即水分的蒸发和吸收趋于平衡,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当木材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的自由水完全脱去为零,而细胞壁吸附水尚为饱和,此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含水率。 2.3对钢轨用钢,在性能和材质上具体要求

铁路钢轨经常处在车轮压力、冲击和磨损的作用下,要求钢轨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以承受较高的压力和抗剥离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无缝线路的钢轨还应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处于多雨潮湿地区、盐碱地带和隧道中的钢轨还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在选材上一般应选用含碳量较高的平炉或氧气转炉镇静钢进行轧制,对轨端部分需进行淬火处理。对钢轨质量,除严格保证一定的化学成分外,还要求质地均匀纯净,内部不含白点、残余缩孔、非金属夹杂物,表面不应有分层、翻皮等缺陷。 2.4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容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有什么关系?

材料的导热系数小,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就好。如果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容越大,则在气温变化较大时,能较好地保持室内温度。 2.5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干缩、自收缩和徐变

塑性收缩:混凝土尚处于塑性状态时产生的体积收缩。

干缩:当外界湿度减小时,由于水分的蒸发,引起凝胶体失水,失去水膜的胶粒由于分子引力作用,使胶粒间的距离变小,产生收缩;毛细水减少时,会引起毛细管压力增大,使管壁受到压力,其压力随着湿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体积的“干缩”。

自收缩:处于与外界无水分交换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未水化的胶凝材料吸收毛细管中的水分而水化,使毛细管失水,由于毛细管压力使水泥浆产生的收缩。

徐变:在持续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产生随时间而增加的变形称为徐变。 2.6减水剂及其作用原理

减水剂是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减水剂的作用原理: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后,其憎水基团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并使之带有相同电荷,在电性斥力作用下水泥颗粒彼此相互排斥,絮凝结构解体,关闭于其中的游离水被释放出来,从而在不增加拌和用水量的情况下,有效的增大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减水剂分子的亲水基团朝向水溶液作定向排列,其极性很强易于与水分子以氢键形式结合,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有利于水泥颗粒的滑动,也更强化了水对水泥颗粒的润湿作用。

2.7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和时效

冷加工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一般是常温)进行的机械加工,包括冷拉、冷拔、冷轧、冷扭、冷冲和冷压等各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冷加工变形程度越大,加工硬化现象也越明显,即屈服强度提高得越多,而塑性和韧性也降低得越多;经冷加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钢的屈服强度和强度极限逐渐提高,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时效。

2.8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优缺点以及混凝土中的水胶比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

优点:凝结硬化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与钢筋粘结力好;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原材料丰富。

缺点:普通混凝土自重大、抗拉强度低。

混凝土水胶比是指每立方混凝土用水量与所有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不可随意更改,该值与混凝土的抗冻性以及和易性等密切相关。

《土木工程材料》第 3 页 共 9 页

碱骨料反应也叫碱硅反应,是指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混凝土内部自膨胀应力而开裂的现象。碱骨料反应给混凝土工程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因碱骨料反应时间较为缓慢,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才能被发现。 2.9对钢轨用钢,性能和材质上的具体要求

铁路钢轨经常处在车轮压力、冲击和磨损的作用下,要求钢轨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以承受较高的压力和抗剥离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

无缝线路的钢轨还应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处于多雨潮湿地区、盐碱地带和隧道中的钢轨还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在选材上一般应选用含碳量较高的平炉或氧气转炉镇静钢进行轧制,对轨端部分需进行淬火处理。

对钢轨质量,除严格保证一定的化学成分外,还要求质地均匀纯净,内部不含白点、残余缩孔、非金属夹杂物,表面不应有分层、翻皮等缺陷。

三、考前练习 一.选择题

1.国家规范中,水泥( B )检验不合格,需作废品处理。 A. 细度

B. 初凝时间 C. 强度

D. 终凝时间

2.含水率4%的砂100克,其中干砂重( C )克。 A.94.15 B.95.25 C.96.15 D.97.35 3.下列材料中可用作承重结构的为( D )。

A.加气混凝土 B.塑料 C.石膏板 D.轻骨料混凝土 4.材料抗渗性的指标为( B )。

A.软化系数 B.渗透系数 C.抗渗指标 D.吸水率

5.用于吸声的材料,要求其具有( D )孔隙的多孔结构材料,吸声效果最好。 A.大孔 B.内部连通而表面封死 C.封闭小孔 D.开放连通 6.石灰在应时不能单独应用,因为( B )。

A.熟化时体积膨胀破坏B.硬化时体积收缩破坏C.过火石灰的危害 D.欠火石灰的危害 7.试分析下列工程,那些工程不适用于选用石膏和石膏制品( B )。 A.影剧院 B.冷库内的墙贴面 C.非承重隔墙板 D.天花板

8.水玻璃在空气中硬化很慢,通常一定要加入促硬剂才能正常硬化,其用的硬化剂是( C )。 A.NaF B.NaSO4 C.NaSiF6 D.NaCl 9.石膏制品的特性中正确的为( C )。

A.凝结硬化慢 B.耐火性差 C.耐水性差 D.强度高 10.具有调节室内湿度功能的材料为( A )。 A.石膏 B.石灰 C.膨胀水泥 D.水玻璃 11.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是为了( C )。

A.利于结晶 B.蒸发多余水分 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降低发热量 12.为减小石灰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可以( C )。

A.加大用水量 B.减少单位用水量 C.加入麻刀、纸筋 D.加入水泥 13.下列那种工程中宜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 D )。

A.地下室混凝土预 B.耐碱混凝土 C.耐酸混凝土 D.应力混凝土 14. 水泥的有效贮存期为( C )。 A. 1个月

B. 6个月 C. 3个月 D. 9个月

《土木工程材料》第 4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