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 2019学年高中生物课时提升作业九3.3DNA的复制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8 - 2019学年高中生物课时提升作业九3.3DNA的复制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d14a7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e

A.复制起始区在高放射性区域 B.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C.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 D.DNA复制方向为a→c

【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复制起始区在低放射性区域,A错误;放射性自显影检测无法得出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B错误;题图显示:中间为低放射性区域,两边为高放射性区域,据此说明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且DNA复制方向为a←b→c,C正确,D错误。

8.若用P标记“人类胚胎干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94294152( ) A.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46 B.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92 C.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92和23 D.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46和23

【解析】选A。有丝分裂中期、后期染色体条数的分析:“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人体,人体的一个正常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条数为46,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条数加倍(92),中期染色体条数与体细胞相同(46),故无论经过几次分裂,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条数都是46,后期染色体条数都是92。有丝分裂中期、后期被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的分析:以1个DNA分子为例,双链被P标记,转入不含P的培养液中培养,由于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时,每个DNA分子中都有1条链被P标记;第二次有丝分裂完成时,只有

的DNA分子被P标记;中期时,染色单体没有分开,而这两条没有分开的染色单体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上,其中有1条被P标记,导致整条染色体也被P标记;后期时,由于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故只有一半的染色体被标记。 【误区警示】DNA复制与染色体复制之间的关系

(1)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在DNA复制之前二者的比值为1∶1,在DNA复制之后二者的比值为1∶2。

(2)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只要亲代DNA分子被标记且只复制一次,产生的子代DNA均被标记,DNA所在的染色体均被标记,不管是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还是减数分裂产生

5

的四个子细胞的染色体均被标记。

9.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从中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A.R基因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B.R、S、N、O互为等位基因

C.果蝇的每个基因都是由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有多个基因

【解析】选D。R基因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A错误;R、S、N、O互为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错误;果蝇的每个基因都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C错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有多个基因,D正确。 10.(2017·合肥高一检测)如图表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世纪金榜导学号94294153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B.a链中C.b链中D.a链中

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

【解析】选C。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b链是以a链为模板合成的,a链和b链合成一个子代DNA分子;c链是以d链为模板合成的,c链和d链合成一个子代DNA分子。a和c

6

的碱基序列相同,b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a链中b链与d链碱基序列相同,b链中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4分)

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互为倒数;

的比值;a链中

的比

的比值等于d链中

11.(12分)下图所示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________,基因和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________,基因和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b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 _____(填字母)。 (4)如果基因存在于________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这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这种遗传方式既遵循________定律,又有特殊性。

(5)b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其中的(A+T)/(G+C)= 0.25,则G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________,其中一条单链中(A+T)/(G+C)= ________。 【解析】(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3)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当DNA分子彻底水解时,产物为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当DNA分子初步水解时产物为脱氧核苷酸。

(4)存在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有关,伴性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5)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如果DNA分子中(A+T)/(G+C)=0.25,则G占总碱基数的比例是40%。每条单链中(A+T)/(G+C)等于整个DNA分子中的该比例。 答案:(1)[b]DN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b片段 (2)[a]染色体 基因在a上呈线性排列 (3)c是组成b的基本单位 d、e、f (4)性染色体 伴性遗传 基因分离 (5)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0% 0.25

7

12.(12分)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B是________,F是________,G是________。

(2)A与C有两种数量比例关系:__________和________,每个C上含有________个D,每个D可以由________个E组成。

(3)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________。D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________。除细胞核外,________和______中的D也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4)在E构成的链中,与1分子G相连接的有________分子的F和________分子的H。 (5)遗传信息是D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排列顺序。

(6)生物的性状遗传主要通过A上的________传递给后代,实际上是通过___ _____的排列顺序来传递遗传信息。

【解析】(1)由于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因此由题图分析可知B是蛋白质,F是含氮碱基,G是脱氧核糖。

(2)染色体未复制时,1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1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所以A与C有1∶1和1∶2两种比例关系;每个C上含有很多基因,每个D中可以有成百上千个E。

(3)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或脱氧核苷酸)。D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A(或染色体)。除细胞核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也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4)在E构成的链中,与1分子G(脱氧核糖)相连接的有1分子的F(含氮碱基)和2分子的H(磷酸)。

(5)遗传信息是D中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6)生物的性状遗传主要是通过A上的D(或基因)传递给后代,实际上是通过特定碱基的排列顺序来传递遗传信息的。

答案:(1)蛋白质 含氮碱基 脱氧核糖 (2)1∶1 1∶2 许多 成百上千

(3)E(或脱氧核苷酸) A(或染色体) 线粒体 叶绿体 (4)1 2 (5)特定碱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