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试卷-专题十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20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试卷-专题十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c7f06dbc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7

A.认为法德两国应和英国共同主导欧洲的发展方向 B.认为欧洲一体化会拉大国与国之间的差距 C.认为欧洲一体化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

D.认为成员国实力差距太大会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15.(2016·大庆一模)西方学者在谈到经济全球化时说:“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这段话强调的是( )

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孤立状态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C.世界的发展动力完全来自于欧洲 D.欧洲中心论促成世贸组织的建立

16.亚太经合组织2010年11月联合发表“横滨宣言”,提出:“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对此,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滨田宏一认为:“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变为(地区性的)宽面条。但是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这反映了亚太自由贸易区( ) A.面临地区多样性所带来的窘局 B.需要欧洲国家的积极参与 C.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之一 D.终将迈向经济一体化

17.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对墨西哥的产品进口关税平均下降84%,墨西哥对美国的产品进口关税下降43%;墨西哥在肉、奶制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过渡期。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有10~15年的缓冲期。以上材料表明( )

A.自由贸易区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 B.自由贸易区存在贸易的不平衡性 C.自由贸易区对发达国家有利 D.自由贸易区对发展中国家有利

18.二战后,出现了世界性劳动分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经营模式等也发生了变化。这种调整或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C.企业经营思想发生变化 D.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提高

19.劳斯莱斯公司CEO约翰·罗斯于90年代曾说:“10年前公司98%的技术研究工作是在英国完成的,而现在这个比例不足40%,很多工作是在德国、印度、新加坡等完成的。”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B.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动力 C.企业的产业链逐渐分化 D.信息技术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20.(2016·合肥二模·35)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虽然美国没有加入,但它的主要盟友几乎都是其成员。这表明( )

A.美国与盟友矛盾加剧 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多极化政治格局形成

21.关贸总协定规则只适用于货物贸易,而世贸组织的规则涵盖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知识产权协议等多个方面。由此可见,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C.第三世界团结斗争 D.国际格局发生剧变

22.(2016·海口一模)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以专家组调解为中心,以争端解决机构审议、批准专家组建议或裁定为常规,以在特殊情况下争端解决机构授权和监控的贸易报复为强制实施的最后手段,日益取得了发展中国家的信赖。这表明争端解决机制( ) A.推崇贸易报复,不具建设性 B.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C.重程序建设,忽视法律功能

D.有助于国际经济秩序有序发展

23.(2016·安庆三模)“各大国在宏观政策协调、应对全球性问题等方面的合作在加强。……各大国已经拉开新一轮更高水平综合国力竞争的序幕,而且,其争夺焦点的层次更高,都在抢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国际规则的主导权。比如,各大国在网络、太空、极地、远洋等‘新疆域’的战略较量向纵深发展,其激烈程度非同寻常。”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

A.政治多极化趋势 C.合作与竞争并存

B.经济全球化趋势 D.和平与动荡并存

24.(2016·成都三模)下图为1980~2004年美国进出口商品贸易差额示意图(单位:亿美元),出现下图所示状况的重要原因是( )

A.美国经济陷入持续“滞胀” B.经济全球化改变贸易结构 C.工业化开始向世界扩展 D.美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25.(2016·湛江二模)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的人均收入是30∶1,而2000年是74∶1;1980年,最不发达国家有20多个,但到2000年联合国成员中这样的国家已有48个。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B.两极格局瓦解造成动荡 C.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D.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4分,第27题26分,共50分)

26.人民币加入SDR,激起了人们对货币国际化的思考和讨论,其实货币国际化作为一个过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7年,英格兰银行确立以每盎司黄金3英镑17先令10.5便士的价格与黄金挂钩,英国事实上开始实行金本位制,英镑的国际地位逐步上升,各国在国际结算中大量使用英镑,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以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双美元的双挂钩汇率体系,一直维系到1971年。 ——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国家的工业化》

材料二 美元取代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时,美国的GDP占世界GDP的25%,欧元启动时,欧盟的经济总量占世界GDP的27%,而日本GDP最高也曾经占世界GDP比重达17.7%。英镑国际化初期,英国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近四分之一;美国在二战后该比例也达到15%左右,而日本和联邦德国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时候,对外贸易总额也占世界的10%左右。——李若谷《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材料三

材料四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分析时,认为: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制下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即储备的净流出)来实现的。这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可能: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稳定,金价稳定,但美元的国际供给将不抵需求;如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的国际供给虽不成问题,但由此积累的海外美元资产势必超过其黄金兑换能力。

——摘编自《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镑和美元在走向国际化的路径中存在的异同点。联系材料二,回答国家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一般需要具备的条件。(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