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马蹄镇志》(电子文本)第一篇地理自然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遵义县马蹄镇志》(电子文本)第一篇地理自然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7e14621ed9ad51f01df249

第一篇 地理自然 DILIZHIRAN

西乡沙溪里四甲 军河村的下堰、田庄、太平、团结、永远、尧厂、洞湾、

二、区、联保

民国2年(1913),遵义县由17个区改划为22个区,今马蹄镇所辖新坪和马蹄、茶堰属西三下区。民国21年(1932)遵义县划分22个区,今马蹄镇马蹄、茶堰片区属第十二下区一分区的平马乡,今新坪片区时属第十二下区兴隆镇。

民国25年初(1936),县辖行政区由原22区合并为9个大区,136个联保,865个保。1937年调整为89个联保,844个保,原第十二上、中、下区合并为第七区,区署驻泮水场,现马蹄镇域隶属七区,设两个联保,联保主任分别为洪关王子荣、王定州父子和新坪萧明轩。

三、区、乡、保甲

民国30年(1941),实行新县制,废联保,遵义县设4大区辖50个乡(镇),始建马蹄乡,隶属鸭溪区。下辖10个保:第一保(现马蹄居)、二保(现大石村)、三保(现团江村)、四保(现泮水镇中坪村)、五保(现石壁庄村)、六保(现长远村)、七保(现平海村)、八保(原群联村)九保(现洪关苗族乡的联心村)、十保(现洪关乡的河堰村),每保下设10个甲。

今马蹄镇域辖原马蹄乡的一、二、三、五、六、七、八保和枫香乡的第九保(现新坪村)、十保(现永华村)、十一保(现洋河村)。

表1-2-1-2:

民国2年民国21年1932) 1911 民国26年(1937) 民国30年 (1941) 1911-1949年今马蹄镇域行政区划

33

遵义县马蹄镇志

建置 村居 马蹄居 石壁庄村 大石村 团江村 军河村 长远村 平海村 新平村 永华村 洋河村 区(署) 区(署) 乡 西三 下区 枫香坝 第十二 下区 枫盛场 平 马 乡 区 第 七 区 泮 水 场 联保 洪关 马蹄 联保 乡 马 蹄 乡 保 一保 五保 二保 三保 五、六保 六、七保 七、八保 兴 隆 镇 新坪 联保 枫香乡 九保 十保 十一保

第二节 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

一、 区、乡、村

1949年11月21日遵义县城解放,25日成立遵义县人民政府,28日派员到各区、乡 接收民国政权。全县建立八个区,乡(镇)以下暂保留保、甲制度。今马蹄镇辖地隶属遵义县第七区(枫香)。

1950年6月17日(农历五月初三)马蹄解放;9月,建立乡、村人民政权,废除保甲制度。马蹄乡时建村政权有:柿花村(今石壁庄)、天河村(今马蹄居)、大石村、中坪村(今泮水镇中坪村)、茶园村(今长远村)、平海村、河阳村(今洪关苗族乡河堰村);现马蹄镇域原新坪乡建枫南村(今洋河村),新坪村、解放村(今永华村)。

34

第一篇 地理自然 DILIZHIRAN

是年9月25日,将七区所辖泮水镇和马蹄乡划出建立第十七区。今马蹄镇所辖的新平片区的原枫南村、新坪村和解放村隶属七区,马蹄、茶堰片区的原柿花村、天河村、大石村、茶园村和平海村隶属十七区。

1953年5月,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1953)第046号文件《关于调整乡的行政区域问题的若干规定》遵义县将原乡镇调整为233个乡镇。今马蹄镇域时建马蹄、大石、茶堰、平海、新平、洋河、阳半7个乡。

马蹄乡辖天河村(今马蹄居)和柿花村(今石壁庄村); 大石乡辖今大石村、团江村;

茶堰乡辖一村(原茅坪村)、二村(今长远村)三村(原军河村); 平海乡辖一村(原平坝村),二村(原平海村),三村(原群联村); 洋河乡辖枫南村(今洋河村、含龙转头、三岔坝、水淹凼); 新坪乡辖新坪村(今新坪村); 阳半乡辖解放村(今永华村)。

1956年平海乡并入茶堰乡,洋河乡并入新坪乡。

二、基层人民公社、管理区

1958年11月,遵义县、市合并,分别建基层人民公社,各乡改为管理区(阳半乡改为洋泮管理区),村改为生产大队。今镇域设马蹄、大石、茶堰管理区隶属泮水基层人民公社;新平、洋泮管理区隶属枫香基层人民公社。

三、人民公社、大队、

1961年8月,遵义市、县分设,基层人民公社恢复为区,管理区改为人民公社。 马蹄、大石管理区合并建立马蹄人民公社,下设马蹄、鸣星、后堰、同心、大石、沿河、团江、联合、八一9个生产大队62个生产队;

茶堰管理区合并到西安公社,

新平、洋泮管理区合并建立新平人民公社,下设张村、洋河、平新、新坪、龙塘、底庄、白龙、永华8个生产大队30个生产队;

35

遵义县马蹄镇志

1963年原茶堰管理区从西安公社分出,建立茶堰人民公社、下设长远、和平、堰田、平坝、平海、群联、军河7个生产大队49个生产队;

原洋泮管理区从新平公社分出建立洋泮人民公社,下辖底庄、永华、白龙3个生产大队18个生产队,1965年洋泮公社又并入新平公社 。

四、乡、村(居)

1984年恢复乡、村政权机构,马蹄、茶堰、新平公社分别更名为马蹄乡, 新平乡,茶堰乡:

马蹄乡辖马蹄居和马蹄、石壁庄村(原鸣星、后堰大队合并为民新大队)、大石、上马(原同心大队)、沿河、团江、长坡(原八一大队 )7个村;

新坪乡辖彭家湾村(原平新大队)、洋河、新坪、大房(原龙塘大队)、底庄、栋梁、永华(原白龙大队)7个村;

茶堰乡辖长远、茅坪(原和平大队)、平坝、平海、群联、军河6个村。

表1-2-2-1: 1951年至1984年今马蹄镇行政区划

时间 区划 1951年至1984年 1951年 1953年 乡 村 1958年 1961年 1963年 1965年 公社 马蹄人民公社 1984年 村(居) 乡 村 大队 公社 马蹄居 马蹄 马 蹄 石壁庄村 鸣星 人 马 后堰 民 公 沿河村 大石 大石 大石大石 社 大 管理 蹄 上马村 石 联乡 团江 大石村 管理区 天河 马 天河 马蹄蹄 管理柿花 柿花 区 大队 公大队 社 马蹄 马马蹄 蹄鸣星 民新 人后堰 民公沿河 社 沿河 同心 同心 大石 大石 大队 乡 村 马蹄 马蹄 马 民新 石壁蹄 庄 乡 沿河 同心 大石 沿河 上马 大石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