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4533c7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d

【考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物质的类别、二氧化硫的作用、题干提供的酿酒的知识以及酒精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糖和酒精都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2)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二氧化硫能起到保鲜的作用,故填:保鲜或防腐;

(3)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添加的并不一定是二氧化硫气体,可以是它的其他化合物﹣﹣各种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等.故填:C;

(4)A.细菌喜欢糖度高的环境.所以根据图表发现,甜葡萄酒中需要更多的二氧化硫,正确; B.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限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7mg.故对于一个体重60Kg的成年人,每天二氧化硫安全摄入量是42mg,正确;

C.生活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加热、紫外光照射等,正确;

D.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把糖转化成酒精,如果继续发酵会转化成醋酸,正确; 故填:ABCD;

(5)红酒中的酒精不能杀死细菌是因为酒精的浓度不够,故填:浓度不够.

【点评】本题为信息给予题,完成此题,要能从提供的信息中选取有用的信息,并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生产实际分析】(共2小题,满分6分)

28.为了达到收旧利废的目的,欲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其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第33页(共44页)

(1)步骤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 铁 . (2)步骤③的操作是 蒸发 .

(3)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Mg+H2SO4=MgSO4+H2↑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铁能够被磁铁吸引,因此A是铁;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铜不反应,因此过滤可以得到B,即金属铜;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作用,是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解答】解:(1)根据题意:铁能够被磁铁吸引,因此A是铁; (2)步骤③的操作是蒸发.

(3)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 故答案为:

(1)铁;(2)蒸发;(3)Mg+H2SO4=MgSO4+H2↑.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制备,做本类题型时,要注意题目给出的信息,利用已知条件来解决有关的问题;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还有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综合性比较强,要认真掌握.

29.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 物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H3+5O2(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3 个.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1)根据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气体的变化特征分析;

第34页(共44页)

4NO+6H2O .

(2)根据步骤③是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流程图中涉及的反应分析反应类型.

【解答】解:(1)从空气中分离出原有的氮气和氧气是利用二者的沸点不同,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由题意可知,步骤③是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3)步骤②是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属于化合反应;步骤③是氨气和氧气在加热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产生一氧化氮和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步骤④是一氧化碳、水和氧气合成硝酸,属于化合反应;步骤⑤是硝酸和氨气合成硝酸铵,属于化合反应,因此化合反应是②④⑤,共3个. 故答为:(1)物理;(2)4NH3+5O2

4NO+6H2O;(3)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成硝酸铵的工艺流程及方程式的书写及利用标签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学会根据题目给予的信息来分析题目并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问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0.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

(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A和D溶液中溶质分别是 HCl、NaOH (用化学式表示);

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 (3)物质鉴别完成后,取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甲所示.

①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 NaCl、NaOH ;此时溶液可用图乙中点 A (选填A、B或C)表示.

第35页(共44页)

②若反应后溶液pH为7,图丙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 H2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1)根据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结合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2)酚酞遇碱变红色,而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以据此结合图中信息来完成解答;

【解答】解:(1)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碱性、碱性,取四种溶液分别滴加石蕊试剂,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稀盐酸,其余为蓝色,故A为稀盐酸;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其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Ca(OH)

2═CaCO3↓+2NaOH,因此剩下的

D是氢氧化钠.

(2)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而酚酞遇碱变红色,所以将酚酞滴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钠有剩余,故此时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此时溶液可用如图2乙中的A点表示;氢氧化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而氯化钠在溶液中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结合图中信息可以知道a为水; 故答案为:

(2)①HCl、NaOH;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3)①NaCl、NaOH;A;②H2O.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因此要熟练掌握物质间的反应及实验的现象才能正确推断鉴别.

【基本实验】(共3小题,满分10分) 3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第36页(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