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a8a4eaf18583d04864599f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朝天委陵菜、甘草、沙芦草、短芒披碱草。

3.1.6.1 森林资源 (1)林业用地资源

区内有林地373.0 hm,疏林地600 hm,灌木林地162788.0 hm。 (2)该区天然林面积234106.6 hm,其中毛条林12592.0 hm,柽柳6857.3 hm,白刺73333.3 hm,霸王10000 hm,绵刺10000 hm,麻黄9500 hm,沙拐枣15000.0 hm,红砂6000.0 hm,猫头刺35000.0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hm,盐爪爪25643.0 hm,其他30179.0 hm。

(3)人工乔、灌木林资源

区内有乔木林60.0 hm,(沙枣40.0 hm,杨树10.0 hm,其它10.0 hm),灌木林38125.0 hm,(梭梭35000.0 hm,花棒100.0 hm,毛条15.0 hm,红柳10.0 hm,其它3000.0 hm)。

(4)树种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天然、人工林木树种22科23属50种,果树有2科3属26种。

3.1.6.2动物资源 (1)动物种类及组成

保护区有陆生野生动物约89种,隶属24目43种,占某某陆生野生动物种类总数的11.8%,其中两栖类1目1科2种,爬行类2目3科5种,鸟类15目29科66种,哺乳类6目10科16种,分别占某某省各类陆生野生动物物种类数的6.3%、8.5%、13.3%、和9.5%。 从野生动物种类组成看,保护区的陆生野生动物显然以鸟类占优势,

2

2

2

2

2

2

2

2

2

2

222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占保护区动物种类的74.2%,哺乳类次之,占17.9%,爬行类占5.6%,两栖类最少,仅占2.2%。

A鸟类资源

保护区鸟类组成以雀形目种类最多,占40.9%, 形目次之,占13.6%,隼形目鸟类占10.6%,雁形目占7.6%,鸽形目4种,鹤形目、雨燕目、裂形目各2种,其余6个目各1种。在66种鸟类中,候鸟36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54.5%,占绝对优势;留鸟28种,占42.4%;旅鸟2种,占种总数的3.0%。在该地区繁殖的鸟类共计48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71.6%。

B兽类资源

从保护区兽类组成看,啮目动物占绝对优势,占整个兽类种类的43.8%,食肉目种类次之,占2.5%,其次是偶蹄目2种,兔形目、食动物最少,各1种。

(2)动物区系及特点

保护区有典型的古北界动物14种,占保护区动物种类的14.7%,兼具古北界和东洋界特征的动物5种,占5.3%;广泛分布的种类76种,占80%。广布种类更占优势,多数广布种为迁徙鸟类,啮齿类和食肉目动物。该地区动物分布以典型的荒漠和半荒漠物种居多,动物区系以蒙新区的特点为主,兼有华北区特点。

(3)保护动物

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占某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的10.7%。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雕1种,国家二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级保护动物有鸢、苍鹰、雀鹰、白头鹞、游隼、灰背隼、纵纹腹小鴞、长耳鴞、短耳鴞、荒漠猫、鹅喉羚等11种。

在保护区89种野生动物中,有48种动物属于国家“三有”野生动物,10种动物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26种鸟类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规定的保护物种。12种鸟类属于《中澳候鸟保护协定》所规定的保护种类。

(4)昆虫种类

根据某某古城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的实际调查结果,某某沙区植物害虫和天敌昆虫共有10目46科164种,其中,害虫有29科140种,天敌有17科24种。

3.2 社会经济条件 3.2.1 行政区域及人口

保护区位于某某县境内,行政区属于某某县管辖。保护区四周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纠纷,面积389882.5 hm。保护区周边涉及12个乡镇,158个行政村,1217个生产合作社。

3.2.2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

2

保护区因地处农区外围,区内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牧民常住人口不足100人。区外据2007年统计,某某县人口总数为31.3万人,主要分布在绿洲,人口密度19.7人/km。保护区周边涉及12个乡镇,总人口25.91万人,占全县人口的82.8%。民族以汉族为主,并有回族、藏族、蒙古族、满族、彝族、土族等少数民族。

2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2.3 交通、通信

保护区西侧与河雅公路相临,东侧与省级公路——民仙公路毗邻,另有民昌公路、民南公路,民西公路穿越保护区部分地区。区内交通主要以大车路、便道为主,交通相对比较落后。

3.2.4 土地现状与利用结构

保护区土地总面积389882.5 hm,疏林地600 hm,灌木林238933.33hm,苗圃地42 hm,宜林地150307.17 hm。

3.2.5地方经济

保护区周边地区以农业为主,牧业并举。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玉米、豆类为辅,经济作物品种以黑瓜子、商品瓜类、棉花、葵花、茴香为主,野生干草、麻黄、肉苁蓉和锁阳等药材品质优良,享有盛名。畜牧业以牛羊养殖为主。

3.3 经营管理体系 3.3.1管理机构概况

2

2

2

2

2

根据某某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编办通字[2005]8号和某某省林业厅《关于成立某某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通知》(甘林人字[2005]179号)文件精神,某某古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为某某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事业性质,县级建制,隶属省林业厅管理。保护区管理局编制35人,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计划财务科、保护监测科、科研管理科;下设红崖山、连古城、勤锋、黄岭、三角城、南湖、花儿园等7个保护站。目前 ,管理局机构搭建组建全面完成,保护站、点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