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问答题及名词解释概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寄生虫学问答题及名词解释概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a7c50a763231126edb116e

(3)速殖子是弓形虫的主要致病阶段,缓殖子是慢性感染的主要形式; (4)五个阶段(包囊、假包囊、滋养体、卵囊等)均具有感染性。

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1)涂片染色法:取病人各种体液离心后取沉淀物、或活组织穿刺物涂片,经姬氏染色后

镜检、查找滋养体 (2)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法:小鼠腹腔接种,取腹腔液镜检 2,血清学试验

3,基因诊断方法:PCR、DNA杂交探针等

预防和治疗:

(1)控制传染源:加强对家畜家禽和可疑动物的检测与监测;国外以法西达为首选药,对

速殖子有效,但对包囊无效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肉类食品的检疫制度;教育群众不食生或半生的肉食;弓形虫

可以通过某些昆虫如苍蝇、蟑螂以及鼠类等机械地传播,因此要灭鼠、灭蝇防蝇等

(3)保护易感者: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尤其是胎儿、婴幼儿和免疫功能受累者;妇女

应注意避免接触病猫,特别是已婚未孕者;定期检查怀孕妇女

常见的寄生蠕虫感染

蠕虫(名解):指借肌肉收缩而使身体作蠕形运动的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能寄生于人体或 与医学有关的蠕虫统称为医学蠕虫。由蠕虫寄生引起的疾病称为蠕虫病。 根据生活史中是否需要中间宿主,蠕虫可分为:

土源性蠕虫(名解):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蠕虫。其虫卵在外界环境发育到感染期虫卵 或感染期幼虫,就能感染宿主。人可通过食入污染有感染期虫卵的食物或接触有感染期幼虫 的土壤而感染,常见于寄生在肠道内的线虫,如蛔虫、钩虫等。

生物源性蠕虫(名解):在生活史中,必须有中间宿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才能感 染终宿主,如所有的吸虫、大部分绦虫。

个论一,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208) 简介:(1)隶属于吸虫纲蠕虫,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2)发育过程需要三个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纹沼螺,赤豆螺、长角涵螺等),

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麦穗鱼和细足米虾);终宿主为人;保虫宿主广泛,

有猫、狗、鼠等哺乳动物。

(3)虫卵为最小的蠕虫卵,卵内含有一毛蚴。

生活史:

(1)感染阶段:囊蚴

(2)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食入含囊蚴的鱼肉而感染

(3)寄生部位(成虫):肝胆管内

(4)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纹沼螺,赤豆螺、长角涵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

淡水鱼或虾(麦穗鱼和细足米虾);

g

9

(5)保虫宿主:猫、狗、猪、鼠等; (6)成虫寿命:一般20~30年 。

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

(1)标本:粪便、十二指肠引流胆汁

(2)方法:因虫卵小,多用集卵法。集卵法(如水洗离心沉淀法,乙醚沉淀法等)和十二指肠引流胆汁进行离心沉淀检查

2,免疫诊断 :抗原皮内试验、IHA、IFA、ELISA等

预防和治疗:

1.,不要生吃鱼、虾;也不能用生鱼喂猫、狗等动物。生、熟菜板要分开 2.,人粪不能用作养鱼 3.,首选药物:吡喹酮

个论二,日本血吸虫(212) 简介:(1)隶属于吸虫纲蠕虫。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

(2)中间宿主为钉螺,众宿主为人;

(3)在水中是虫卵——毛蚴,在中间宿主钉螺内有毛蚴——尾蚴,在人体内有尾蚴

——童虫——成虫——虫卵;

生活史:

(1)中间宿主:湖北钉螺; (2)感染阶段:尾蚴

(3)感染途径与方式:接触疫水,尾蚴经皮肤感染

(4)成虫寄生部位:人和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5)成虫寿命:4.5年,最多可活40年;

(6)虫卵分布:雌虫产卵顺血流至肝脏;逆血流至结肠; (7)保虫宿主: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以水牛最常见; (8)主要致病阶段:虫卵 致病:

(1)尾蚴性皮炎:只发生在曾感染过尾蚴的人,是一种变态反应。

(2)童虫血肺移行,患者出现咳嗽、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现象,可能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3)成虫及死亡的虫体对所寄居的静脉血管可起一定的机械性损害和炎症反应,如静脉内

膜炎。但成虫的代谢产物、分泌物、排泄物等,在机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对宿主产生损害,如肾小球肾炎。

(4)虫卵致病最严重,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阶段。虫卵主要沉积于肝及结肠肠壁等处,

引起的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临床表现:分急性、慢性和晚期三期

伴随免疫(名解):初次感染的成虫诱导宿主产生针对再感染入侵童虫的免疫力,而原有成

g

10

虫不受影响,继续存活、产卵。

实验诊断

(1)粪检查虫卵:首选水洗沉淀法+毛蚴孵化法。直接涂片法适于急性期。 (2)直肠粘膜活检:晚期病人肠壁增厚、虫卵排出受阻,粪便不易查获虫卵。 (3)免疫诊断:皮内试验;查抗原;查抗体。

流行:(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病牛等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含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钉螺的存在;宿主接触疫水(传播的三

个环节)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和治疗:(1)积极查治病人、病牛;采用吡喹酮(首选药)治疗

(2)控制和消灭钉螺

(3)加强粪管、水管 (4)做好个人防护

血吸虫的主要特点(强调的重点,问答):

(1)成虫似线虫,圆柱形;雌雄异体,但常合抱

(2)成虫在血管内(门脉系统)寄生,虫卵从粪或尿中排出 (3)生活史中无雷蚴和囊蚴阶段 (4)尾蚴为感染期,经皮肤感染

(5)虫卵是主要致病因素,危害严重 (6)仅有一个中间宿主:钉螺

个论三,猪带绦虫(成虫引起猪带绦虫病,猪囊尾蚴引起囊尾蚴病)(217) 简介:(1)隶属于绦虫纲蠕虫。

(2)通常只需要1个中间宿主,人既是唯一终宿主,也可作为中间宿主

生活史:(1)人是猪带绦虫唯一的终宿主、也可以是中间宿主

(2)中间宿主:猪或人

(3)感染期:囊尾蚴或虫卵

(4)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生食误食 (5)致病阶段:囊尾蚴、成虫

(6)成虫寄生虫于人小肠、囊尾蚴寄生于(皮下、肌肉、脑、眼等) (7)成虫寿命:25年 (8)虫卵随孕节从人粪便排出

致病有以下两种情况:

1,猪带绦虫病:成虫寄生于人小肠所致。粪便中发现节片是常见的求医原因,以消化道症

状为主 2,猪囊尾蚴病(危害最严重)

三种感染方式:自体内感染;自体外感染;异体感染

三个常见寄生部位:皮下、肌肉囊尾蚴病(运动较多的肌肉,如股肌、舌肌等)

g

11

脑囊尾蚴病 眼囊尾蚴病

实验诊断:

1,猪带绦虫病的诊断

(1)粪便查虫卵、孕节(阳性率不高,应连查三天)

(2)试验性驱虫:收集全部粪便,水淘洗后检查头节和孕节,可以确定虫种和考核疗效 (3)询问食肉习惯 2,囊尾蚴病的诊断

(1)有无绦虫病史及相应的症状 (2)皮下结节手术摘除 (3)眼底镜

(4)X线、CT、B超、MR等 (5)免疫学检测

预防和治疗:

(1)执行肉检制度,不吃生肉,搞好粪便管理

(2)猪带绦虫病:槟榔-南瓜子合剂驱虫效果良好。 (3)囊尾蚴病:手术治疗; 药物:吡喹酮(首选药)、咪唑类

中绦期(名解):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称为中绦期,有多种幼虫形式。

牛带绦虫和猪带绦虫哪个致病性更严重,为什么?(小问答)

答:猪带绦虫致病性更严重。因为猪带绦虫的囊尾蚴可在人体寄生,引起猪囊尾蚴病,危害很严重。

个论四,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引起蛔虫病)(224) 简介:隶属于线虫纲蠕虫;

生活史:(1)感染阶段:感染性蛔虫卵(含二期幼虫的虫卵)

(2)感染途径与方式:通过污染食物、饮水,经手-口途径感染

(3)寄生部位(成虫):小肠 (4)致病阶段:成虫、幼虫

(5)诊断阶段:成虫、虫卵(粪检)

(6)体外发育:虫卵→含幼虫虫卵→卵内幼虫蜕皮1次→含二期幼虫的虫卵 (7)体内移行:口→小肠→门静脉→肝脏→右心→肺脏(蜕皮2次)→气管→咽→

食管→胃→小肠(第4次蜕皮)

致病:蛔虫的成虫和幼虫都可致病

1,幼虫主要引起肺蛔虫症。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哮喘、血痰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2,蛔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由成虫引起:

(1)营养不良:掠夺肠内营养物质,影响吸收功能。导致食欲不振、呕吐等 (2)机械性刺激及毒素作用:导致肠壁黏膜损伤、恶心、呕吐、腹泻等

(3)并发症:有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胰腺炎、阑尾炎、肠穿孔和肠梗阻(最严重)等。

g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