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一位名师范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访一位名师范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4682146edb6f1aff001f7f

春蚕吐丝,无悔人生

------访名师之巨鹿中学教师李晓强

个人简介:

李晓强,1975年生,1995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邢台市教学标兵,邢台市骨干教师,邢台市优秀教师,河北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现任巨鹿中学高一奥赛班班主任,高一年级主任。

名师名言:

“忠心献给事业、爱心捧给孩子、安心留给家长”,这就是巨鹿中学李晓强老师的工作准则;激情饱满、热情洋溢、充满活力,是学生和家长对他的共同评价。

主要事迹: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李老师深爱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从参加工作那一刻起,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成了他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

李老师的课堂充实而不忙乱,有序而不呆板,活泼而不散漫,老师教的省心,学生听的尽兴。不仅教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课堂上,你总是能够听到一阵阵地笑声,同时感受到对人生的顿悟。李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甚至很多年后,还有学生特意回到课堂,重温当年的美妙瞬间。

“爱”字当头,“责”字为重 李老师热爱教育,可以说他把整个身心都融进了对事业不懈的追求中。他爱校如家,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学生身上,用满腔热忱温暖了每一个学生的心。学生们生活学习上有什么问题,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排忧解难,学生生病了,他带着去看病,08年一个家庭条件不太好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慎将手扭伤,学生舍不得花钱去医院治疗,他知道后立刻带着学生去医院检查,事后,当学生将医药费还给他时,他拒绝了,对学生说:“这几十块钱对我来说,价值并不大,对你却不是个小数目,这几天拿它增强点营养,期末考试多考几分就当是对我的补偿。”每一届他都资助自己班里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对此,他很自然地觉得,别的人捐款到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生,自己身边就有贫困学生,帮助他们是理所应当。09年的期末考试,感冒流行,

临考前一星期,他每天买一大袋板蓝根放在教室里,学生有一点轻微的感冒症状,就及时吃点药,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浓浓的爱心换得学生的信任,学生们紧密地团结在他的身边,像一家人一样和睦地生活,亲切地称呼他这个家长“强哥”,把他们的喜怒哀乐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一个在外工作了两三年的学生写信说“强哥,在外吃过那么多苹果,没有一个比得上生病时你送我的那个苹果甜。”一个没有考入理想大学而复读的学生在过年时带着歉意发短信说:“老师,强哥,新年到了,我该祝福您什么呢?身体肯定健康,工作肯定顺利,合家肯定幸福,算了,还是说声过年好吧!我是您的众多学生中总是不争气的那个。”

对学生源自心底的关爱和责任感让李老师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甚至是在很多人眼里无可救药的学生。07年有个学生沉迷于网游不能自拔,一有时间就扎在网吧,逃避现实,情绪低落,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李老师多次找这个学生谈心,开导他,鼓励他,一次次地将他从网吧拽出,有一次下了晚自习,李老师查宿舍发现这个学生没有及时回来,就一直在宿舍坐着等到熄灯,然后骑上车子一个网吧挨一个网吧地找,当他在建设街的一家网吧将这个学生找到时,已经是晚上11点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过,为鼓励他振作起来,还特地送了个本子,首页写了这样的一句话:“当你感觉到整个世界都已经抛弃你时,请记住仍然有一个人相信你能行。”

治班有方,以身作则

新生入学,他和大家一起探讨班规班纪,张贴在教室的墙上,让每一个同学都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该做的做了有什么奖励,不该做的做了会有怎样的惩罚。学生作业、出勤、卫生、纪律各方面表现都用积分形式得以展现,每周一公布,每月一小结,奖优罚差,学期末的三好学生评选从不搞投票,而是按照量化积分的分数从高到低排列,让没得上优的学生心服口服。

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他都带领学生认真对待,会操比赛,他和学生一起想办法统一服装;为把升旗仪式做得更好,班级自己买来白手套;班级量化考核,他的班级月月优秀;课间操,他的班级步伐整齐、口号响亮,始终如一。有一段时间,学校没有硬性要求学生中午必须午休,为避免学生随意出去沾染不良习气,他规定班级所有同学下午1点必须准时赶到教室,要想让学生做到,他身体力行,自己首先做到。那一段时间,他和学生一起,没有休息过一个中午,学生们被感动了,心疼地对他说:“老师,您要是累了,就不要来了,我们肯定会安安静静地学习的,您放心吧!”

公平公正,自信做人

学生成绩有排位,学生人格无区别;教室里有最后一排的座位,没有最后一排的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渴望进步的学生以机会是他对待学生的准则。为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在很多老师都很头疼的调座位上,他实行循环制,学生按照高低分成四组,每组个头大致相同,从前向后循环,让每一个学生无论个头高矮,无论成绩高低都能平等地享受到教师关爱的目光。

学生难免犯错,给予每一个犯了错的学生应有的尊重,才能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尊重别人。有一个学生晚上总是等熄灯铃响后才能回宿舍,他找这个同学谈了两次,但总是没有太大的效果,在班会课上,当学生们都认为他要狠狠地处罚这个学生的时候,他却出人意料地变出了一块电子表送给这个学生,说“我相信,有了这块表的提醒就如同有了老师的提醒一样,这样的错误你一定不会再犯的。”这样的源于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以处罚为目的的处理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了他的真诚,感受到了人格的尊重,自觉地配合他改正了自身的缺点。

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他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们展示自我。在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一份工作,工作不分轻重,都能体会到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别的班级一个体委,每科一个课代表,他的班级8个体委,每科4个课代表,他让学生轮流喊操,每节语文课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推荐学生参加学校的国旗下讲话。每学期自己拿钱为学生颁发奖品,学习认真的学生有奖,遵守纪律的学生有奖,成绩进步最大的学生也有奖,一个学习刻苦认真的学生在月考中虽然仍处在班级下游,但和自己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他特意买了一本书《摇着轮椅上北大》,隆重地颁奖给她。他经常对学生说说:“在我眼里,你们每个人只是我的六十分之一,但在父母眼中,你们都是他们的百分之百,将心比心,我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除非你亲口告诉我,我已经放弃了自己。”面对着激烈的生源竞争,他说:“我们其实无需做什么招生宣传,只要每个教师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你想,我们身边有一百多个学生,每个学生连接着的可能是一千多个家庭,他们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好的宣传。”

人格魅力,累累硕果

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在教好学生的同时,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年轻教师。教学上的经验,他总是毫不保留地和同组老师共同分享,作为年级主任,他总是干更多的活,出更多的力。古人用“好为人师”来批评有学问者的不谦虚,对此,他不以为然,很多时候,还没等年轻老师开口,当感觉到一堂课对他们有启发时,他总是主动邀请年轻教师去听自己的课。

作为学校的语文教学骨干,他自觉承担起了培养年轻教师的重任,带领年轻教师在教学生精益求精,不断钻研。几年来,他先后在

《中学语文》《中国教工》《语文天地》《语文教学之友》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完成了两项市级课题。

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使他所带的班级在学校的各项考评中都名列前茅。2003年高考,所带重点班本二升学率超过了50%,居全校第一;2006年高考,全校前十名中独占六人;2008年,所带班级高考语文平均分都超过了100分,列邢台市单科平均分前列;2009年,所带班级市联考语文平均分超过了邢台一中7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付出受到了家长领导的好评,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他多次被评为巨鹿县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标兵,教学骨干。2003年获邢台市十佳优质课二等奖,2004年获邢台市教学标兵称号,2008年被评为邢台市骨干教师,2009、2010年被评为邢台市优秀教师,2011年被授予河北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十多年来,曾有过转行的机会,曾担任过学校政教处主任,但面临着这诸多的选择,他舍不下自己的教师身份。因为他深知,他的工作凝聚着无数家庭的希望,三尺讲台熔铸着他的青春、理想和尊严,是他人生的追求和生命的源源不竭的动力。最终,他放弃了一切外在的诱惑,固守着自己的三尺讲台,在一中校园里过着自己平淡充实而自由快乐的生活。

教育感悟:在与李老师半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很多。老师最需要的是对于工作的热情和恒心。李老师每天到班的时间几乎比学生都早,在课上他从来不早走一分钟,他说,“这是老师最基本的素质,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老师经常说一句话,“选择一行就要爱一行。既然选择了,就要干得最好。”只要是李老师答应学生的事情,老师一定会办好的。 每周四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什么特殊原因李老师都要买包子给全班学生,只是为让学生改善一下伙食。全班学生的生日李老师都记着,生日那天老师都要放学生最喜欢的音乐,不论老师忙或者不忙老师都会把祝福送到。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价的,但是有时候老师也是铁面无私的。对于学生的管理赏罚分明,不论学习好与不好,犯了错误,比如迟到,说话都会受到警告或者罚款;学生成绩好或者表现突出也会受到老师的表扬。

自信是老师身上特有的魅力。不仅教会学生要自信做事儿,更教会了我自信做人。不论做什么事情老师总是激情澎湃,似乎在别人眼中的他总是一个精神饱满,不知疲倦的人,但老师的付出比他人又何其少呢。阳光自信是老师形象,同样让我这个有时会自卑的学生,懂得了自信是一个人做人做事成功的基本素质。自信是一种财富。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今天的累累硕果是老师用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换来的,其中包涵了很多老师的努力,付出以及坚持。

第十四期 南宫清河巨鹿分队巨鹿支队

采访者: 文学院09级 杨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