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31e66fe376baf1ffd4fad9c

(4)用一根导线接在MN之间,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6安.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填写下表编号处的数据. 物理量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压Ux 电流Ix (伏) 0 (安) 0 电阻Rx 电阻Rx的平均值 (欧) (欧) 2.5 0.2 1.7 0.14 4.5 0.36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由图分析MN两点之间不接入任何器材时的电路状态,得到电源电压; (2)把10欧的电阻接入MN两点之间.读出电压表示数,由I=计算出此时电路中电流; (3)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接入20Ω电阻在MN两点间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由此计算Rx的电压和电流;

(4)用一根导线接在MN之间,电路中只有Rx连入电路,由此可知其两端电压. 【解答】解:

(1)由图a,正确连接器材,在MN两点之间不接入任何器材,闭合电键S,电压表与Rx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自身电阻非常大,所以电压表相当于测电源电压,即U=4.5V,此时电路中电流非常小,几乎为0;

(2)把10欧的电阻接入MN两点之间,因为电源电压4.5V,由图b电压表此时应使用的0﹣3V量程,示数为2V,

此时Ux2=U﹣UMN=4.5V﹣2V=2.5V,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 Ix2=IMN=

=

=0.2A;

第33页(共36页)

(3)把10Ω的电阻换成20Ω的电阻,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此时MN两点间电压增大, 所以UMN′=2V+0.8V,

此时Ux3=U﹣UMN′=4.5V﹣2.8V=1.7V, Ix3=IMN′=

=

=0.14A

(4)由图当用一根导线接在MN之间,电路中只有Rx连入电路,所以Ux4=U=4.5V. 故答案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压Ux 电流Ix (伏) 0 2.5 1.7 4.5 (安) 0 0.2 0.14 0.36 电阻Rx 电阻Rx的平均值 (欧) (欧) 【点评】本题是测电阻的实验,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正确分析MN以不同连法连接时的电路状态是关键.

30.某兴趣小组研究物体静止在两种不同液体中的体积关系.他们用多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液体均足量)和两个材料不同、边长均为10厘米的正方体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表一 实验 序号 物体的 密度ρ3 上层液体 密度ρ1 下层液体 密度ρ2 浸在上层液体 浸在下层液体 中的体积V1 中的体积V2 (厘米3) 500 400 500 667 1000 (克/厘米3) ( 克/厘米3) ( 克/厘米3) (厘米3) 1 2 3 4 5 表二 实验 物体的 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 1.0 0.9 0.8 0.8 0.8 0.7 1.1 1.3 1.2 1.1 0.9 500 600 500 333 0 浸在上层液体 浸在下层液体 第34页(共36页)

序号 密度ρ3 密度ρ1 密度ρ2 中的体积V1 中的体积V2 (厘米3) 100 500 400 500 667 (克/厘米3) ( 克/厘米3) ( 克/厘米3) (厘米3) 6 7 8 9 10 0.9 1.0 0.8 0.7 0.7 0.7 1.1 1.0 1.2 1.1 1.0 900 500 600 500 333 (1)分析序号2、3、4或8、9、10的实验数据可知:当上层液体密度ρ1、物体的密度ρ3及物体的V2随 下层液体积保持不变时,物体浸在上层液体中的体积与物体浸在下层液体中的体积之比V1:体密度的减小而减小 .

(2)完成表格中序号5、6实验数据的填写. 1000 、 900 .

(3)分析两表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物体密度与两液体密度之间满足 ρ1<ρ3<ρ2 大小关系时,物体才能静止在两液体之间;当 ρ3=液体中的体积V2.

时,物体浸在上层液体中的体积V1等于浸在下层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控制变量法;归纳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分析表格中序号2、3、4或8、9、10的实验数据得出ρ1、ρ3及物体的体积保持不变时V1:V2与下层液体密度的关系得出结论;

(2)分析表格中浸在上层液体中的体积V1与浸在下层液体中的体积V2之和的关系,然后得出实验数据;

(3)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物体静止在两液体之间和物体浸在上层液体中的体积V1等于浸在下层液体中的体积V2时物体密度与两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1)由表格中序号2、3、4或8、9、10的实验数据可知,当上层液体密度ρ1、物体的密度ρ3及物体的体积保持不变时,

下层液体的密度ρ2越小时,浸在上层液体中的体积V1越小,浸在下层液体中的体积V2越大,即V1:V2的值越小,

第35页(共36页)

V2随下层液体密度的减小而减即物体浸在上层液体中的体积与物体浸在下层液体中的体积之比V1:小;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浸在上层液体中的体积V1与浸在下层液体中的体积V2之和均为1000cm3不变,

则序号5实验数据中V2=V﹣V1=1000cm3﹣0=1000cm3; 序号6实验数据中V2=V﹣V1=1000cm3﹣100cm3=900cm3;

(3)由表格中序号1、2、3、4或6、7、8、9、10数据可知,当ρ1<ρ3<ρ2时,物体才能静止在两液体之间;

由表格中序号1、3、7、9数据可知,当物体密度ρ3=故答案为:

(1)下层液体密度的减小而减小; (2)1000;900; (3)ρ1<ρ3<ρ2;ρ3=

时,物体才能静止在两液体之间.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利用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分析出数据中相同的物理量和不同的物理量从而得出结论是关键.

第36页(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