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9泉城教案 苏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四年级语文上册 9泉城教案 苏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1d9a08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d

9泉城

1.仔细体会文中的词句,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热爱教学 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要求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1.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及四处泉水的特点。 难点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述的技巧,能分辨文中介绍的各处泉水的异同。 教学 两课时 课时

1

泉 城

2

??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①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xiāo)潇。[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bào)突泉了。[句导读:这句话引出下文,点明了下文内容,过渡自然。]

段导读:总括了济南泉水的特点,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体上描写了济南泉水多和美的特点。 3

??珠泉在泉城路北。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句导读:这两句话写珍珠泉的位

4

?

置、大小和清澈的特点。]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līn)到了水面上来。[④加点词语写出了泉水什么样的特点?]

段导读:本段介绍了珍珠泉的位置、大小及名称的由来,突出了珍珠泉“神奇”的特点。

?6

??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句导读:这句话写五龙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在五龙潭的周围还有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等,组成了五龙潭泉群。

段导读:介绍了五龙泉的位置、名称的由来及组成部分。 1

知识点详解 ?

2

?

5

①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说明济南泉水的名气很大。

②重点句解析: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共有四个分句,前两个分句写济南名泉的形态各异;后两个分句写济南名泉的声音不同。这个排比句句式整齐,声韵和谐,节奏明快,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3

?亩:一种面积计量单位。一亩约为667平方米。

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泉水比作珍珠,点明了珍珠泉得名的原因。

4

?拎:用手提(东西)。

5

④难句解析:三个富有动感的词语,使泉水变化多端的姿态跃然纸上。作者又用“仿佛有一只神奇的 ?汇注:汇聚并注入。

手……”这一比喻句进一步突出了珍珠泉的神奇。

6

1

??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句导读:这两句写黑虎泉的具体位置和名字的由来。]水声喧腾,昼夜不息。[句导读:“喧腾”“昼夜不息”两个词说明了黑虎泉声音响亮,气势大。]

段导读:本段描写了黑虎泉的样子及其昼夜不息地喷吐的特点。 ??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位于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

8

占了大半个公园。[句导读:这两句写趵突泉的位置和面积。]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句导读:这句话写趵突泉池水十分清澈。]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⑤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

9

段导读:这段话主要介绍了趵突泉的大、清、美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四大名泉的位置、来历及各自的特点。 ??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⑥结尾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写泉城名字的由来。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

一 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济南是一座泉城,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其中最著名的四处泉水,抒发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之情。今天,我们一起去观赏一下这几处泉水,来体会济南的泉多、水美。

板书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词语。

白浪翻滚 晶莹剔透 明珠散落 银花盛开 虎啸狮吼 秋雨潇潇 水声喧腾 昼夜

7

7

·趵突泉·

89

⑤这句话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趵突泉的特点:泉水清、水势大、形态美。

⑥重点句解析:这句话既是对开头的照应,又是对济南泉水精心描述后的一个总结,点明了题旨。语言

简明,平淡中却又饱含深情,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名泉奇丽景观的赞叹和热爱之情。

2

不息

(2)指名读词,齐读。

(3)解释疑难词语,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晶莹剔透:形容非常光亮明澈。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喧腾:喧闹沸腾。 著名:有名。

洞穴:地洞或山洞(多指能藏人或东西的)。 汇注:汇合,聚集。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 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总写济南的泉不但多而且美。

第二段(第二至第五自然段):详细介绍四处泉水的位置及特点。 第三段(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泉城”的由来。 作者写本文时采取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总—分—总)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参与了学习,才会学得扎实,学得有效。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先让学生认识“有的……有的……”这一句式,再由教师来说一组句子:大自然保护区的动物有的忽隐忽现,好像害羞的少女;有的巍然屹立,好像忠实的哨兵;有的声音很大,听起来如波涛滚滚;有的声音低弱,听起来如喃喃自语。以教师说的句子为范例,让学生来练说这一句式,效果非常好。

2.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质疑则是创新的先导。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教师鼓励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此时往往是课堂上最活跃的时候,学生在提问与解疑的过程中,尽享学习乐趣。他们对“白浪翻滚”一词不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银花盛开”配上动作,加以想象感悟;又提出对“晶莹剔透”一词不懂,教师以实物演示;还有同学提出对“虎啸狮吼”“秋雨潇潇”不明白,教师领着学生在拟音中感悟。在理解之后,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便显得劲头十足。

1.读拼音,写词语。

jǐ nán 济

huì zhù 汇

hǔ xiào shī hǒu 虎 啸 狮 吼 注 南 3

zhòu yè 昼 夜 bù 不 xī 息 pēn tǔ 喷 吐 2.照样子,写词语。 (1)例:鲜嫩嫩(ABB)

水灵灵 绿油油 甜滋滋 (2)例:蹦蹦跳跳(AABB)

高高兴兴 嘻嘻哈哈 清清楚楚 (3)例:咕嘟咕嘟(ABAB)

扑通扑通 刷拉刷拉 呼啦呼啦 3.根据课文填空。

(1)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2)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1.在朗读与背诵中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2.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有关泉城的资料及四处泉水的图片。

一 复习检查(听写生字、新词)

二 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济南的泉不但多而且美。

(3)你是从哪儿看出济南的泉不但多而且美的?(学生自由交流) (4)师生共同讨论。

出示句子: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①老师有感情地范读这句话,让学生体会这句话的语言特点。 ②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由四个分句组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③指名读这句话,并说说从四个分句中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