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复习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国际金融复习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1cb7f5802d276a201292ed4

预。

(3)外汇经纪人。外汇经纪人主要为从事外汇买卖的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充当外汇交易的

中间人。

(4)非银行客户及个人。非银行客户及个人主要指因从事国际贸易、投资及其它国际经济活动而出售或购买外汇的非银行机构及个人。 30. 简述减少国家风险造成损失的主要措施。 在防范国家风险的过程中,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还必须在贷款的具体安排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把国家风险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其中主要的措施有: (1)寻求第三者担保

为减少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在从事国际贷款时,都要求借款人争取有实力的第三者对贷款的偿还提供担保。常见的担保者为借款国的政府、中央银行,以及第三国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 (2)采用国际银团贷款方式 当国际贷款金额较大、期限较长时,贷款银行面临的国家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很大,因此很难取得第三者的担保。在这种情况下,贷款银行可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银团贷款,联合数家银行共同承担风险,减少其单独贷款时所面临的风险和损失。 (3)力求贷款形式多元化

遵循资产优化组合和风险分散化原则,商业银行应力求贷款形式多元化,以使其总的资产组合不会因某一笔贷款不能如期偿还,而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31. 简述欧洲债券市场的特征。

欧洲债券市场源于欧洲货币市场,这使欧洲债券市场具有欧洲货币市场的一些独到的特征,并使这个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金融创新的活力。其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度高。(2)无记名发行与免税。 (3)债券票面货币多样。(4)市场效率高。 (5)安全性与流动性。(6)金融创新活动持续不断。

(7)筹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较欧洲信贷市场借贷双方的关系疏远。 32、简述国际储备的构成。

(1)国际储备的构成是指用于充当国际储备资产的种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充当国际储

备的资产具有不同的形式。二次大战后,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有四种形式。 (2)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其国际储备中至少包括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

(3)如果该国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则其国际储备中还应包括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如果该国还参与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则其国际储备还包括第四项资产,即特别提款权。 四、论述题

1、论述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1)周期性失衡,是指一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2)结构性失衡,是指由于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3)收入性失衡,是指由于国民收入变化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4)货币性失衡,是指一国货币供应量水平、成本、利率、汇率等货币性因素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5)季节性和偶然性失衡,季节性失衡是指在进出口淡季、旺季所产生的国际收支失衡。(6)投机

21

性失衡,是指投机性的短期资本流动对一国国际收支造成的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1)长期性逆差对一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1)使本国贸易条件恶化。(2)使本国黄金外汇储备减少。(3)造成本国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2)长期巨额顺差会给一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1)不利于扩大市场和发展生产。(2)加剧通货膨胀。 (3)长期的巨额顺差容易引起贸易伙伴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4)会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约束而影响该国经济发展。

2、比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战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异同。 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战前金汇兑本位的区别:

(1)国际准备金中是黄金与美元并重,而不只是黄金

(2)战前处于统治地位的储备货币,除英镑外,还有美元和法郎,而战后美元是唯一的主

要储备货币

(3)战前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向美国兑换(1分) (4)战前没有一个国际机构维持着国际货币秩序,战后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国际货币

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

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战前金汇兑本位制的相似之处。 (1)战后会员国的货币平价与战前金平价相似

(2)战后会员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不超过平价上下1%的范围与战前黄金输送点相似 (3)战后对经常项目在原则上不实施外汇管制,与战前的自由贸易和自由兑换类似 3、 论述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及其作用原理。

(1)一国国际收支均衡与否是影响该国货币对外比价的直接因素。

一国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否,直接影响着一国汇率的波动。其基本原理是,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否,直接反映着该国外汇市场外汇供应的变化情况。国际收支顺差,使该国在原有供求基础上形成的均衡汇率因顺差所导致的外汇供大于求而发生变化。相反,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包括逆差的增加和顺差的减少,使得流人该国的外汇减少,从而导致外汇汇率上浮,该国货币汇率该国货币对外贬值。

(2)一国通货膨胀状况是影响该国货币对外比价的根本的、长期的因素。

一国通货膨胀的高低,实际上反映着该国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而汇率则是其国际购买力的反映。所以,一国通货膨胀变化影响该国货币汇率变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货膨胀状况的变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对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反映,所以,通货膨胀状况直接对一国外汇市场的需求产生影响。

(3)一国利率变化,同时对该国外汇市场的外汇供求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国家,调节本国货币的利率水平,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干预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率变化对外汇供求影响的基本原理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调整同时影响一国外汇市场的供求。提高利率,可以吸引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从而增加本国外汇市场的外汇供应;同时,由于提高利率而减少了本国货币的供应量,从而产生了抑制外汇需求的效果。所以,在原有汇率基础上形成的供求均衡则会因为利率的提高而出现外汇供应增加、外汇需求减少的状况,从而可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 (4)影响汇率变化的其他一些因素与事件。

除了上述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外,一国GDP增长率的变化、汇率政策以及一些突发的、重大的政治事件,常常也会对外汇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

现实经济社会中,实际汇率水平通常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论述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 ①国际收支状况。

②融资能力大小。

22

③汇率制度的选择。 ④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

⑤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成本和效果。 ⑥政策偏好。⑦国际政策协调等。 以上各点需要略加分析。

5、试述长期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入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资本输入国的积极影响:1)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 2)提高工业化水平。3)扩大产

品出口。4)创造就业机会。5)资本输入有利于输入国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国际收支

等作用。 (2)对资本输入国的消极影响:1)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国际资本的依赖程度,甚至可能为国际垄断资本所控制。2)资本输入过多,会使外债负担加重,甚至陷入债务危机。3)资本输入国的某些尖端技术、科技情报、技术诀窍可能为资本输出国获得,使输入国丧失在某些部门的领先地位。 4)掠夺资源和挤占市场。 6. 试述国际收支的政策引导机制。

一般说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主要有以下五种: (1)外汇缓冲政策 是指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向外短期借款,来对付国际收支的短期性失衡。一般的做法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该基金保持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和本国货币,当国际收支失衡造成外汇市场的超额外汇供给或需求时,货币当局就动用该基金在外汇市场公开操作,买进或卖出外汇,消除超额的外汇供求。这种政策以外汇为缓冲体,故称为外汇缓冲政策。 (2)需求管理政策 是指运用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提高或降低收入、物价和利率水平,进而消除国际收支的周期性失衡和货币性失衡。这是战后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

(3)汇率调整政策 是指运用汇率的变动来纠正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4)直接管制政策 是指对国际经济交易采取直接行政干预的政策,包括财政管制、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等。

(5)从供给角度分析,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包括调整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影响供给的政策措施。

7、论述购买力评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1)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是指两国货币的购买力的比率,有绝对

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2)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也就是两国的物价水平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必须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

(3)在所有的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是最有影响的。它从货币的基本功能(购买力)角度来分析货币交换问题,非常符合逻辑,易于理解;开辟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分析汇率问题的先河;为国民经济的国际比较提供了一种比过去更为科学的方法,使国际比较较为实际。但是它不适用于非贸易品,另外它也忽略了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8.分析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短期资本流动大多表现为国际间的短期资金融通和信用活动。由于流动期限短,变化

23

速度快,它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比较复杂。择其要者,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间的短期资本流动,有利于贸易双方获得必要资金和进行债权债务的结算,从而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但是,资本在短期内大规模的转移,很可能使利率和汇率出现频繁变动,从而增加国际贸易中的风险。

(2)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能够调节暂时性国际收支不平衡。但是,当一国出现持久性国际收支不平衡时,短期资本流动则会加剧这种国际收支不平衡。 (3)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短期资本的流动性强,而且对货币政策的变化十分敏感。当一国政府企图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时,从其他国家抽调而来的短期资本就会降低货币紧缩政策的力度;当一国政府企图实行货币膨胀政策时,从本国抽逃出去的短期资本又会削弱 货币膨胀政策效果。一般说来,短期资本的频繁流动不利于维护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4)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短期资本流动有利于资金融通,同时还可以转化为长期资本流动,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育和成长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短期资本,特别是投机资本在国际间迅速和大规模地流动,会使利率与汇率大起大落,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局面。 9、试论述国际收支平衡或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国际收支平衡是整个宏观经济均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均衡决定了其对外经济的均衡发展,而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否对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会对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关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国内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从货币角度看,国际收支记录的外币收付实际上就是外汇供求的变化过程。因此,原则上说,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贷方所记录的是以外币标价的国际交易,表现为外币的供给。同理,其借方所记录的交易表现为对外币的需求。可以说,国际间外汇供给与需求最终是由各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决定的。当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外币的供给大于对外币的需求;当一国国际收支为逆差时,外币的供给小于对外币的需求。外汇供求的这种此消彼涨的关系决定了汇率的升降,从而影响到进出口和国内总供求。

一国国际收支失衡,若不及时调整,直接影响对外扩大交往的能力和信誉,也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如果出现国际收支大量逆差,由于外汇短缺,外币汇率上涨,本国货币汇率下跌,短期资本就要大量外流,从而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状况,妨碍本国经济发展。如果出现国际收支大量顺差,由于外汇供过于求,外币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其结果可能抑制出口,并增加国内货币和通货膨胀压力。因此,一个国家出现国际收支失衡,通常都要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10. 试述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1)经济体的结构性特征,包括经济规模和开放程度与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性。

(2)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汇率制度选择要与金融市场的基础相适应。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低的国家不能享受到浮动汇率制的好处,相反会面临汇率变化的种种威胁。 (3)宏观经济冲击的来源及性质,汇率制度应能够稳定经济形势,使消费、投资、物价和其他经济变量的波动达到最小。

(4)国家的信誉,汇率制度选择隐含着国家信誉度与汇率灵活性之间此消彼长的替代关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