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美术教学简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六下美术教学简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f5e17f67ec102de2bd89f1

墙体、窗、洞等方面进行观察交流,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欣赏课件上各类文化墙和家居设计的背景墙,了解如何将墙的设计元素引入生活中,美化人们的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表现墙。

(1)小组讨论:

①如何使你设计的墙既美观又实用?(确定设计主题。) ②如何使你设计的墙屹立不倒?

③如何妙用学过的各种方法?(刻、画、卷、剪、贴等。) ④如何巧用工具材料?(鼓励从生活中寻找易得的材料。) (2)欣赏课件上优秀的学生作品。

(3)各小组完成以墙为主题的立体作品。(数量不限,材料不限。) 4.展示墙。

(1)各小组展示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创作“墙”的设计意图和特点等。 (2)组织评价活动:评选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和最佳创新奖,说出评选的理由。

5.课外拓展。

尝试为校园或小区设计一堵文化墙,画一画设计稿。

四、教学反思

——————————————————————————————————————————————————————————————————————————————————————————————————————————————————————————————————————————————————————————————————————————————————————————————————————————————————————————————————————————————————————————————————————————————————————————————————————————————————

第九课 祖国美景知多少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祖国的风景名胜,学习风景写生的构图知识,懂得如何区别画面主次,初步了解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

2.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能抓住重点,分清层次,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欣赏和描绘祖国的美景,从中体会祖国山河的美,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一些祖国的风景名胜,欣赏感受祖国的美景;学习用风景写生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感。

难点:风景写生时如何选景和布局,如何区分画面的主次关系并进行一定的概括表现。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写生画夹、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祖国风景名胜图片、风景画。 教学过程

1.展示图片,激发兴趣。 (1)揭示课题:《祖国美景知多少》。

(2)播放课件,展示祖国风景名胜图片,学生抢答。 (3)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著名的风景? (4)用一句话来夸夸祖国的美丽河山。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欣赏书中的人民币图案,提问:你留意过我国人民币上印有的祖国美景吗?你知道在

人民币上还印有哪些风景? (2)欣赏画家的风景画。 3.写生指导。

根据教学实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风景点进行实地写生。 (1)选景。

在风景写生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选景,在连绵不断的视野中要选择最理想的能够打动自己的景物作为写生对象。初学写生,选景要简单些,选景范围不宜太大,如几棵树、一幢房屋、一座桥、一座亭子、一座山、一条小河等都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物。如图(1)范围太大,不宜表现;图(2)主体突出,比较适合。

可用自制的取景器或用手指搭成框状的取景方法来选取景物。 (2)构图。

当我们选取了描绘对象后,就要考虑画面的具体安排。重点是对景物进行取舍,主次分明、突出主体,通过近景、中景、远景的安排,表现画面丰富的层次感。 出示一些风景图片或风景画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构图知识。如下图:图(3)画面主体不突出,画面比较零乱,构图比较松散;图(4)构图比较完整,主体突出,层次丰富。

(3)描绘。

整体布局——局部描绘——整体调整。 4.学生作业。

(1)画一幅风景写生画。

(2)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铅笔画或铅笔淡彩、彩笔画、水粉画等。

第十课 美无处不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摄影作品、图片或亲临大自然细致观察,感受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2.通过欣赏、品评,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领悟发现美、感受美的前提是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件事物,能更加关注生活细节。

3.观察蔬果、昆虫的切面、局部在微距之下的美,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表现自己熟知的事物。

4.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对生活充满热情,在生活中时时能感受美的存在。 二、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摄影作品、艺术作品,亲临自然,感受美是无处不在的。 难点:将欣赏到和感受到的美用一种特殊(简单易行)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一张自认为美的照片或图片、一种自己喜爱吃的蔬果、彩色画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一棵卷心菜或一个甜橙。 教学过程 1.导入。

介绍自己带来的照片或图片,说说美在哪里。 2.摄影作品欣赏,深入感受。 (1)课件展示,学生欣赏。 第1组:箭扣长城。 第2组:动植物。

第3组:水乡。 第4组:白桦林。

(2)分组欣赏、讨论。

①从摄影作品中感受到什么?

②同一题材的几张摄影作品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角度进行拍摄? ④欣赏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疑问? (3)小组派代表谈谈体会和感受。 3.欣赏齐白石的《蜻蜓、莲蓬》。

(1)提问: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师介绍齐白石和他的《蜻蜓、莲蓬》。 (3)再来看看这幅画,有没有新的感受?

4.齐白石先生把对生活的感受都表现在自己的画上,让我们学习一下,用画来表现平时非常熟悉的一件东西。(出示实物:卷心菜或甜橙。) (1)请你说说眼中的它。(学生各抒己见。) (2)看三幅图片。(整个轮廓、侧面的切面、横向的剖面。) (3)看过图片有何感受?

(4)小结:对于熟悉的事物,如果从一些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5.学生练习,表现感受。

(1)用画笔从不同角度表现自己带来的蔬果。(在切开蔬果时注意用刀安全。)

第十一课 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或实景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竹子,学习水墨竹子的画法并尝试制作有关竹子的手工作品。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

3.让学生感受竹秀丽、挺拔的自然美,培养其赏竹及热爱自然的情趣,体验竹带给人的美感,初步领会传统文化中植物人格化的内涵。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传统的竹文化,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的寓意。

难点:用水墨的方式表现竹,用竹子制作工艺品,掌握构图方法。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竹子的诗句、成语、谚语以及描写竹子的文章,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墨汁。 (教师)表现竹的有关美术作品或图片、视频资料、音乐。 教学过程 1.认识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