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随堂巩固第2部分专题10第6讲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随堂巩固第2部分专题10第6讲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bd71b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b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

1.(修辞手法)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水调歌头 元好问

赋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费庄,两山绝胜处也。

空蒙玉华晓,潇洒石淙秋。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藤两岸,村落带林丘。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

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

“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拟人。这美妙的奇山异水,今日有幸遇到了您这样一位高人雅士,一定舍不得再让您离去;山中的飞禽走兽也在殷勤地将您挽留。词作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乐在山水之间的思想感情。

2.(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查子 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辛弃疾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 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 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注] ①嘉泰四年,作者出任镇江知府,为北伐做准备,词作于这期间。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为当时府郡的行政中心。②矻(kū)矻:勤劳不懈的样子。③金山:在镇江西北的长江中。

词的上片是如何运用侧面描写手法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上片写鱼儿乖乖地游进深渊,人们安稳地定居平原。人世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追本溯源,这都是大禹治水的结果,从侧面表现出大禹治水的功劳。

3.(表达方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水龙吟·登瓜步江楼

徐之瑞

怒涛千叠横江,是谁截断神鳌足?却思当日,风云叱咤,气吞巴蜀。江左夷吾,风流顿尽,神州谁复?但茫茫睹此,河山如故。悲何限、吞声哭。

- 1 -

正拟清游堪续,剩荒台、乱鸦残木。伤心地、莫话,南朝旧事,春波犹绿。鼎鼎华年,滔滔逝水,浮生何促!指三山缥缈,凌云东去,醉吹霜竹。

[注] ①徐之瑞:字兰生,浙江仁和人。明崇祯九年举人,入清不仕。②神鳌足:传说女娲断鳌足做撑天之柱。③西晋初期,王濬率军自巴蜀顺江东下,迫使吴国投降。④温峤认为王导有管仲(夷吾)之才,能辅助局势未稳的东晋。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词的下片。

答案 ①写哀景抒哀情。以荒凉残破之景抒发凄凉孤寂之情,以沧桑巨变抒发亡国之痛。②以乐景衬哀情。春波犹绿,故国不再,令人伤怀。③触景生情。本想游赏,可眼前荒台、乱鸦、残木之景十分荒凉,让词人联想到南朝旧事,勾起亡国之恨。④寓情于景。华年蹉跎如滔滔逝水,“浮生何促”,抒发词人年华易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与救国无术的愤懑悲痛。

4.(结构技巧)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鹤林寺僧舍 李 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李 端

野寺寻花春已迟,背岩唯有两三枝。 明朝携酒犹堪赏,为报春风且莫吹。

请指出两首诗运用的手法有什么不同,并简要分析。

答案 ①李涉诗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写自己终日醉生梦死、带着勉强情绪登山赏春是抑,写自己偶过鹤林寺与僧谈话、偷来平生难得的闲暇是扬。②李端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春末意兴盎然地寻得山寺旁两三枝难得的野花、央求春风切莫吹落这野花是实写,想象明天携酒重赏这野花是虚写。

1.解析 从“邂逅”“相留”等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内容,可知是山川邂逅,猿鸟挽留,无疑是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感;再将其效果答出来,即拟人手法的运用较好地表达了乐在山水之间的思想感情。

2.解析 这首词的上片,侧重怀古,先写大禹治水的劳苦功高,然后用“鱼”“人”各得其所来表现大禹的功劳。所以“侧面描写”的语句只能是“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结合描写的内容分析即可。

3.解析 解答本题,需找出所写之景,体会词人所抒之情,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和感情色彩等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分类作答即可。

4.解析 从诗歌的内容看,第一首先说“终日昏昏”,再说“又得浮生半日闲”,可见

- 2 -

是欲扬先抑;第二首先写今日见花只有“两三枝”,再说“明朝携酒”赏花,可见是虚实结合。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