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8-- 牛一律、二力平衡、摩擦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8-- 牛一律、二力平衡、摩擦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98412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5

滑动摩擦力越大 .

【考点】7L: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析】(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要使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木块一定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2)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结合表格中数据得出研究的问题;

(3)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结合表格中数据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

(1)实验中,必须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F=1.0N;

(2)由表一实验数据可知,三次实验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大小不同,所以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 (3)由表二实验数据可知,三次实验接触面积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可得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为:(1)1.0;(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3)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2017?德阳)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它一定是静止的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越大 【考点】6U: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速度与受力无关.

【解答】解:A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C正确;

B、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B错误; D、物体受到的力越大,速度改变的越快,速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B.

6.(2017?德阳)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C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石块受到A石块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 B.B石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C石块对B石块的支持力和A石块对B石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A、B、C三个石块所受合力不为零

【考点】6W:力的合成与应用;6R: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1)以B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解答ABC; (2)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解答】解:AB、B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C石块对B的支持力、A石块对B石块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B正确;

C、B石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即C石块对B的支持力与B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A石块对B石块的压力之和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A、B、C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2017?德阳)13.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3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30 N;若将F2=5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则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 30 N.

【考点】7D: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此题应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求出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推力无关. 【解答】解:

(1)甲图中推力在B上,以B为研究对象,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受到的推力F1与摩擦力平衡,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30N;

(2)乙图中推力作用在A上,此时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所以A所受的摩擦力仍为30N. 故答案为:30;30.

(2017?德阳)18.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

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 甲 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

(3)刘伟从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

来源:Zxxk.Com]

(4)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处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 【考点】6N: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分析】(1)当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时,其重力势能相等,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相等,速度相同;

(2)小车运动的距离长短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关,小车运动的距离短,表明受到的摩擦力大;

(3)(4)当水平面是光滑的,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小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据此推出牛顿第一定律.

【解答】解:(1)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机械能相同,速度相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在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这是因为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大;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发生改变,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2)甲;(3)匀速直线;(4)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10.(2017?连云港)如图所示,一个重10N的物体在10N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红说: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物体仅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小明说:因为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则两人的说法( )

A.都正确 B.只有小明正确 C.只有小红正确 D.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