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74320648d7c1c708a14575

3.提问

师:小水滴生气了,小朋友应该怎么办? 幼:和它说对不起,我们再也不浪费水了。 师: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幼:不能洗手、没有水喝会口渴?? 师:水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幼:下雨给树木、庄稼浇灌?? (三)引导幼儿尝试和讨论

1.请幼儿用这盆水去做刚才没水时无法做的事情。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教师打开水闸后,再请幼儿到盥洗室找水,体会有水的喜悦心情。 3.讨论:如何做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幼儿园是对( )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6 B.2 C.3 D.4

2.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合理安排以及注意调节幼儿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从中体现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原则是( )。 A.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B.全面发展的原则 C.经常化原则 D.多样化原则

3.儿童的精神需要主要有游戏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 )。 A.玩的需要 B.父母的需要 C.爷爷奶奶的需要 D.交往的需要

17

4.在儿童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做手工泥娃娃是属于( )的教学活动方法。 A.游戏法 B.操作法 C.直观法 D.发现法 5.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主张的教育家是( )。 A.蒙台梭利 B.福禄贝尔 C.陈鹤琴 D.陶行知 6.人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7. 癸卯学制规定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

A.幼稚园B.蒙养院C.蒙学院D.幼儿园 8. 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

A.使幼儿掌握美学的知识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

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D.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9.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较差。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能力 D.范围

10.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11.儿童的语言最初是( )。

A.连贯式的 B.对话式的 C.复合式的 D.独白式的 1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托儿所的保教任务?( ) A.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B.对幼儿进行适宜的艺术陶冶 C.教幼儿认识简单的字 D.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18

13.对于0~3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 )。 A.手工、绘画材料 B.用手穿的大木珠 C.色彩鲜明的小球 D.不倒翁、拨浪鼓 14.幼儿体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 A.激发幼儿活动兴趣阶段 B.身体准备阶段 C.掌握动作技能阶段 D.结束阶段 15.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16.( )不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

A.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稳定性较强 17.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 )中发生的。 A.游戏情境 B.语言情境 C.社会情境 D.家庭情境

18.幼儿园的( )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A.智育 B.美育 C.体育 D.品德教育

19.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人手。培养初步的( )和行为。

A.感性认识 B.环保意识 C.人文意识 D.自然规律

20.健康领域的活动要(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19

A.发扬 B.结合 C.充分尊重D.关注爱护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张雪门的基本教育思想。 2.学前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有哪些? 3. 简述幼儿教学活动的原则 4.为什么说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2分,共24分) 1.试述陈鹤琴教育思想中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2.试述在对儿童进行独立自主性培养中,教师容易忽略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5题。 大班科学活动:改装工具。

准备:几大盆水;每个幼儿一箩筐材料:完好和有洞的桶、瓶、塑料袋、小箩筐、漏斗、漏网等;一组辅助材料:皮筋、橡皮泥、透明胶、塑料纸、剪刀、线等。 活动开始,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的问题。

幼儿自由结伴四人一组玩水,尝试每一种材料能否装水并分类。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再次探索:为什么有的能装水,有的不能装水?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都可以装水,而且不漏水?

启发幼儿利用辅助材料,互相合作改装工具。

展示改装成功的运水工具,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1.上述活动中,教师主要完成的智育目标是什么? 2.教师主要运用的两种教育教学方法是什么?

3.教师“教”的方式是什么?幼儿“学”的方式是什么? 4.在上述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中介有哪些?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