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文化与经济、政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学案2文化与经济、政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6292077e21af45b307a890

高二年级政治学科导学案(2)

编制日期:2014.12 班级: 学生姓名:

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上节知识回顾

1. 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特点?

2.文化的形式有哪些?实质是什么?文化有哪些作用?

二、本节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认识文化的反作用;理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的特征;明确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辩证分析能力,分析不同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运用文化对经济的作用分析我国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等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的现象,体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深刻理解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提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性。

二、本节问题设置(自主探究)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 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想一想: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是什么?

(1)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2)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否意味着文化的变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绝对同步?

(3)文化对经济、政治有什么影响?

2. 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1)相互影响: ① ②

(2)相互交融:见下一目题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发展先进文化、增强综合国力

我国应该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提高文化的竞争力?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写在下面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三、学生合作探究

◇探究一:阅读教材第9页,思考并分析探究与共享问题

1.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么?

2.业余有的内容难以归类,你的理由是什么? 新课标第一网

3.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么?

◇探究二阅读教材10-11页相关内容,思考一下:文化与经济、政治是如何相互交融的?

◇探究三:阅读教材11页的相关内容,结合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

中的地位和作用?想一想,我国应该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提高文化的竞争力?

◇探究四:材9月29日,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闭幕,共获得投资800亿元。本次博览

会的成功举办,促成了文化发展观上的变革。现在,山东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孔子《论语》为营商“宝典”,以儒商精神打造“儒”文化产业,建设“儒”文化产业基地;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整合山东文化资源,生产具有儒学特色的“儒”文化衍生品;借助孔子的影响营销相关产品。“儒”文化正转化为巨大的财富,将有力地提升山东的综合实力。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儒”文化对山东经济的推动作用。 。

[来源:学科网ZXXK]

2

四、课后作业

1. 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说明( )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2. 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 )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 C.文化没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3. 下列关于文化、经济、政治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政治是经济的基础,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先进的文化能促进政治的发展,所以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治 D.政治与文化相互交融

4.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

特点的是( )

①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②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④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的发展始终是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B.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D.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水平也会提高 6.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7.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3

农业科技贡献率(%) 中国 48 发达国家 70~80 每万人农村人口 农业科技人员数(人) 中国 1.7 发达国家 40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针对上表反映的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程度状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

8.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就必然而然地提高了。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4

◇探究四((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整合山东文化资源,促进了山东经济的发展。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论语》“宝典”、儒商精神等儒家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儒家文化正转化为巨大的财富。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儒家文化提升了山东的文化竞争力,增强了山东的综合实力

③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作业D D A B C

1.(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某市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某市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3)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某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2.[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亿万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3、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是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两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也有不同步的情况。

(1)一方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2)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