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613c73284ac850ac02427d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文史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工业立市,物流兴市的发展战略,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今年5月份,市政协几位副主席与文史委有关人员,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视察了职教中心的实训基地。走访了教育局和劳人局就业培训中心。通过视察、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市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就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思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职业教育现状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扶持下,我市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职教中心为主体,民办技校、专业培训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一所(职教中心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民办学校、技术培训学校三所,以短期培训为主(**市鹏程电脑培训学校、**市**电脑学校、**市中缘职业培训学校);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 所;就业培训中心一所(**市就业培训中心)。 **市职教中心作为全市职业教育的龙头,始建于1993年,是一所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农村双带培养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占地95亩。1995年被评为**省示范性职教中心,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3776人(含农村涉农专业1841人),教学班69个。有教职工296人,其中在岗正式教师231人,校聘教师33人,高职教师54人,双师型教师73人。主要开设了电子电工、计算机、财会、建筑装饰、数控焊接、生物化工、农林牧七大类十四个专业,班级69个(农村涉农27个)。办学17年来,共招生学员17855人。

二、职业教育成绩与经验

我市职业教育在发展中积极探索,不断开拓创新,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端正方向,实践为先,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我市职教中心按照国家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明确了办学方针,坚定了办学方向,职教因素逐年增加,专业设置不断更新,在校生从原来的几百人扩展到三千多人。2008年7月,将原来职普条块分割变为统一管理,并停止普高招生,整合资源全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了就业为主,兼顾升学,立足本地,面向京津,拓展沿海的办学思路。一方面对升学班按照对口高考要求抓质量、提品质;另一方面对就业班按照实用为先的原则,实行半天理论、半天实践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与训练场有机结合。同时,与北京大兴五职联合开办的生物制药专业实行1+2的对接模式教学。并与**瑞丰、**热力等单位校企合作,培养实用人才,定期组织学生到**瑞丰、**制冷设备维修部、天津天奎、天复、精手等校外教学基地顶岗实习,接受职业指导和技能训练,达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零适应。 (二)、服务经济,稳妥就业,激发中等职业教育活力

职业中心把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作为发展方向,近两年主要与**财政局的电算化培训、**国税局的自动化办公培训等社会培训;两次与**省瑞丰内燃机缸体有限公司校企牵手,实行订单培训;为**爱特、**热力、纺织配件、远征氟塑公司等企业职工1500人开展入企技能提高培训;与市安监局合作,对亚泰、隆邦等危化企业6012人进行了安全生产培训,受到了企业的广泛赞誉。

为保障就业渠道畅通,多次到北京光电、天津三星、天津可立新等用人单位考察并实施毕业生跟踪调查,打造了一条离家近、待遇高、有保障的京津绿色就业渠道。 97届毕业生李会宾在**创办了**省凯利特经贸有限公司,成为薄利电器商行总经理,拥有固定资产三百多万元。99届电子电工专业毕业生苏喜旺,现已成为**科艾特智能仪表传感器销售中心的总

经理。 (三)、双带培养,送教下乡,促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组通字[2009]27号、**教[2009]3号文件精神,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申请成立了农村双带头人培训基地,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免费送教下乡,培养了615名种植和养殖技术专业的农村青年。设立了八个教学点,涉及6个乡镇、70多个村。林果、养殖专业采取了集中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真正把课堂办到了农家门口,把试验放在田间地头和养殖场内。各教学点出勤率均在95%以上。 (四)、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快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协调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03年,筹资200万元兴建一座能容纳近1400人的学生宿舍楼;2005年,又盖起了投资290万元的国债项目教学楼和投资80万元的1000平方米高标准伙房餐厅一座;2007年,筹资650万元建数控和模具车间;2008年,投资30万元更新实验实习设备,新建三个多媒体教室和两个微机室;2009年,又投资近百万元整修了教学楼和实验楼以及操场等设施;自2006年始,为5756名学生发放了国家助学金700.1275万元,解决了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二、我市职业教育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职业教育面临好的发展形势,职业教育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发展环境有待改善。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影响下,重普高、轻职高的思想还普遍存在,上大学被视为正途,职业教育被摆在次等教育的位置。读普高、上重点、考名校,仍然是家长、学生的努力方向和主要目标。尽管职教中心常年抓招生,忙招生,发动全校教职工四处奔走,组织生源,招生计划基本勉强完成,普职比例严重失衡。据了解,我市每年约有6000初三毕业生,升入重高约1700人,有4300人被重高拒之门外,有30%到40%的毕业生选择去打工。由于群众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加上一些环境因素,制约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二)、基础设施差,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就职教中心而言,现有基础设施与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标准尚有一定的差距。实习基地的不足,也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除去电工电子、计算机、会计专业基本可满足学习实训外,其它农林牧、建筑装饰、焊接、生物化工、数控、模具等专业均有一定差距。 (三)、师资力量匮乏,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我市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较差。许多专业课教师是文化课教师半路改行,一部分老教师由于长期脱离生产第一线,对最新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教师专业技能老化、弱化问题日渐突出。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例严重偏低。师资队伍存在一多一少二低的现象,即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教师学历达标率低,实践技能水平低。教师编制、结构不合理。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师编制沿用的是普高标准。由于职业学校班额普遍比普高小,实践实习操作课程较多,教师配置比例应高于普高。基于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专任教师平均师生比应该达到1:16,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应达到65%。而实际上由于教师缺编,导致学校不得不校聘教师。外聘教师的工资由学校自身解决加重了学校负担,且工资也较低,从而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经费投入不足,是中等职业学校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职业教育的基本支出相当于普通教育的35倍。职业教育对师资配备数量和实验实习设施要求较高,但学校收费低,校聘教师的工资以及水电暖、地租、班主任费、办公费等庞大的费用支出,使学校财力负担沉重,办学投入不足。学校很难依靠自己的经费积累来扩大校舍,增添和改善设备、设施。 (四)、服务发展能力不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现有职教资源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还不紧密,对不同产业、不同行业需要的各类人才还不能做到针对性培养和提供,有时会

形成本地企业招工招不到,职业学校学生在本地就业困难,还需要到外地才能就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我市企业大部分在乡镇、村,距县城较远,再加上待遇偏低,对毕业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二是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没有和地方产业的需求紧密结合,所学专业不对路,订单式培训还没有做到实处。 四、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方针政策,大力宣传我市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的较大成绩和经验做法,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增强职教意识。通过广播电视或新闻媒体,系统介绍职业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发布招生相关信息,追踪报道毕业生创业和就业的典型事例,推介企业中长期用工信息,让更多的人认可职业教育,增强参加培训的主动性。 (二)、强化政府统筹管理,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市政府要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方案,打破部门和职业学校类型的界限,通过以优带薄、同类组合、近邻合并等方式,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办学规模效应,提高办学效益。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建立职业教育考核评估机制,把职业教育列入政府考核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体系。 (三)、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经费。要针对职业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计划,逐步提高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积极组织和鼓励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社会化考试或职业技能的鉴定,获得相应资格,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研究制定职业学校向社会招聘、录用、选拔专业人才政策。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和来源。一是确保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和生均事业费逐年增长;二是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并按照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标准由财政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三是政府职能部门要督促各类职业学校举办者依法履行各自的投入职责,积极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办学成本分担机制,进行职业教育依照办学成本适度调整收费额度的改革,是职业教育的举办者、职业教育的受益者以及学生分别承担教育成本,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必须要转变办学模式,转变办学机制,调整专业结构。一要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办学理念,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产业大军的摇篮。二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升级改造、设备更新换代来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做到迎合企业办职教,对接市场开专业,根据需求育人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三要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基本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格局。四要扎实稳妥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形成学校和企业一体化办学的新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