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及解析(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及解析(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01a034112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18

以杠杆AOB属于省力杠杆,故A错误。

B、由图知n=2,用该装置匀速提起600N的物体,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杠杆A端施加的拉力:

FA=(G+G动)=(600N+G动),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OA=FB×OB,

即:(600N+G动)×OA=250N×OB,且OA:OB=1:2, 解得G动=400N,故B错误;

C、不计绳重与摩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η=

×100%=60%,故C正确;

D、减小所提升建筑材料的重量,在提升高度相同时,有用功减小,这样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减小,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会降低,即不能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与作图题(本大题共8小题,计22分) 11.【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3)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 【解答】解:

燃放烟花爆竹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从而产生噪声;较大声音是指声音的响度较大;炮竹声影响人们的休息,所以属于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噪声。

12.【分析】(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性质;

(2)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相同体积的铁比棉花重,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大。 【解答】解:

(1)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所以一坨铁块能够被打成一把铁锹;

第13页(共71页)

(2)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空气中的棉花细丝是肉眼可见的,所以这不是扩散现象;

(3)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铁比棉花重,故铁比棉花“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故答案为:延展性;不是; 密度。

13.【分析】(1)“蓝牙”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故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给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

(3)扬声器的线圈中有随声音变化的电流,因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使得线圈不断地来回振动,纸盆也就振动起来,便发出了声音。 【解答】解: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故蓝牙音箱与手机联接时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在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

扬声器中的线圈中通过变化电流时,线圈会受到永久磁铁的磁场力的作用,而带动与线圈相连的纸盆振动,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因此与电动机的原理一致。 故答案为:电磁波;化学;电动机。

14.【分析】(1)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有时还跟温度有关; (2)电流具有热效应;

(3)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解答】解:

(1)家庭装修连接电路时,连接处的电线芯要紧密的多绕几圈,这样就可以增大连接处的横截面积,使连接处的电阻减小;

(2)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热量,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 (3)胶带是绝缘体,为了防止人触电,应该在导线连接处缠上几圈胶带。 故答案为:减小;热;绝缘体。

15.【分析】(1)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气体膨胀对软木塞做功;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气体对外做功;

(2)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利用公式Q放=mq进行求解。 【解答】解:

图中,当放电针放电时汽油燃烧,圆筒内气体的内能增加,气体对软木塞做功,软木塞

第14页(共71页)

被高温高压的气体冲出,而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因此该实验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做功冲程,实验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为汽油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

Q放=m汽油q=0.01kg×4.6×107J/kg=4.6×105J。 故答案为:做功;机械;4.6×105。

16.【分析】(1)已知核潜艇在5min内前行3000m,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求得该过程中潜艇的航速;

(2)体积不变,从密度为1.07×103kg/m3的高密度海水区驶入密度为1.02×103kg/m3的低密度海水区,由F浮=ρgV排可求得减少的浮力,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解答】解:(1)该潜艇在水下匀速潜行时的时间t=5min=则该过程中潜艇的航速v==

=36km/h;

h,路程s=3000m=3km,

(2)减小的浮力△F浮=ρ

深水

gV排﹣ρ

浅水

gV排=gV排(ρ

深水

﹣ρ

浅水

)=10N/kg×3×103m3

(1.07×103kg/m3﹣1.02×103kg/m3)=1.5×106N,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已知潜水艇从高密度海水区驶入低密度海水区,所受浮力减少,因此应减小水舱内的水量,使潜艇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实现上浮,才能使潜艇转危为安。

故答案为:(1)36;(2)1.5×106;减少。

17.【分析】对石块此时的状态进行受力分析,明确要画出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并注意比较此时两个力的大小不同。

【解答】解:石块在下沉的过程中,重力大于所受浮力,两个力都作用在重心,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18.【分析】利用安培定则可判断螺线管的极性。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第15页(共71页)

电流越小,磁性越弱。据此可判断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解答】解:

当螺线管所在电路接通时,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下端为螺线管的N极,上端为S极;此时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相对的磁极为同名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即螺线管对条形磁铁有向上的排斥力;

当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滑动时,发现弹簧伸长,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排斥力减弱;

因为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小,磁性越弱,所以若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电流应该是减小的,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故应将B接线柱与开关的右接线柱相连;如图所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22分)

19.【分析】(1)温度计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3)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反映了大气压强的大小;玻璃管倾斜时,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4)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解答】解:

(1)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所以正确的是B;

(2)此物质熔化时不变的温度就是熔点,是48℃,在第10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3)读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755mm,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55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第16页(共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