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基础百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2年中考语文基础百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fffa880bceb19e8b8f6ba35

(1)策之不以其道(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反以报君( ) (4)于是不能期年( ) ..14.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泥于掌故 ..

B. 策之不以其道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C. 臣闻古之君人 齐之习辞者也 ..D. 买其首五百金 其真无马邪 ..15.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3)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16.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3分)

语文基础百题 (7)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积累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4分) A. 褴褛(lán lǚ) 胆怯(qua) 殷红(yān) ....B. 囊萤(yíng) 面面相觑(xū) 恣睢(suì) ...C. .摒弃(bǐng) 心无旁鹜(wù) 脊梁(jǐ) ...D. 伛偻(yǔ) 晌(xiǎnɡ)午 相形见绌(chù)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

A.对于中考语文复习,我们要详细落实并制定一个复习计划。 B.中学时代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在此期间多背诵些优秀的诗文,就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

C. 市委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群众揭发少数单位违反财经制度,请客送礼的不良现象。 D.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如愿以偿的考上理想高中充满信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 昨天上午,一场别具一格的演讲比赛在我校多媒体教室举行。 ....B.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一位中学生责无旁贷的义务。 ....

21

C.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D. 刚才放的那些歌都不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

4.下列句子按语序排列组合最连贯的一项是( ) (4分) ① 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

②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雅玩 ③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厨房,便于煮茶

④在古代,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般惹人眷爱。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内涵也十足丰富

⑤有些人家,有比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临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⑥宋代是一个极讲究茶道的时代,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可见宋代斗茶之风极盛

A.⑥③⑤②①④ B.④②⑥①③⑤ C.②①③⑤④⑥ D.①②⑥③⑤④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骆驼祥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为了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历尽苦难,三起三落,他与命运的抗争最后以惨败告终。

B.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

C.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130篇,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宁静的夜空,它是那样寥廓和深suì,它是那样璀璨和静mì;那悠悠的天河,诉说着百世的cāng 海桑田,那多情的明月,载着多少游子回到了魂牵梦 yíng 的故乡。

7.默写。(9分)

(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⑶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⑷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⑸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⑹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⑺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⑻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 “ , 。” 8.结合提示,完成下面题目:(6分)

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即将结束,九年级某班决定开展“我心中的语文”专题活动,请你参

22

加。

(1)【感悟语文】(2分)语文是什么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不同的解释,有同学说:“语文是一片金灿灿的麦地,学语文就是割麦子。”也有同学说:“语文是一块绿油油的西瓜地,学语文就是啃西瓜。”

你想说:“

(2)【语言品味】(2分)学好语文读为先,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鲁迅先生曾说:“读书要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美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读书应当像石床的矿工一样,把‘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这两位大师关于读书的过程见解中表述的主要意思分别是什么?

①鲁迅的意思: 。 ②柯勒律治的意思: 。 (3)【反思语文】(2分)经常听到不少语文老师埋怨:如今的学生不爱语文,怕上语文课了。作为学生,对老师们发出的如此感叹,你们的感受肯定各不相同,你们一定有自己

的看法,你会对老师说:“ 。 二、阅读理解(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9—10题(6分)

游山西村 山中留客 南宋·陆游 唐·张旭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两首诗中“留客”一词,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赏析诗句“山光物态弄春晖”中“弄”字的表达效果。(2分)

11.分析下列诗句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任选一句)(2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3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 1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劳其筋骨 (2)衡于虑 ..(3)邴原少孤 (4)不求资也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 (2) 14.甲文中第一自然段举例的作用是什么?请仿照其写法再举一个。(2分)

15.请用自己的话说说邴原哭泣的原因。(2分)

16.如果邴原是你同学,请你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学到的知识鼓励他一下。(4分)

语文基础百题(8)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伫立 (zhù) 酝酿(niàng) 葱茏(chōng) 瘦骨嶙峋(lín) .... B.匀称(chang) 憔悴(qiáo) 恻隐(ca) 重蹈覆辙(zh?) .... C.妖娆(ráo) 旁骛(wù) 阴晦(huì) 面面相觑(qù)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