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化学动力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十章化学动力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f4a7b4be45c3b3567ec8b22

物理化学解题指导

(4)cN只能小于cM,0。正确的是:( )。

(A) (1)(3) ; (B) (2)(4) ; (C) (1)(4) ; (D) (3)(4) 。 20. 一级平行反应 A ??C速率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

(A) E1?E2,A1?A2; (B) E1?E2,A1?A2; (C) E1?E2,A1?A2; (D) E1?E2,A1?A2;

21. 如果某一反应的?rUm为?100kJ?mol?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Ea是( )。 (A) Ea??100kJ?mol?1; (B) Ea??100kJ?mol?1; (C) Ea??100kJ?mol?1; (D) 无法确定 。

k1k2?B???D,巳知E1?E2,若提高产品中间产物B的百分22. 对于连串反应A?? ?B (19题图)

数,应( )。

(A)增加原料A; (B) 及时移去D; (C) 降低温度; (D) 升高温度。 23. 某反应的活化能是33kJ?mol?1,当T=300K时,温度增加1K,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为:( )。

(A) 4.5%; (B) 9.4%; (C) 11%; (D) 50%。 24. 根据光化当量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整个光化过程中,一个光子只能活化一个原子或分子; (B) 在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中,一个光子活化1mol原子或分子; (C) 在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中,一个光子活化一个原子或分子;

(D) 在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中,一爱因斯坦能量的光子活化一个原子或分子。 25. 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NO+O3?NO2+O2,NO2+O?NO+O2,其中NO是( )。

(A) 总反应的反应物; (B) 中间产物; (C) 催化剂; (D) 自由能。 26. 下列光化学反应中,光的量子产率φ最大的是( )。 (A) 2HI?H2+I2; (B) 3O2?2O3; (C) H2+Cl2?2HCl; (D) H2S?H2+S?g?。 27. 催化剂的作用是( )。

(A)加快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B) 提高反应物平衡转化率; (C)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时间; (D) 降低反应压力。

28.通过实验测定某一反应(能完全反应)的活化能时,在不同温度T1,T2下进行的两次实验均从相同的初始浓度开始,并都达到相同的转化率。若两次实验所需的时间分别

336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

为t1和t2,则反应为一级反应时所求得的活化能Ea,1( )反应为二级反应时所求得的活化能Ea,2。

(A)大于; (B) 等于; (C)小于; (D) 既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a,1 ???? B,其中E及k分别表示总反

29.由两个一级反应构成的平行反应 A ?k2, Ea,2aA

???? Ck, E应的表观活化能和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则kA,Ea与k1,Ea,1和k2,Ea,2的关系为( )。

(A)Ea=Ea,1+Ea,2,kA=k1+k2; (B) Ea= k1Ea,1+ k2Ea,2,kA=k1+k2; (C)kAEa= Ea,1+ Ea,2,kA=k1+k2; (D) kAEa= k1Ea,1+ k2Ea,2,kA=k1+k2。 30.两个H?与M粒子同时碰撞发生下列反应:H??H??M?H2(g)?M,则反应的活化能Ea( )。

(A)>0; (B) =0; (C)<0;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k1 ??? D,若E?E,A?A则升高反应温度会( )主产物D

1. 平行反应A ?k21212 ??? F的产率。

2. 对于一级反应,如果半衰期在0.01s以下即为快速反应,此时它的速率常数k应大于( )s-1。

123. 400℃时,实验测定反应NO2(g)?NO(g)+O2(g)是二级反应,既??kcNO,速22率常数与温度关系如下lnk/mol?1?dm?3?s?1??12882?20.26。求此反应的活化能Ea=T/K( )kJ?mol?1,此反应的指前因子A=( )mol?1?dm?3?s?1。

4. 在光的作用下,O2可变成O3,当1molO3生成时吸收3.011?1023个光量子,此反应的光量子效率为( ),量子产率为( )。

5. 某反应A?B,反应物A反应掉7/8,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3/4所需时间的1.5倍,该反应为( )级反应。

6. 反应2A?B,若A的初始浓度1mol?dm?3,经反应后,A消耗掉3/4的时间为其半衰期的3倍,反应级数为( )。

7. 某反应只有一种反应物,其转化率达到75%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50%的时间的两倍,反应转化率达到64%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x%的时间的两倍,则x=( )。

8. 光化学反应的初级反应B?h??B*,则此光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与( )成正比,而与( )无关。

k1???C+D,当加入催化剂后其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从9. 某对行反应A+B ???k?1'''k1,k?1变为k1',k?1,测得k1?3k1,那么k?1???k?1。

337

物理化学解题指导

10. 已知某反应的反应物无论其起始浓度cA,0为多少,反应掉cA,0的均相同,所以该反应为( )级反应。

2时所需的时间311. 某复合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与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

?k?。 k?2k2?1?,则其表观活化能Ea与基元反应活化能Ea1,Ea2及Ea4之间的关系为( )

2k?4????B,已知lg?k/s?1???12. 一级对行反应A???1kk1?13230003000K?8.0,lgKc??8.0,T/KT则此反应在500K时的k?1?( )。

13. 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其起始浓度为1mol?dm?3,1小时后为0.5mol?dm?3,2小时后为0.25mol?dm?3,则此反应级数为( )。

14. 一个基元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是逆反应活化能的2倍,反应时吸热120kJ?mol?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是( )kJ?mol?1。

15. HI在光的作用下可按反应2HI?g??H2?g?+I2?g?分析。若光的波长为2.5?10?7m时,则1个光子可引起2个HI分子解离,故1molHI(g)分解需要的光能为( )。

16.反应2A?3B的速率方程即可以表示为?则?

dcAdc3/23/2,也可以表示为B?kBcA,?kAcAdtdtdcAdc和B的关系为( )。速率常数kA和kB的比为( )。 dtdt17.温度为500K时,某理想气体恒容反应的速率常数kc?20mol?dm?3?s?1。则此反应

用压力表示的反应速率常数kp?( )。

18.已知某气相反应2A?2B+C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dm3?mol-1?s?1。在一定温度下开始反应时,若A反应掉1/2cA,0所需时间t1/2与反应掉3/4cA,0所需时间t3/4cA,0=1 mol?dm-3。之差为600s,则t1/2=( )。

?E21?C两反应均为二级反应,而且k?Aexp??a?D和2A??19.2B???RT??公式中的指?前因子A相同。已经在100℃下反应(1)的k1?0.10dm3?mol?1s??1,而两反应的活化能之

差Ea,1?Ea,2?15kJ?mol?1,那么反应(2)在该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2?( )。

20.某基元反应A?B+C的半衰期为t1/2?10h。经30h后的反应物浓度cA与初始浓度

cA,0的比值为( )。 (三)计算与证明题

1. 298K时N2O5(g)分解反应半衰期为5.7小时,此值与N2O5的起始浓度无关,试求: ⑴ 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338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

⑵ 作用完成90%时所需要的时间。

2. 某化学反应中随时检测物质A的含量,1小时后,发现A已作用了75%,试问2小时后,A还剩多少没有作用?该反应对A是:

⑴ 一级反应;

⑵ 二级反应(设A与另已反应物B起始浓度相同); ⑶ 零级反应(求A作用完所需时间)。

3. 950K时,反应4PH3(g)?P4(g)+6H2(g)的动力学数据如下:

t/min p总/mmHg

0 100

40 150

80 166.7

反应开始只有PH3。求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

4. 在500℃及初压为101.325kPa下,某碳氢化合物的气相热分解反应的半衰期为2s,若初压降为10.113kPa,则半衰期为20s,求反应级数n和速率常数k。

5. 恒容条件下,气相反应:A(g) + B(g) → C(g),已知实验数据:

pA,0/kPa 100

100 200

pB,0/kPa 5 10 5

t1/2/s 200 100 100

1 2 3

试确定A,B的分级数nA,nB,总级数n。

气相反应:

k3k1???? ???B????2D k2k4A? ???C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开始时只有A存在。

⑴写出以 ?dcAdcBdcCdcD表示的速率方程 ,,,dtdtdtdt⑵若cA,0?1mol?dm?3,k1?0.8min?1,k2?0.2min?1,k3?0.01min?1,

k4?0.02dm3?mol?1?min?1,问反应到足够长的时间后,容器中A,B,C,D的浓度各为多

少?

7. 已知对峙反应2NO(g)+O2(g)?2NO2(g)在不同温度下的k值为:

T K600 645

试计算:

k1

mol?2?dm6?min?16.63×105 6.52×105

k?1

mol?1?dm3?min?18.39 40.7

(1) 不同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