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年会总结(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教学年会总结(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eb3ebea0975f46527d3e128

风起,映日荷花别样红

----青岛包头路小学“和谐、自主、优质”

第二届教学年会总结

春暖花开,是酝酿思想播洒希望的季节;春暖花开,是教育智慧欣然怒放的季节。沐浴着区局“课堂教学效益年”的春风,我们正意气风发走在包小希望的田野上,播种着无限新绿,收获着饱实硕果。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结伴共赢,向优质教育迈进”的理念,以“让每一个学生都乐学善思,绽放成长笑脸”为育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充分抓住课堂这一共振场,以问题与策略为研究点,以教研集备为抓手,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锐意反思为途径,积极构建理想课堂,追寻有效教学,不断提升教师教学专业素养和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现撷取教学中最绚烂的几朵花絮,与各位领导、老师共赏:

回眸:千树万树梨花开

花絮一:“五段”集备研教材,齐聚智慧会文本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就是对课标、对教材的充分解读。我校始终重视发挥集备这一有效手段,在原有实行“定量主备——集体议课——形成共案——个性删减——侧记反思”“滚动焊接式”集备模式的基础上,凝练出更具实效的“五段式”集备模式。期初,举行了“实施有效教学”集备教研现场会。通过组内主备教师说课、共议学案,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达成对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过程与方法的调整、修改与完善,形成共案;对后续教材简要的分析及质疑,则为下一单元主备教师提供了提前备课的“原材料”。这一集备模式的改革,有利促动了教师间对教材、课标的学习与交

1

流,真正实现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浓郁了集体备课“研”的氛围。“对照课标找差距”的教学反思大讨论,更有效激发了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审视和思考,他们就课改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使学习新课标与构建新课堂、落实新理念、尝试新教法得到有机结合,区教体局张伟副局长到会给予了专业指导。

花絮二:“四步”教研搭平台,精彩活动促提高

以典型课例为研讨源点,通过“自我案例抛出、同伴方法研究、集体教材探析、问题提出探因”的教研“四步走”策略,是我校又一探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举措。在秉承三级教研制度的基础上,“课堂无效、低效现象大讨论”、“学习区三评有效反思”活动、“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为教师提供了共研促长的平台;“我的复习妙招”交流会,灵动了教师们的智慧; 这些有效教研活动的开展,促使教师对于教学的思考渐渐有了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为教师转变教学行为,逐渐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花絮三:三课联动齐共赢,躬耕教坛花满树

常态课,把脉共达标;立足教学实际,打造精品课堂,是包小每位教师始终如一的教学追求。以“实施有效教学,构建和谐课堂”为主题,正式启动教师全员达标活动。通过踏踏实实上好常态课,人人参与立“标”、明“标”、达“标”的整个进程,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由校长、各学科分管领导及骨干教师组成的达标课评议团深入每位教师的课堂听课、品课、评课、析课,对教师的达标课进行量化打分、评议验收。针对课堂存在问题,同伴之间献计献策,在研讨中明确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活动扎实、有效的引向深入。

2

共研课,异构磨精彩;以“基于问题解决”为目的的专题教研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了排疑解惑的有利平台。学校从教师们普遍困惑的共性问题中选题,适时召开“构建和谐生态课堂”作文专题研讨会,进行以图形教学为专题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趣化识字,实施有效教学”低年级语文专题研讨活动等,引导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构建和谐共生的课堂模式。“同课异构,关注有效”共研课活动,受到老师们的欢迎。通过采用“课前小组共研、课后二次磨课、移植优化教案、课堂再次创新、同课再次把脉”的方法,在精心组织教学,细心观摩教学,耐心品评教学,静心反思教学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教学、共享、互助的乐趣。区教体局战志蛟副局长、教研室张真诚书记、刘岩林副主任以及部分教研员也走进了学科共研课的课堂,他们精彩的点评,引发了大家对“课堂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实施有效教学”的深层思考,切实帮助教师解决了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

比赛课,激情竞风采;青年教师成长的舞台在课堂。学校每两年进行一次“和谐杯”青年教师竞赛课。青年教师们以赛课为动力,潜心研读文本,精心备好教案,反复尝试教学,虚心请教老教师,在各学科各年级备课组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上出了一节节既符合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又具有训练性和针对性的课,充分展示出了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 花絮四:风正帆悬立潮头,开放课堂巧导航

为进一步搭建教师与领导干部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研促长的平台,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处主任纷纷回归课堂,亲自“下水”执教开放课和同行课,将自己对新课改理念的体悟,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尝试与全校教师分享共研、教学相长。由一斑可窥全貌,他们对文本教材的深度解读,以

3

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谐自主的课堂模式,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开放课、同行课活动,不仅缩短了干部、教师间的距离,更为校本教研工作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增强了全员参与的意识。

花絮五:“阳光行动”在包小,甘化春泥润芳菲

区教研室以“阳光行动”为题开展的“教研员包校”、“相约星期三”、“教

研员工作室”等活动,如同苍茫大海中导航的明灯、扯帆而待的强劲东风,为基层学校的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营养剂”。两年来,有多名区教研室领导、教研员走进包小指导教学。在“聚焦课堂巧引领,包校送课到包小”专题教研活动中,张真诚书记亲自执教了高年级数学课,其崭新的教学理念、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高效省时的教学策略,引发了老师们对自己平时一些课堂教学无效现象的重新审视和深层思考;刘岩林副主任、郭育晖副主任、高晖、张彬、邱娜老师等,也常常走进包小,或参与基层教研,或深入课堂听课,或进行专题讲座,或指导青年教师……教研员身上这种“甘化春泥润芳菲”的精神,令每一位包小教师感动不已。老师们在教研员的指导引领中,开阔了教学视野,提升了教学智慧。 花絮六:爱与责任一路歌,沿路行思皆为景

反思是教师审视教学、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每学期,学校在秉承侧记反思、每周一思的基础上,都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反思会”。要求每位教师加强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树立反思意识,通过结果反思过程,通过反思激活教学智慧,积极探求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注重目标、过程与结果的一致性,树立每节课都是合格课、优质课的目标,积极构建有效、实效、高效的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爱与责任并行,缔造包小教育”不仅是我校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