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1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德育案例1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eaf6e330242a8956aece448

手的时候叫他回答,每次都回答正确。后来,孩子举左手的次数越来越多??

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见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只注重物质的奖赏与惩罚的教育,是无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通过对“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的培养,使其不断习得学习的成就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才是教育的真谛。

本案例是想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程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当看到“优生”那沮丧的表情,“差生”也并不是我想象的兴奋时,才知道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于是,课后我立即与他们进行了一次谈话。向“优生”袒露了我的初衷,并帮他分析沮丧的原因,希望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也希望他对我没有考虑到他的感受谅解;对“差生”我问他们为什么不高兴?并表扬了他们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

有意识培养一些数学爱好者。如:组建班级数学俱乐部??从而发挥学生榜样作用,也是营造乐学氛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转换教师角色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

“师道尊严”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教师应转换自身角色,丰富自身教学机智。铭记“学校为学生存在,不是学生为学校存在”,教师应扮演好“助产医师”的角色。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课堂情境时时都在变迁,课堂成员也时时都在发展,教学中教师也应像“水”一样曲直自如,依势而动,灵活地去驾驭课堂。

(一)以学定教因势利导

备课仅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预案,切忌受其约束,过分强调课堂“有为”。当学生无法理解讲授时;当学生的思考与教师不一致时;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程序,顺应学生思维发展,不要怕丢面子,也不要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否则会抑制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欲望,扼杀其创新的火花。

(二)学会“糊涂”学会倾听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体主导学生主体,学生主体超越教师主体主导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学生是有思维的鲜活的人,切忌视为机器。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要善于装“糊涂”,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让讲解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思维方式。要善于倾听,让学生的话语权得以尊重。

三、坚持认真备课优化课堂情境的设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通过精心的备课让学生用尽可能少

的时间去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要适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教学境地。

课堂导入:数学问题生活化、简明而精彩。

教学语言:教师上课语调应抑扬顿挫,犹如一曲动听的旋律,数学教师也应具备语文教师的语言魅力。教学语言应该是具有挑战性的,应该是富有启发性的,应该是幽默风趣的,应该是生动形象的。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直线就像黑板的边缘,向两边无限的延伸,穿过教室,越过高山,突破大气层,直冲九霄云外而无穷无尽。”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喜闻乐见。对于学生已会、一看就懂或者讲了也不懂的知识不讲。

教学手段:并非每一课都有必要使用现代媒体,也并非整堂课都有必要使用,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

概念教学:在注重概念生成教学的同时,我们应通过反映数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变式习题演练,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训练方法:应倡导以课堂训练(知识、技能、语言表述、书写、自学、思维)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宜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臧来江

我是初中任教的一名普通教师,在教师生涯中,我发现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甚至出现无效教学的现象;二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目标,纪律性较差,迟到、旷课、逃学现象屡屡发生;三是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好数学学习的方法,导致数学基础较差,对学习数学没有多少兴趣。这些问题不但困扰着每一个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而且更加影响农村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开展和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探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必要和有意义。下面结合本人的数学

教学实践,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要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准确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好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熟悉数学教材,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要了如指掌。另外,还要明确各单元、各章节的知识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融会贯通地教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这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运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经常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修改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吸引他们长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利用变式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答思维过程,一般地都可以把它分解为3个基本部分:问题的条件部分、问题的解答过程,问题的结论部分。如果把这3个部分作为变化的因素,可以构成条件变式题、结论变式题、过程变式题。在变式教学中应该强调变式题的设计与训练。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阶梯度清晰的各类变试题组,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注重精讲多练(变式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训练的主线作用。

三、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也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应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心理特征,创设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例如,我在讲授《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时,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赵爽弦图\,然后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图案吗? 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

际数学家大会为什么会选用这样的图案作为会徽呢?你们听说过勾股定理吗?\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于是我接着向学生介绍勾股定理在我国的悠久历史等知识,整堂课学生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行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但注重教会学生知识,还非常注重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一、教育他们课前一定要预习,在听课的过程中必须专心,预习中做标记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二、在课堂上,老师通常都会强调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因此要边听课边做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以后复习和巩固。第三、认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之处,多想多问。第四、一定要有一个错题本,

把平时在作业或试卷中做错的题详细的写下来,分析做错的原因,争取做到下次遇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五、注意培养并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自身的“再创造”,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如果学生获得某种知识,习得某种技能,但最终对于所得到的这些知识和技能没有热爱之情,那不得不说是教学的失败。所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并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地学习,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断地进行“再创造”。这些都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法、学法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课堂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在备好本课的认知目标(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备好情感目标(情感性、体验性),具体的做法有:抓住数学本身所具备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抽象美、逻辑美,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从数学学科的广泛应用着手,把相对枯燥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的欲望;结合章节内容,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一些趣味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可给出一套拼板(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让学生选出几个,拼成组合图形,设法利用组合图形的面积来证明。设计环节完成之后,告诉学生他们的证法和公元前3、4世纪的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不谋而合,或是与美国第二十任总统菲尔德证法一致,学生会有多么愉悦的感受。而如果再告诉他们,还有诸如中国古代数学家商高、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印度国王帕斯卡拉二世都与同学们一样进行过“勾股定理”的研究,学生又会对这节课、这一知识产生多么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