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e8b28a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29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已知CH3CHO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为CH3COOH。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C试剂是________,砖红色沉淀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B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3)④和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分别为: ④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 _________。

(4)由图示转化关系可知淀粉________(填“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某同学取图中混合液E,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色,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淀粉水解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若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①NaOH溶液 ②新制Cu(OH)2悬浊液 ③BaCl2溶液 ④碘水

(5)在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时,某同学的操作如下:取少量纯蔗糖加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其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蔗糖尚未水解

b.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c.加热时间不够

d.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液无法中和稀硫酸

【答案】CH2OH(CHOH)4CHO 新制Cu(OH)2悬浊液 Cu2O 中和稀硫酸 2CH3CH2OH

Cu垐???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CH3CH2OH+CH3COOH噲+O2???CH3COOCH2CH3+加热H2O 酯化反应 部分水解 不能 I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 ①②④ d 【解析】 【详解】

(1)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所以水解后先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后才可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 CH2OH(CHOH)4CHO;新制Cu(OH)2悬浊液;Cu2O; (2)淀粉水解后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所以水解后先加NaOH溶液中和H2SO4,故答案为:中和稀硫酸;

(3)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可生成乙醇和CO2,D为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醛,乙醛被氧化为乙酸,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答案为:2CH3CH2OH+

Cu垐???2CH3CHO+2H2O;氧化反应;CH3CH2OH+CH3COOH噲O2???CH3COOCH2CH3+加热H2O;酯化反应;

(4)淀粉如果部分水解,既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又能使碘水变蓝,由图示转化关系可知淀粉部分水解。某同学取图中混合液E,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色,不能说明淀粉水解完全,因为I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若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需要先加NaOH溶液中和原溶液,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 ,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水解生成葡萄糖;淀粉的检验时,直接取水解液加碘水若显蓝色,说明有淀粉剩余。故答案为:部分水解;不能; I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①②④;

(5)在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时,检验水解产物前必须加碱来中和酸。故答案为:d; 【点睛】

淀粉水解情况有三种:如果未发生水解,则溶液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如果部分水解,则既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又能使碘水变蓝;如果已完全水解,则遇碘水不显蓝色。操作过程有两点注意事项:①检验水解产物前必须加碱来中和酸。②淀粉的检验时,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NaOH溶液反应。

2.含绒量是决定羽绒服质量优劣最重要的指标,按照我国实施的羽绒服新国标,羽绒服的含绒量要在50%以上,一些不法厂家填充“飞丝”或“人造羊毛来假冒羽绒,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飞丝”由鸭毛、鹅毛甚至鸡毛经粉碎而成,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腈纤维。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鸭绒、蚕丝、人造羊毛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通过灼烧的方法可鉴别羽绒服中填充的是鸭绒还是飞丝 B.将人造羊毛和棉花进行混纺可提高纤维的性能 C.鸭绒、蚕丝、人造羊毛都有固定的熔沸点

D.鸭绒、蚕丝、人造羊毛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气体

Ⅱ.合成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很多,如以乙炔为原料,其合成过程如下: CH≡CH+HCN

CH2=CHCN

聚丙烯腈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CH2=CHCN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乙烯(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答案】B 加成反应 nCH2=CHCN

加聚反应

)反应得到一种优良的塑料,该塑

(或)

【解析】 【分析】

I.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元素组成、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II.乙炔与HCN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H2=CHCN,CH2=CHCN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聚丙烯腈。CH2=CHCN与苯乙烯(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产生高聚物

、。

【详解】

Ⅰ.A.鸭绒和飞丝的主要成分都属于蛋白质,在灼烧过程中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不能用灼烧的方法鉴别,A错误;

B.人造羊毛属于合成纤维,优点在于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发霉、不怕虫蛀、不缩水等,其缺点在于不透气、不吸汗等,棉花则具有吸汗、透气性强的优点,但又有不耐磨、不耐腐蚀的缺点,若把它和棉花混纺,这样制成的混纺织物兼有两类纤维的优点,B正确;

C.高分子化合物都属于混合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错误;

D.鸭绒飞丝、人造羊毛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含有C、H、O、N元素,有的蛋白质还含有S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如SO2、CO、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Ⅱ.(1) CH≡CH 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CHCN,故①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CH2=CHCN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腈,反应方程式为:nCH2=CHCN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生

(3)CH2=CHCN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乙烯(

高聚物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鉴别方法、结构特点及合成方法。掌握物质的性质及结构的区别是进行鉴别和合理利用的基础。

3.下图为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有机化合物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该有机化合物的类别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烯烃 B.酯 C.油脂 D.羧酸

(3)将该有机化合物加入水中,则该有机化合物_______________。 A.与水互溶 B.不溶于水,水在上层 C.不溶于水,水在下层 (4)该物质是否有固定熔点、沸点?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5)能与该有机化合物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A.NaOH溶液 B.碘水 C.乙醇 D.乙酸 E.H2 【答案】碳碳双键、酯基 BC C 是 ABE 【解析】 【分析】

(1)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判断;

(2)该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油脂; (3)油脂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

(5)根据该油脂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碳碳双键和酯基,具有烯烃和酯的性质。 【详解】

(1)由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碳碳双键和酯基; (2)该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油脂,故属于酯,答案选BC;

(3)油脂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故该有机物不溶于水,水在下层,答案选C; (4)该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有固定熔点、沸点;

(5)根据该油脂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碳碳双键和酯基,具有烯烃和酯的性质,则它能与

I2、H2发生加成反应,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故答

案选ABE。

4.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请根据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大的阴离子是__;氧化性最强的阳离子是__.

(2)下列事实可以作为S和Cl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的是__(选填序号) a.Cl的最高正价比S高 b.可用浓H2SO4制HCl c.HCl的酸性比H2S强 d.Cl2与H2S反应生成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