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中考版测试题电子版(21~36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课标中考版测试题电子版(21~36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e3727c25fbfc77da269b1da

(3)小明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明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cm3)______________.

(4)小明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共5分)

24.右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1)欲配制14.6%的稀盐酸1000 g,需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下同) (2)13 g锌与上述100 g稀盐酸恰好充分反应,求所得氯化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人教课标中考版第25期 《酸和碱》(课题1)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

1.北京市实施的“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 火碱

B. 烧碱 D. 小苏打

C. 熟石灰

2.下列关于盐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盐酸中的溶质是HCl B. 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 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D.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处有白雾出现

3.欲鉴别澄清石灰水、稀硫酸和蒸馏水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提供的试剂有:①Na2CO3溶液、②紫色石蕊试液、③无色酚酞试液.只用一种即可将它们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A. 只有① C. 只有② A. 分解 C. 潮解

B. ①或② D. ①②③ B. 解离 D. 电解 B. 硝酸银

D. 氢氧化钾

4.将几粒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过一会儿发现氢氧化钠表面变软,这一现象是【 】

5.稀盐酸中有少量硫酸,为了除去硫酸,可以加入适量【 】 A. 铁屑 C. 氯化钡

6.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H+),则该溶液一定可以【 】 A. 跟氯化钡溶液反应 B.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跟硝酸银溶液反应

D. 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大量制取二氧化碳

7.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

不合理的是【 】

A. 苯甲酸溶液显酸性 B. 苯甲酸溶液显碱性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8.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下列对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硝酸发生反应 C.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D.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9.实验室里的药品和仪器要分类摆放,下列是四个药品橱内存放的药品.实验室新进了一瓶氨水,应存放在【 】

10.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其保存方法.固体KOH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 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② C. ①③

B. ③④ D. ②④

11.下列植物的汁液能做酸碱指示剂的是【 】

12.有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瓶无色溶液,仅知道是稀盐酸、食盐水、NaOH稀溶液和酚酞溶液.现要求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鉴别,且每人只鉴别两瓶溶液.实验成绩评定标准:鉴别两瓶溶液都正确得满分,只有一瓶正确可以及格.四位同学的鉴别结果与老师的评价如下:

下列鉴别结果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号为NaOH稀溶液

B. ②号为食盐水 C. ③号为稀盐酸 D. ④号为酚酞溶液 二、填空题(共36分)

13.(4分)取一支温度计,观察并记录温度.然后将温度计的水银球一端插入浓硫酸中约1~2 cm,取出带浓硫酸溶液的温度计在空气中水平转动几次,再竖直悬空(水银球向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分)右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1)该浓盐酸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现要配制3%的稀盐酸120 g,需要这种浓盐酸__________g.

(3)使用一段时间后,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6%,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酸等许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15.(6分)电镀前,把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浸泡,以除去表面的铁锈.其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浸泡时间太长,有时会有气泡产生,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16.(8分)如右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物质Y,分液漏斗内盛有液体X,U形管内盛有红墨水(便于观察).开始时a、b处于同一水平线,当把X滴入锥形瓶内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若X为水,Y为生石灰,则U形管内a液面_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下同)b液面;

(2)若X为水,Y为硝酸铵固体,则U形管内a液面___________b液面;

(3)若X为氢氧化钠溶液,Y为二氧化碳气体,则U形管内a液面_________b液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这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面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________mL的蒸馏水,稀释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___________.

(3)小明在使用浓硫酸的过程中,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在了皮肤上,他应采取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18.(14分)盐酸溶液中含有H2O分子、H+和Cl-,要探究是哪一种粒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观察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下列实验,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问题与思考】

(1)若将第1孔和第2孔中所滴加的水和氯化钠溶液互换,而实验顺序不变,是否可行?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第2孔中所滴加的氯化钠溶液换成氯化钾等其他含氯离子的盐溶液,是否可行?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的物质类别(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2)物理方法:小明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

人教课标中考版第26期